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以前的首都,其地處博羅科努山脈和天山主脈夾峙的向西開口的三角區內,這個三角區域可以攔截西風帶來的水氣,從而將兩側的高山打造成優質的集水區。所以在陽光的滋潤和眾多高山溪流的澆灌下,阿拉木圖郊區遍布果園,其中大部分是蘋果園。而且阿拉木圖所在的伊犁河谷,還是中亞為數不多的優質農業生產基地和哈薩克重要的工業中心。那麼既然阿拉木圖的地位舉足輕重,哈薩克為何還要將首都遷到稍顯荒涼的阿斯塔納呢?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是地緣位置因素。阿拉木圖位居哈薩克東南邊陲,其東距中國邊境兩百多公里,南距吉爾吉斯斯坦只有二三十公里。所以位置偏僻的阿拉木圖根本無法輻射到哈薩克全境。而阿拉木圖的地緣優勢主要體現在了其是控制天山北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所以1854年沙俄在此選址建城的根本原因是打算將阿拉木圖打造為向西域腹地滲透的基地,然而隨著中國對新疆地區控制力的強化和吉爾吉斯斯坦在天山山脈西段的形成,阿拉木圖的地緣優勢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哈薩克將首都遷到更利於掌控全國的阿斯塔納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哈薩克遷都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加強對俄羅斯族聚居區的控制能力。那麼哈薩克境內為何會有數量龐大的俄羅斯族裔呢?此乃大規模移民活動的直接結果。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百餘年裡,哈薩克經歷過四次較大規模的俄羅斯族遷入過程。第一次是在沙俄時期,大批軍人和無地的農民隨著沙俄的軍事擴張而遷入到廣闊的哈薩克草原;第二次是在蘇聯工業化時期,遷入者是各行各業的建設者;第三次發生在衛國戰爭期間,大量俄羅斯族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隨著工礦企業的搬遷而移居到了哈薩克;第四次則源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在中亞地區開展的墾荒運動。俄羅斯族裔的四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帶給哈薩克的直接結果就是當地的民族結構發生了急劇變動。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境內的俄羅斯族的數量首次超過了哈薩克族。此後俄羅斯族占多數的局面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前夕。根據1939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哈薩克境內的俄羅斯族共246萬,佔比40%,而哈薩克族則為233萬,佔比37.8%。後來得益於高出生率和外來移民減少,哈薩克族在1989年重新成為哈薩克第一大民族。而隨著蘇聯解體,獨立後的哈薩克又將提高哈薩克族的人口比例視為了國家發展的中心任務,其一方面鼓勵多生多育,另一方面號召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哈薩克族回歸本國。至1997年,哈薩克族的數量首次達到全國總人口的半數以上,即50.6%。而就在這一年的12月10日,阿斯塔納也正式成為了哈薩克的新首都。

雖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哈薩克族重新成為哈薩克的主體民族,但當時俄羅斯族的數量仍然十分龐大,而且他們集中生活在北部區,在某些地方的佔比仍是超過哈薩克族的。比如北哈薩克州境內,哈薩克族和俄羅斯族的比例就分別是29.6%和49.8%(1999年)。所以哈薩克遷都阿斯塔納主要是為了加強對俄羅斯族聚居區的控制能力。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哈薩克雖然地域廣闊,但其真正有價值的板塊只有三個,分別是西部裏海沿岸低地、北部濕冷平原和東南部的山地。這三個地緣板塊被乾旱的荒漠區阻隔而呈現出分散布局的態勢,如果稍不留神,俄羅斯族聚居的北部濕冷平原就有丟掉的可能。而歷史上,哈薩克汗國之所以會分裂出大、中、小玉茲三個割據政權,就是源於上述三個板塊的分散以及互不統屬。所以,哈薩克將首都搬遷到北部濕冷平原,也有整合三個板塊以強化國家凝聚力的目的。現今的阿斯塔納已成為哈薩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和交通樞紐,其與阿拉木圖可謂雙星閃耀,極大推動了哈薩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圖說蘇聯對中亞的分而治之政策,將谷底和谷口分別劃給不同國家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