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楊絳:錢鍾書哪有那麼天才,他只是比別人更能下功夫

楊絳:錢鍾書哪有那麼天才,他只是比別人更能下功夫

與 2600萬 讀者一起傾聽內心的聲音

文 | 楊絳 · 主播 | 應猶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

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

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他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Bodleian——他譯為飽蠹樓)讀書時養成的。

因為飽蠹樓的圖書向例不外借,到那裡去讀書,只准攜帶筆記本和鉛筆,書上不準留下任何痕迹,只能邊讀邊記。

鍾書的「飽蠹樓書記」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

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與絳約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各攜筆札,露鈔雪纂、聊補三篋之無,鐵畫銀鉤,虛說千毫之禿,是為引。

第二冊有題辭如下:

心如椰子納群書,金匱青箱總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並無魚(默存題,季康以狼雞雜毫筆書於燈下)。

這都是用毛筆寫的,顯然不是在飽蠹樓邊讀邊記,而是經過反芻,然後寫成的筆記。

做筆記很費時間。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

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鍾書讀書做筆記成了習慣。

但養成這習慣,也因為我們多年來沒個安頓的居處,沒地方藏書。

他愛買書,新書的來源也很多,不過多數的書是從各圖書館借的。他讀完並做完筆記,就把借來的書還掉,自己的書往往隨手送人了。

鍾書深諳「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有書就趕緊讀,讀完總做筆記。

無數的書在我家流進流出,存留的只是筆記,所以我家沒有大量藏書。

鍾書的筆記從國外到國內,從上海到北京,從一個宿舍到另一個宿舍,從鐵箱、木箱、紙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進進。

幾經折磨,有部分筆記本已字跡模糊,紙張破損。

鍾書每天總愛翻閱一兩冊中文或外文筆記,常把精彩的片段讀給我聽。

我曾想為他補裰破舊筆記,他卻阻止了我。

他說:「有些都沒用了。」

哪些沒用了呢?對誰都沒用了嗎?我當時沒問,以後也沒想到問。

鍾書去世後,我找出大量筆記,經反覆整理,分出三類。

第一類是外文筆記(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極小部分是鍾書用兩個指頭在打字機上打的,其餘全是手抄。

筆記上還記有書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頁數。

他讀書也不忽略學術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重要論文,他讀後都做筆記,並記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

鍾書自從擺脫了讀學位的羈束,就肆意讀書。

英國文學,他已有些基礎。他又循序攻讀法國文學,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而二十世紀;也同樣攻讀德國文學、義大利文學的歷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細讀,並勤勤謹謹地做筆記。

這樣,他又為自己打下了法、德、義大利的文學基礎。以後,他就隨遇而讀。

他的筆記,常前後互相引證參考,所以這些筆記本很難編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義大利文和拉丁文。

恰逢翻譯《圍城》的德國漢學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 Dr. Monika Motsch)來北京,我就請她幫我編排。

她看到目錄和片斷內容,「饞」得下一年暑假藉機會又到北京來,幫我編排了全部外文筆記。

筆記本共一百七十八冊,還有打字稿若干頁,全部外文筆記共三萬四千多頁。

鍾書在國內外大學攻讀外國文學,在大學教書也教外國文學,「院系調整」後,他也是屬於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組的。

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別的工作,以後又借調中國古典文學組,始終未能回外文組工作。

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寫一部論外國文學的著作,也始終未能如願。

那些外文筆記,對他來說,該是「沒用了」。

但是對於學習外國文學的人,對於研究錢鍾書著作的人,能是沒用嗎?

第二是中文筆記,他開始把中文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混在一起。

一九五二年知識分子第一次受罪時,他風聞學生可檢查「老先生」的日記。

日記屬私人私事,不宜和學術性的筆記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記部分剪掉毀了。

這部分筆記支離破碎,而且都散亂了,整理很費功夫。

他這些筆記,都附帶自己的議論,亦常常前後參考、互相引證。

以後的筆記他都親自記下書目,也偶有少許批語。

中文筆記和外文筆記的數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類是「日札」— 鍾書的讀書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之後開始的。

最初的本子上還有塗抹和剪殘處,以後他就為日札題上各種名稱。

如「容安館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齋日札」;署名也多種多樣,如「容安館主」「容安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還鄭重其事,蓋上各式圖章。

我先還分門別類,後來才明白,這些」館「「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調整」後,我家居住的中關園小平房(引用陶淵明《歸去來辭》「審容膝之易安」)。

以後屢次遷居,在鍾書看來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稱一直沒改。

日札共二十三冊、二千多頁,分八百零二則。每一則只有數目,沒有篇目。

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寫的,雜有大量外文,有時連著幾則都是外文。

不論古今中外,從博雅精深的歷代經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說院本,以至村謠俚語,他都互相參考引證,融會貫通,而心有所得。但這點「心得」還待寫成文章,才能成為他的著作。

《管錐編》里,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經發揮充實而寫成的文章。例如:

《管錐編·楚辭洪興祖補註》十八則,共九十五頁,而日札里讀《楚辭》的筆記一則,只疏疏朗朗記了十六頁;

《管錐編·周易正義》二十七則,共一百零九頁,而日札里讀《周易》的筆記,只有一則,不足十二頁;

《管錐編·毛詩正義》六十則,共一百九十四頁,而日札里讀《毛詩》的筆記二則,不足十七頁。

鍾書在《管錐編》的序文中說:「……遂料簡其較易理董者,錐指管窺,先成一輯」、「初計此輯尚有《全唐文》等書五種,而多病意懶,不能急就。」

讀《全唐文》等書的心得,日札里都有。

他曾對我說:「我至少還想寫一篇《韓愈》、一篇《杜甫》。」

這兩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懶」,都沒有寫出來。日札里的心得,沒有寫成文章的還不少呢。

這大量的中、外文筆記和讀書心得,鍾書都「沒用了」。

但是他一生孜孜矻矻積聚的知識,對於研究他學問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總該是一份有用的遺產。

我應當盡我所能,為有志讀書求知者,把鍾書留下的筆記和日札妥為保存。

感謝商務印書館願將錢鍾書的全部手稿掃描印行,保留著手稿原貌,公之於眾。

我相信公之於眾是最妥善的保存。但願我這辦法,「死者如生,生者無愧」。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READ AT TEN

-背景音樂-

趙海洋《夜色鋼琴曲》

-作者-

楊絳,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代表作品 《幹校六記》《洗澡》《我們仨》。

-主播-

應猶,十點讀書籤約主播,愛攝影的主播一枚。微信公眾號:枕邊經典,聚聽。個人微信號:z67021248,新浪微博:@應猶uull,喜馬拉雅電台:枕邊經典。

星標置頂十點讀書

就能快速找到十點君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張愛玲書中的女人,撕開了中國式愛情的真相
37歲宋慧喬顏值逆齡:這才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