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我要退群!日本擬將於下周表明退出IWC,恢復商業捕鯨

日本:我要退群!日本擬將於下周表明退出IWC,恢復商業捕鯨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國和食鯨國,商業捕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早在今年的11月份,日本捕鯨船隊再次出動,為2015年來第四次重啟捕鯨行動,計劃在明年3月前抓捕333頭南極小鬚鯨。當時日本多家媒體猜測可能是「最後一次」。

因為日本自今年9月份在巴西舉行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大會上提出的「重啟商業捕鯨」草案遭否決後,日本有傳出將退出IWC的打算。

日本:我要退群!

而據《日本共同社》12月20日報道,日本最快將於下周表明退出方案,未來擬在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海域(EEZ)內恢復商業捕鯨計劃。包括北海道、釧路市、宮城縣石卷市、千葉縣南房總市、和歌山縣太地町、山口県下關市等都是知名的捕鯨地點。

由於明年退出的通知期限於下月1日截止,日本最快可能於下周做出決定。倘若日本將退出決定告知國際捕鯨委員會,該決定會於2019年6月30日即刻生效,但退出後的日本就無法再參與以加入國際捕鯨委員會為條件,在南極海域大量捕鯨、稱之為「科學研究」的活動。

自從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終止商業捕鯨後,日本當曾以「缺乏科學根據」的理由表示反對並繼續捕鯨,但至1988年起礙於壓力停止商業捕鯨,之後為收集科學數據以重啟商業捕鯨,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開展調查捕鯨。不過即使以「科學」為名義,日本的捕鯨活動仍遭到反捕鯨團體的嚴重干擾,數年來多次於海上發生衝突。

澳洲海洋保護協會主席Darren Kindleysides表示:「日本倘若真的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將對日本與其他國際條約和協議,樹立不好的先例。」而不少動保人士則擔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日本將可能變成「海盜捕鯨國」。

日本:我們科研的目的為了研究鯨魚肉的吃法,不殺怎麼研究?

這裡不得不提日本捕鯨的起源。因為氣候、地理環境的因素,以前日本沿海偶有漁業的荒年,這時候因迷失方向擱淺在淺灘的鯨魚,被視為上天神靈的恩賜,民眾食其肉,取其油,慶祝、感恩、祭拜,是被認為日本傳統捕鯨文化的起源。

後來捕鯨為了為了燃料和食用,但隨著飲食的多樣化,食材越來越豐富的現代日本,鯨魚肉製品早已衍生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打著「傳統文化」、「科研」的名義進行的捕鯨,只不過是日本的幌子。對於日本陽奉陰違的行為,外界的批評和干涉從來沒有斷過。

而日本國內對國際的批評聲音則是很冷漠無所謂,在日本人的觀念中,鯨魚只是魚類之一,鯨魚也主要是作為一種食物而存在。對國際的批評聲音,據一項1200人的調查,54.7%日本人則表示無所謂、26.8%的人表示應該繼續捕鯨、只有18.5%的人認為禁止。

依現代的科學技術,想要調查研究鯨魚,大把不需採用捕殺的方法,而日本捕殺的鯨魚中,很多都是鯨魚母子和懷孕的母鯨。最讓人氣憤的是,日本發言人表示所捕殺的鯨魚並不是瀕危物種......哎呀媽呀,什麼物種是一開始就被瀕危了?

理由竟如此「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期待「鯨魚之神」的存在

海洋深處

海洋深處

對此,小編想用一部電影來表達心中的感慨——《海洋深處》。據說是據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埃塞克斯號"捕鯨船事件改編。來自鯨魚的報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非洲長頸鹿只剩4000隻,比非洲象還少,生存岌岌可危!
一頭「離家出走」的野狼,科學家擔心其將突變基因傳給歐洲狼群!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