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低人一等的畫家,做官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榮耀和理想

唐朝低人一等的畫家,做官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榮耀和理想

原標題:唐朝低人一等的畫家,做官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榮耀和理想


唐朝低人一等的畫家,做官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榮耀和理想


繪畫是我國古代四藝之一,除了文人墨客,甚至連帝王都精於此藝,例如宋徽宗趙佶擅畫山水,有「徽宗山水」之說。還有唐玄宗李隆基、明宣宗朱瞻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等皇帝都很擅長繪畫。於是有人以為古代畫家在社會上的地位一定很高,其實不然。


例如,顧愷之是我國古代繪畫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地位並不高,在《晉書?文苑傳》里,雖說他「尤善丹青,圖寫特妙」,但是也貶他「尤信小術,以為求之必得。桓玄嘗以一柳葉紿之曰:『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愷之喜,引葉自蔽,玄就溺焉。愷之信其不見己也,甚以珍之」。用如此嘲諷的筆觸來寫一位大畫家,足以看出畫家在當時的地位並不高。



《顏氏家訓?雜藝》有這樣一段話:「畫繪之工,亦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嘗有梁元帝手畫蟬雀白團扇及馬圖,亦難及也。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其姓名矣。蕭賁、劉孝先、劉靈,並文學以外,復佳此法。玩閱古今,特可寶愛。若官未通顯,每被公私使令,亦為猥役。吳縣顧士端出身湘東王國侍郎,後為鎮南府刑獄參軍,有子曰庭,西朝中書舍人。父子並有琴書之藝,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懷羞恨。彭城劉岳,橐之子也,仕為驃騎府管記、平氏縣令,才學快士,而畫絕倫。後隨武陵王人蜀,下牢之敗,遂為陸護軍畫支江寺壁,與諸工巧雜處。向使三賢都不曉畫,直運素業,豈見此恥乎?」

這段話說的「三賢」是指顧士端、顧庭和劉岳3位畫家,他們或被當成畫工隨意支使,或被罰做苦役,與諸工匠雜處,作畫也就成了一種下賤的差使。他們自己也「每懷羞恨」。顏之推因此告誡子孫:如果這三位賢能的人當初都不會繪畫,不是什麼畫家,而是一直只致力於清高德雅的事業,怎麼會受這樣的恥辱呢?


就連官至右丞相的大畫家閻立本也悲憤地告誡子孫千萬不要學習繪畫。



據《舊唐書?閻立本傳》記載:「立本,顯慶中累遷將作大匠,後代立德為工部尚書。兄弟相代為八座,時論榮之,總章元年,遷右相,賜爵博陵縣男。立本雖有應務之才,而尤善圖畫,工於寫真。《秦府十八學士圖》及貞觀中《凌煙閣功臣圖》,並立本之跡也,時人咸稱其妙。太宗嘗與侍臣學士泛舟於春苑,池中有異鳥隨波容與,太宗擊賞數四,詔座者為詠,召立本令寫焉。時閣外傳呼云:『畫師閻立本。』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手揮丹粉,瞻望座賓,不勝愧赧。退誡其子曰:『吾少好讀書,緣情染翰,頗及儕流。唯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技。』」


文中的「右相」是指「右丞相」,「主爵郎中」是吏部主管封爵的官,相當於今天的部長級人物。即使是這樣的高官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還是很低的,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因此他很慎重地告誡兒子:「我從小愛好讀書,總算不是沒有學問,隨興作詩寫文,也不比同輩差。只是因為繪畫受到皇帝欣賞,才老被叫去干這種奴僕的差使,真是奇恥大辱!你們應該深深吸取我的教訓,千萬不要學習繪畫這種末等小技。」

從畫家本人對繪畫藝術的自輕自賤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家的心態,看出古代社會裡大多數人對畫家的態度。在他們眼裡繪畫不過是雕蟲小技,所謂「壯夫不為」。可見,在我國古代,學而優則仕,能人世做官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榮耀和理想,畫家終究還是低人一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視觀 的精彩文章:

藩鎮割據的剷除,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抵禦外敵的力量薄弱了
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它的出現證明了商品經濟發達

TAG:歷視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