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奧斯卡導演柯文思:中國崛起將是21世紀最大的故事

奧斯卡導演柯文思:中國崛起將是21世紀最大的故事

原標題:奧斯卡導演柯文思:中國崛起將是21世紀最大的故事


兩屆奧斯卡獎得主、紀錄片導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近年來逐漸把工作重心轉向中國。


通過拍攝一系列中國為主題紀錄片,更加深入了解中國的柯文思,記錄著中國的改變,也希望通過鮮活的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最近,由柯文思執導,金馬獎獲獎製片人韓軼和美國知名製片人William Mundell聯合製片,歷時五年打造的紀錄片《善良的天使》分別在美國與中國點映。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觀看完電影后評價:「觀賞完這部紀錄片,我相信各位會得出和我一樣的結論:『善良的天使』仍然存在。無論晴雨,他們總在那裡。平凡而偉大的兩國人民各盡其力,展現出友善、智慧和寬容,為中美關係的發展鋪平道路。」


解讀中國工作室推出的系列短片《見證中國變革時代》,用鏡頭記錄國際政要、海外知名學者眼中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今天推出第7集《柯文思:記錄中國變革時代》。


本系列節目亦是「記錄美好時代」融媒體傳播活動作品。



《見證中國變革時代》第7集:《柯文思:記錄中國變革時代》

在最開始製作《善良的天使》紀錄片時,柯文思沒有想到,需要花費五年時間,走遍全世界各地——


「我用了漫長的五年時間,製作了一部關於中國的影片。我們這部片叫《善良的天使》,專門講述中國的復興,以及中國在過去三四十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當我想拍攝一部關於中國的影片時,我的一個發現是,我並未意識到拍中國的影片需要到世界各地去取景。因為中國無處不在。中國足跡遍布非洲、中東、歐洲甚至全亞洲。」


I have just spent the last five years, which is a long time, making a film about China. So our film, which is called Better Angels, is very specifically about the renaissance of China and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that China has made in the last three or four decades. One of the things I found was when I wanted to make a film about China I didn』t realise that if I wanted to make a film about China I had to go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Because China is everywhere.China is in Africa, China is in the Middle East, China is in Europe, China is all over Asia.

這不禁讓他想到第一次來華的經歷。


「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我當時肯定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參觀中國的幾個電影工作室。要知道去見中國的電影製作人讓我十分興奮。但是那時中國電影製作人向中國人傳達的信息是非常政治性的。他們做的電影並非我所說的娛樂性的電影。當然現在一切都變了,如今中國電影數量空前,面貌一新。中國電影也很有趣,有很多動作片,有很多喜劇片。如今有很多中國電影不再僅僅傳遞政治信息,也帶有一定的社會性,可以娛樂大眾,豐富人們的生活。這很讓我感慨。」


When I first came to China, one of the things I had to do was to visit several film studios around the country. It was very exciting actually for me to meet Chinese film makers. But I did feel that the message Chinese film makers were very much of a political nature. They weren』t making movies that I call very entertaining. And now of course, that all changed. Now Chinese movies are being made in numbers never before been seen. They are quite interesting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action films and comedies. There are lot of ways that Chinese movies are not just serving a political message but serving kind of a social agenda, entertaining and enriching the population. I find that very exciting.


當小編問他下一步的計劃時,他表現出對中國故事的極大興趣——


「我想拍更多關於中國的電影。我認為21世紀最大的故事,或許也是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現代中國的崛起和復興了,因為這會給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帶來巨大影響。但是這一點也讓西方一些人感到焦慮、感到擔憂。中國不再是他們想像中的樣子。中國已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我認為那些不了解中國的西方人害怕中國,這一點非常遺憾。中國是個非凡的國家。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國有神話傳說,有英雄傳奇,有各種故事,有那麼多可以引以為傲的文化。」


I want to make more films about China. I do think the big story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big new story is the rise and renaissance of modern China because it is going to have a significance for every single person on the planet. But it』s also something which for the people in the West, it makes them anxious, it makes them worried. Chinese are no longer what they thought the Chinese were. The Chinese are a global super power. And I think people in the West who do not understand China fear China. And that I think is very regrettable. This is an extraordinary country. It has a 5000 years of continuous culture. They have myths. They have legends. They have stories. They have so much to be proud of.


柯文思認為,中國始終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紀錄片,幫助外界減少對中國的誤讀。他的下一個拍攝計劃將聚焦「一帶一路」,從普通人的視角,講述「一帶一路」的故事。


「我認為如果我們可以讓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用意,了解中國人正在做什麼,中國人是誰,中國人怎麼想,中國人怎麼愛,中國人笑點在哪。如果我們可以打破這些壁壘,那麼世界也會變得更和平、更和諧。」

And because of that and I think if we can help the Chinese and also help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what the Chinese mean, what they are doing, who they are, how they think, how they love, why they laugh. If we can break down some of those barriers I think, the world will be a more peaceful and more harmonious place.

中國故事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吸引他的地方是什麼?解讀中國工作室對柯文思導演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能否介紹下你第一次來華的情況?


柯文思:我第一次來中國是1981年,當時我是一個年輕電影導演,在美國廣播公司工作。因為美國廣播公司對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30年來的發展變化非常好奇,想拍一個紀錄片,所以我很榮幸就被選作導演來中國調研踩點。


那時的中國跟現在還非常不同,在北京,外國記者都被安排住在北京飯店,大清早就能聽到長安街上傳來的清脆的自行車鈴聲,當然這個畫面聽起來可能有點老掉牙了,但是當年看著成千上萬的人騎著飛鴿自行車上班確實很震撼,街上幾乎看不到一輛轎車。


從北京我去到了各地,到處看到的都是極度的貧困。在四川的偏遠山村,在長江和黃河沿岸,我被中國人民勤勞、堅韌和樂觀的天性深深打動。將近9個月的時間裡,為了給我的影片勘景,我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的各個角落,也與各行各業的人們會面。


我曾睡在政府的招待所里,睡在農民和小商販的家裡,也曾在長江上駁船的甲板上過夜。我深信這將是一部令人興奮的電影,然而很遺憾,等我回到北京的時候,中美兩國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我被告知拍攝將進入無限期的暫停。但是沒有關係,這9個月的時間裡,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旅程,我窺見了一個有5000年發展歷史的非凡的文明,這些都讓我對這個國家和這裡的人民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我想有一天我一定會再回來。


問:再次來華時,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中美關係的記錄電影。這部電影要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柯文思:在此後的30多年中,我在86個國家拍攝過影片。直到幾年前,我終於有機會回來執導一部和中國有關的電影——《善良的天使》。但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是關於你們中國,也還關於美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復興,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無可爭辯的超級大國。這一點,在美國是有強烈共識的。羅伯特·蒙代爾和亨利·基辛格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民的堅定朋友,希望能拍攝一部關於中美關係的影片,審視和探討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未來。大體而言,我們的影片呼籲兩個大國能多些包容、理解、忍耐。我們認為這不僅對中美兩國福祉至關重要,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中美需要融洽相處。他們需要承認並尊重對方的差異,需要努力在雙方持共同立場的領域更緊密地合作。


這部影片耗時5年,可以說是我拍攝過周期最長的、最複雜的一部影片,但也是最驚艷的一部。我們的影片本來預計一年半的製作時間,電影主題就是展望中美關係的未來,但是不是通過政治家和專家的視角,而是通過普通的中國人和普通的美國人的視角來看待兩國的關係。雖然在太平洋的兩端,半個地球之外,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要坦白一下,在拍攝之初,我們是特別無知的,因為我們預計《善良的天使》可以在18個月內完成。但是當我們開始調研尋找人物、故事、拍攝地點的時候,發現一年半不夠。


問:講述當前中國的故事為何讓你感覺到困難?


柯文思:因為我沒有意識到,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然是一個「全球性大國」,不再是從前閉關孤立的「中央之國」,它無處不在。所以如果我們要講述中國復興的故事,我們就必須要去到世界的不同角落,所以我們除了中國和美國,還去了非洲,去了歐洲和中東。


再次來在北京的第一天,我頓時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激情和活力。北京已經成了一個世界大都市,充滿了樂觀和機遇。在北京到處都能看到中國日益增長的自信。原來很多狹窄矮平的衚衕、人煙稀少的田地上各色現代建築拔地而起;到處車水馬龍,但自行車鈴聲已經被汽車喇叭聲取代。很顯然,這幾十年間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情,我眼前的這個國家已經完全變了;但是有一點,西方几乎沒有人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人意識到,中國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正悄悄地在走向復興。


問:再次來華拍攝你有哪些新的發現?


柯文思: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越是傾聽普通民眾的講述,就越意識到普通中國人對美國人的了解程度,要遠遠高於普通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了解。這要歸功於美國非常強大的宣傳機器,美國流行文化的輸出,它的音樂、電影、電視劇,新聞和文學讓人們充分了解到美國的亮點和缺點。


值得一提的是,兩國人民之間存在的明顯的信息不平衡,將可能導致懷疑和恐懼。我們常會害怕我們不了解的東西,這很自然,這是人性。但在地緣政治領域,恐懼和不信任可以將我們迅速帶入災難性的後果。有的美國人包括歐洲人擔心害怕中國的崛起,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或是對中國的真實情況理解不足,從而無法對中國的發展做出合理的評估。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重新平衡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理解赤字"越來越迫切,要讓世界明白:中國的崛起並非意味著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衰退。任何國家在自身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都會有小偏誤,中國也不例外。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看到中國在這40年來獲取的成就。



問:你對中美關係的思考是什麼?

柯文思:我對中美兩國的看法並不是這是兩個從不犯錯的國家。他們的確會犯錯。所有國家都會犯錯。但是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並未被西方、歐洲以及美國很好地理解。人們不知道中國人民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他們並不完全了解中國是如何在有14億人口的前提下取得這麼非凡的成就的。


我們把一日三餐看作是我們的權利,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中國養活了14億人口,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國不僅成功步入20世紀,也正欣然擁抱21世紀。我認為認識到這一點並對此新生欽佩非常重要。但是這一點也讓美國一些人感到焦慮、感到擔憂,中國不再是他們想像中的貧弱模樣。我認為作為媒體人,我們需要試著向西方講述中國的故事,這樣人們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國,甚至會敬佩中國,因為中國值得敬佩的地方太多了。


問:中國應如何應對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理解赤字」?


柯文思:人們問我,在中國旅行時,什麼讓我感到意外?奇怪的是,並沒有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我逐漸意識到,所見所聞總會超乎我的意料。1981年我見過很多營養不良的小孩、一貧如洗的家庭。而今天,中國14億人每天都有飯吃。僅僅這一點我認為中國就應該很自豪。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知道嗎?我很懷疑。所以,為了幫助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消除他們對中國崛起的疑慮,中國需要做得比現在遠遠更多。中國有很多方法來為自己發聲,要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在科學、技術以及藝術上取得的進步而自豪。因為如果中國自己不為自己發聲,沒有人能夠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


我記得三年前在紐約採訪了一位剛從中國回來的年輕美國記者,他非常沮喪。這種沮喪並不是來自於他在中國的經歷,而是因為他的作品在自己國家所遭受到的對待。這個年輕人對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印象深刻,並反映在他的新聞報道中,然而他發現,美國沒有媒體願意發表他的文章,免費發表都不願意。


很快他就意識到,作為一名年輕的外國記者,在中國謀生的最好辦法就是報道中國的負面新聞,無論是污染、犯罪還是腐敗,這樣的故事才能大賣。最後,他放棄了他的工作回到家鄉去了。


這裡的教訓是,中國不能僅僅依賴對中國有好奇心的外國人來講述他的故事,在這個領域,中國需要主動為自己發聲,大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通過講述打動人心的故事來獲得大家情感上的共鳴。當世界意識到我們和你們的相似之處超過我們的不同之處的時候,我相信那些對於中國的誤解、懷疑和恐懼,會被對中國的尊重和敬佩所代替。


問:你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有何展望?


柯文思:我認為中國擁有一個美好樂觀的未來,在西方我們會說「玫瑰般的未來」。因為你知道,中華民族是最勤勞勇敢的民族,這也是西方人一直佩服中國人的一點。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民的確取得了非凡成就,因為中國人民非常努力。我認為中國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英國學校開設了漢語課。我小時候都是法語課和德語課,現在變成了漢語。這是人們了解中國的標誌。中國正在崛起,中國正融入世界。中國不再是那個閉關鎖國、自成一派的中央王國。


如今,中國正融入世界,這令人激動。我認為來中國旅遊觀光的人越多,去其他國家的中國人就越多。現在歐洲、巴黎、慕尼黑、威尼斯、羅馬,無論我去哪裡,我都能看到中國人。這很好,因為中國正在了解世界。他們並不感到恐懼。我認為,隨著更多的人能親自來到中國、見證中國,這些恐懼、焦慮、誤解可以慢慢消除。因為中國擁有璀璨的文化,我們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不應對此感到恐懼,並同中國合作,人人都將從中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人民日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