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風行CEO周燦:不僅做視頻和電視,還要連接渠道和內容

風行CEO周燦:不僅做視頻和電視,還要連接渠道和內容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當叫風行網的時候,這個「網」就定義了是在做一個C端的產品,做一家視頻網站。但我們很多事情已經跳離了網站,我們正在做戰略的轉型。

2005年,互聯網的風景與現在迥然不同。

它展露了潛力,有一批公司上市,但比起地產、金融或者通信運營生意,互聯網並沒有顯得多麼奪目。淘寶剛打敗了易貝,QQ還在靠增值服務賺錢,網上看視頻總得先暫停一會,等待緩衝。

風行網便在2005年成立,主打的優勢是技術好、不卡頓,可以提供電影點播服務——這些事情現在看來平平無奇,但當時足以成為殺手鐧。

不過,到如今,互聯網已經成了人們所說的「基礎設施」,甚至有了和能源、交通行業一樣的戰略意義,其吸引的資本也越來越多。互聯網視頻生意也成了資本遊戲,倖存的視頻網站紛紛投靠巨頭,以獲得更多支持。

而沒投靠巨頭的風行網,決定走另一條路。

「北京房價漲得很厲害吧?但比起版權,那真是不算什麼。」風行CEO周燦說,版權大戰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而巨頭就那麼幾家,風行要繼續向前走,「就要和生產資料提供方在一起。」

風行找到了SMG,這是中國最大的廣播傳媒機構之一,還找到了兆馳股份,這是國內最大的彩電ODM生產商。經過幾次業務調整和資本運作,風行在內容和渠道、軟體和硬體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穩穩噹噹的立足之地。

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行將結束,互聯網巨頭的注意力已經從小屏幕移開,越來越多地投到電視上:百度戰略投資創維酷開,騰訊、蘇寧、京東等巨頭入股樂融致新,京東入股雷鳥……互聯網巨頭競相布局彩電終端,意在爭奪以大屏幕為入口的「客廳經濟」市場。

與巨頭正面競爭,從來不是一個好主意,而在存量市場,差異化才是好生意的前提。於是,曾經的風行網改名為風行,它不僅是一個視頻平台,也不僅是一個電視製造商。風行要向整個市場開放自己在技術、運營和商業化等方面的能力,和整個視頻行業合作。

「我們要用自己的核心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連接。」周燦說,風行要做更多的B端生意,做平台業務,像美國的Roku一樣。

Roku既會向亞馬遜、Hulu、Netflix和YouTube等內容商開放介面,也會在一些電視品牌出廠前預先安裝自己的OS系統,這兩者所帶來的廣告收益利潤豐厚。

周燦說,風行是一家基因極其複雜的公司,由內容、互聯網、實業製造、牌照等多種DNA組合而成。而生物學上來說,基因的複雜程度,往往決定了個體進化的潛力,而進化,是應對危機的最佳方式。

風行CEO周燦

以下是36氪與周燦的對話,經36氪編輯整理:

36氪:風行網成立14年,但外界對於風行其實並沒有一個持續的認知,你覺得風行網是什麼?

周燦:有人說風行是做電視的,有人說是視頻網站,其實這些說的都對。而且確實,風行一直以來沒有給外界一個持續不變的印象,這也和市場本身變化有關係。

2010年可以看作行業的轉折點。優酷和土豆差不多在那時候合併,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也是那時候開始做。在那之前,是一個草莽生長的時代,正規版權還不是一個很重要的生產資料。那時候拼的就是傳輸,拼的就是技術手段。

2010年之後,發生了很大變化,版權變成很重要的生產資料,成為最核心的商業壁壘,大家都需要補短板。補短板有兩個方式,首先是要燒錢,北京房價漲得很厲害吧?但比起版權,那真是不算什麼。從那時候到現在,版權價格漲了千倍不止。所以,視頻網站就都去投靠巨頭,三大視頻網站,背後就是BAT,沒有投靠BAT的,也去找了小巨頭。沒能找到小巨頭的,最終就被邊緣化了。

風行走的是台網融合這條路。既然買不起內容,那就跟內容提供方聯繫在一起。所以,我們就去找到了SMG,他們來提供內容,提供生產資料。電視台可以播,互聯網也可以播。

在台網融合之後,我們又到達了下一個階段。互聯網公司開始做電視,把互聯網的內容,放到電視上再播一次,手機屏轉向了大屏,這是第三次轉折,這次轉折到現在也就才剛剛開始。

在這三個階段,三個時間點,我們都有自己的業務形態,都有不同的商業模型。所以在外界看來,我們一直是在變化的。

經過了這個十幾年的大浪淘沙,我們今天還活著是挺不容易的,這句話不像是夸人,但堅持在視頻行業,沒有被收購、沒有死亡、沒有消失,其實幾乎數不出來幾家。

36氪:在這14年里,風行變了很多,哪些東西是沒變的?

周燦:我們也會思考,我們到底是什麼?我們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是基於視頻的技術研發、運營和變現。在不同的時間點裡,我們在向不同的渠道展示這些能力,而內容和渠道,這些不是我們很強的核心能力。所以我們今天希望把我們這些核心能力向內容賦能,向渠道賦能。

36氪:怎麼做?

幫助內容去連接到渠道,幫助渠道去聯繫到內容,內容可以不是我們自有的內容,渠道也可以不是我們自有的渠道。我們希望不斷向行業里的合作夥伴傳遞風行新的定位是什麼,現在我們不僅服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不再專註於自己的內容。我們跳離自有渠道,跳離自有內容,可以幫助別人去做運營、去做變現、去做產業化,去幫助他們連接內容和渠道。

當然連接也有不同的層面。我們可以給電視提供自己的操作系統,當然也有一些公司不用我們的操作系統,但是它需要應用服務,比如垂直頻道專區。那我們就可以把已經運營的比較好的專區服務和內容,輸出給這些公司,這樣子也沒侵犯他們的OS。這是小屏上做APP的邏輯,我們在大屏上重新再來一遍就好。

我們的角色就變了。我們有自己的OS、有服務、有產品矩陣,總有對方能接受的,能給他們帶來價值的東西。這就是用我們的核心能力,去給客戶提高效率。

36氪:既然如此,風行為什麼不放棄C端,主打B端?做硬體畢竟是一個燒錢的生意。

周燦:做硬體為什麼燒錢?這其實是市場上的一個悖論。運營商,包括大的互聯網公司,像BAT,在提供自己服務的時候,會希望通過硬體來綁定自己的服務,所以會虧錢提供一些硬體。但是,他們提供的主要是各種盒子,價格在兩三百塊錢,為什麼?因為互聯網產生的利潤,只能支持幾百塊錢的東西,這幾百塊錢只是獲客成本。

但是電視不一樣。電視更貴,當然電視使用時間更長,大概是六年的時間。有人會算,虧一千塊錢,然後除以6,每年虧大概兩百塊,也能承受。通過燒錢去獲取用戶,通過燒錢去獲得市場。但這個前提是,每年要能掙回來兩百塊。市場有高峰有谷底,像現在就到谷底了,之前一批燒錢做電視的公司現在都死了,互聯網電視行業以前幾十家,現在沒幾家了。

36氪:那你們為什麼還繼續做?

周燦:我們一台沒有虧一千塊錢,一台虧一百塊錢可以嗎?可以啊。一百塊錢除以六,才20塊錢一年,為什麼不虧呢?還有一個很重要一點,我們虧得起,因為我的大股東就是做電視的,我們先天有這個優勢,那為什麼不用呢?

而且,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個品牌了,建立品牌很不容易,需要延續下去。另外,你買我們一台電視,我們便獲得了你六年的時間。在這六年里,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去做很多的事情。最後一個原因是,我們70%~80%的用戶來自於其他品牌,但是我們也要證明我們比其他提供服務的人強,我們自己的電視就是一個證明。

36氪:之前大家說互聯網來了,有電腦就行,有手機就行,不需要電視了,但在我的直觀感受是,電視又回來了,是這樣嗎?

周燦:沒錯。現在電視屏幕的大小、質量都比以前要好很多,習慣了大屏,就很難再回去小屏。而且,和電影院不同,電影院是個地產項目,電視是個消費品,更容易下沉。現在電視也應該注意ARPU值了,這幾年ARPU值每年的增值都能達到70%~80%,今年應該能翻倍,增長速度非常快。

36氪:ARPU值的增長動力來自哪裡?

周燦:今天來看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塊是付費。我們自己注意到付費率是唰唰地往上漲,很多就直接包年。

第二種是平台廣告變現。開機廣告只是一種形態,現在每個視頻前面都可以貼一個廣告,現在一個用戶每天可以看24段視頻,其實就可以有24個廣告,如果考慮到時長,廣告數量可以更大。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

而且,比起傳統電視,我們有一個優勢。我們的內容是自己的,所以就可以根據內容,提供整套的廣告服務,從開機到貼片全部打通,開機看到一個廣告,看視頻時候看到的是同樣的廣告。

第三個就是應用市場。應用市場除了下載之外,還會產生其它的增值服務,比如提供教育、健康服務,只要把它運營好就行。運營好了,就可以去賣醫療保險,可以做醫院導流等等。

36氪:電視未來的定位會是什麼?

周燦:電視未來可以是家庭的智能中心。之前大家把路由器看作是中心,但是路由器有個問題,就是沒有屏幕。電視不一樣,它就在客廳最中央的位置,所以現在很多科技公司又開始做電視,其實是在搶這個中心。

當然,我覺得這個時代不會這麼快到來。我覺得未來會首先會有一些showcase,它不會是在個人家庭,而是會在空間運營商里產生。一個是長租公寓,它們可以提供一體化的智能家居體驗,另一個可能是房地產公司做的智慧社區樣板房。從你停車開始,就可以擁有一系列的智慧體驗。

我們需要去教育消費者,降低產品成本,這樣才能夠普及。現在風行也有一個團隊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和計劃。

36氪:對於視頻行業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時候,為什麼現在決定轉型?

周燦:現在大家都在講,C端的紅利期已經結束了。為什麼結束了?兩個邏輯,第一個,C端從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還有一個,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整個人口增長越來越慢。從增量市場到換機市場,大家需要增長怎麼辦?無非是你家跑我家,我家跑你家,打得越來越慘烈。

但是B端還是有很多用戶,B端和C端是兩個業務邏輯,而且B端的護城河和壁壘比C端的要深、要高,這不只是商業問題,也因為決策鏈太長了。比如我今天要看視頻網站上的一個內容,我可能15秒就可以決定去哪個網站看。但是,B端的決策是一個很長的決策鏈,它不是15秒,甚至15天都不一定能完成。

而且,我們在C端只是看一個視頻,但是在B端,要有人碼盤子開始製作,有機構審核,要把內容輸送給渠道,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們做的連接,也是要連接不同的B端。

36氪:所以風行網要改名叫風行?

周燦:對。我們改名是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當叫風行網的時候,這個「網」就定義了是在做一個C端的產品,做一家視頻網站。但我們很多事情已經跳離了網站,我們正在做戰略的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站在生活方式升級前夜的興隆
一周消費新聞Vol.13 | 娃哈哈將推出黑茶飲料,限量版彩妝盤;看懂阿里組織架構調整;HTC Vive 中國首家VR旗艦店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