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婆婆餓死的王妃,死後被追封為皇后,卻只能用衣冠與丈夫合葬

被婆婆餓死的王妃,死後被追封為皇后,卻只能用衣冠與丈夫合葬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王爺最後當上了九五之尊的君王,但他的王妃卻沒有陪他走到最後。比如唐高祖李淵的妻子竇氏在隋朝末年就去世了,李淵追封她為皇后;又比如李淵的曾孫唐中宗李顯的王妃趙氏也是如此,只不過她的離世,卻是因為遇到了一位惡婆婆。

趙氏不光是李淵的曾孫媳婦,而且還是李淵親外孫女,也就是說趙氏是唐中宗的長輩,這個關係是不是有點亂?原來,李淵最小的一個女兒是常樂公主,她嫁給右領軍衛將軍趙槐後,便生下了趙氏。從輩分上來說,趙氏比唐中宗要長一輩,但因為常樂公主是李淵的小女兒,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年齡相差很大,所以實際上趙氏和唐中宗李顯在年齡上應該是相當的。

鬼知道當時誰想出的這個親上加親的餿主意,就讓趙氏嫁給了時為英王的李顯。作為李顯的母親,這樁婚事本應該是武則天點過頭的,但是此後她卻對兒媳趙氏越看越不順眼。

倒不是身為王妃的趙氏得罪了這位強勢的婆婆,而是因為常樂公主身兼姑母和親家母雙重身份,唐高宗李治對她十分親厚。這也是《新唐書》中所稱的「高宗於公主恩尤隆」。也不知道武則天哪根神經搭錯了,她為此小事怒火中燒,對常樂公主非常不滿。

這種不滿,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向公主發泄,便發泄在公主的女兒、自己的兒媳趙氏身上。借口對自己不恭謹,武則天以皇后的身份,廢掉了趙氏的王妃身份,並將她幽禁在內侍省。別人關著,依然不失貴族待遇,然而武則天卻憤怒地吼著,不準人給趙氏送熟食,只能送一些生冷的食物。

內侍省的女牢之中,沒有地方可以生火煮飯,這樣一位養尊處優的王妃,竟然活生生地餓死在獄中,殺害她的兇手就是自己的婆婆。《舊唐書》中不無惋惜地寫道:

妃既囚,扃鍵牢謹,日給飼料。衛者候其突煙數日不出,披戶視之,死腐矣。

王妃趙氏死得很早,輕易就被武則天結束了年輕的生命。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她的死卻產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簡單的分兩條線來給讀者講述。

一方面,她的父母對武則天懷恨在心,當垂拱四年越王李貞反抗武則天,趙瑰作為壽州刺史積極響應,而常樂公主更是滿腔憤怒地對越王使者喊出了同生共死的口號,鐵心要與武則天不死不休。只不過因為這次謀反很快被平息,趙瑰夫婦及家人全部被武則天誅殺。

另一方面的影響就更大了,因為趙氏的過早離世,李顯當太子時,她沒有當上太子妃,李顯即位登基時,她沒有當上皇后。這個便宜都讓一個韋氏女子撿了去,她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韋皇后。在艱苦的歲月中韋皇后陪伴在李顯身邊不離不棄,鼓勵李顯忍辱偷生,終於等到了兩度為帝,並且大權獨攬的時機。此時,趙氏也被追封為「恭皇后」。

然而這個韋皇后,卻也是如同武則天一樣殘暴的野心家。她並不滿足六宮之主,而是要效仿武則天一樣成為女皇。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她甚至下毒毒死了共同經歷患難的丈夫李顯,並且立五歲的李重茂為皇帝。

眼見唐朝的歷史又要重蹈武則天的覆轍,李唐宗室將面臨再一次清洗的時候,時為臨淄王的李隆基挺身而出,剷除了韋皇后一黨,並將自己的父親李旦推上皇位。李旦繼位之後,就是唐睿宗,此時韋皇后被廢為韋庶人,自然沒有資格為唐中宗陪葬,那麼陪葬的對象就只有死去多年的趙氏。

但當時連趙氏的屍身也找不到,大臣們也考慮過用招魂的方式,但這只是民間的做法,皇家沒有先例。最後無奈之中,只好追封趙氏為和思皇后,以皇后的鳳袍,代表趙氏陪葬在唐中宗身邊。其實這鳳袍,趙氏一天也沒穿過。

這一系列的後果,完全是因為被婆婆餓死的可憐女子過早去世造成的。試想如果趙氏能順利當上皇后,以她的高貴身份壓住韋氏,那麼唐朝歷史的走向也許完全不一樣。是不是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農在古窯遺址撿到一件瓷器,弄不懂用途,後被確認為鎮館之寶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很常見,但大多數人都將它用錯了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