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處世不一般,告誡弟弟做官要周濟親朋,不可把錢財留給兒子

曾國藩處世不一般,告誡弟弟做官要周濟親朋,不可把錢財留給兒子

原標題:曾國藩處世不一般,告誡弟弟做官要周濟親朋,不可把錢財留給兒子


後人對曾國藩的評價褒貶不一,褒之者稱其為「千古一完人」,貶之者覺得他嗜好殺戮,給了他「曾剃頭」的綽號。不過,說曾國藩在家書里體現了中國式的處世智慧,則是沒有爭議的。


晚清政治黑暗腐敗,官員大肆收取三節兩壽禮和各種陋規,無品無級的胥吏則完全靠敲詐勒索為生,曾國藩卻立志做一個清官。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國藩給四個弟弟寫信說:如果你們將來做了官,得發誓「除廉俸外,不取一錢」。「廉俸」是基本工資加養廉銀,當時官員的基本工資很低,幾乎不能養家,為了鼓勵官員廉潔從政,雍正創立了養廉銀制度,通常為薪水的十倍到百倍,比如總督的養廉銀約達兩萬兩。


正因為這筆錢已經足夠養家,所以曾國藩囑咐弟弟們:「等你們將來升了官,廉俸增加了,就得加倍周濟親戚族黨,切不可把錢留給兒子。」為何?他自有一番道理:「萬一兒子不賢良,錢越多,他越容易為非作歹,玷污家聲。」因此,曾國藩讓弟弟們發誓,「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留銀錢與後人」。


曾國藩自己更是把扶助親朋當成了本能。清代的京官很窮,曾國藩當京官十年,每年都要借錢度日,卻仍常接濟親友。道光二十三年,他做了一次四川鄉試主考,發了個小財,立即寄了千兩銀子回家,囑咐家人要將其中400兩用於接濟親族。


他對人寬和,對家人卻約束得嚴。道光二十五年,曾國藩給四個弟弟寫信,希望他們不要因為家裡有人做官就去欺負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才華而恃才傲人,一定要「常存敬畏」。曾國藩之父好管閑事,有時愛替人出頭,不免會給人「以勢凌人」的印象。因此曾國藩也在家書中勸父親要做個安靜的鄉紳,遇事哪怕自家吃虧,也不能仗勢欺人。幾個月後,曾國藩聽說父親不顧勸阻,又在延攬他人之事,他不好直接批評父親,便寫信給叔父,希望叔父勸阻父親不要干預公事。


與一般的士大夫看重官位不同,曾國藩懂得進退之道,甚至數次生出遠離官場之心。道光二十九年,還在當著京官的曾國藩寫信給四個弟弟,說自己現在的工作「無補於國計民生」,很想離職,希望弟弟們趕緊長進,自己好辭官回鄉、做些實事。而這一年,距離他創辦湘軍、成為中興名臣已經很近了。



曾國藩能有這樣樸素的處世作風,和他的出身有關:他是個普通自耕農家庭出身的鳳凰男,其祖父考秀才數次不中,其父終其一生也只是個秀才,在官場沒有任何背景。曾國藩能有所成就,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勤奮、敬業,因此他格外惜福,也格外懂得回饋親族和社會。同時,熟讀詩書的曾國藩也有一種聖人情結,他的理想不是做一品大員,而是要做受人尊敬的聖哲。他敬業、清廉、不好女色,乃至善待他人、要求親友恪守本分,都是出自這樣的思想。


「生活就是修行」,當下,朗讀古今名人家書的綜藝節目異常火爆,正是因為其中蘊含了傳統而深刻的人文思想。而曾國藩在家書中體現了成熟而厚重的為人處世之道,這才是真正能流傳後世的淳樸家風。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游宇明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官員拿出一卷顏真卿手跡,大家嘆為神物,此人一說話,尷尬了
愛因斯坦本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竟因這一原因使獎項遲到了7年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