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城「找耳朵」背後,還有 6000 億的「聽覺」行業值得關注

全城「找耳朵」背後,還有 6000 億的「聽覺」行業值得關注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要解決「貴」的核心難題。

文 | 頓雨婷

昨日,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起因是一個價值 20 萬的人工耳蝸不小心被遺失,遺失者不僅生活受到影響,還可能要重新做手術,「開顱重新植入設備」。

事實上,這次討論的背後存在一些誤區。人工耳蝸,分為外部處理器(形似藍牙耳機)和植入體兩部分。植入體需要手術植入,這次丟失的是體外機。若真的無法尋回,再匹配一個同樣廠家同等型號的體外機即可,並不需要開顱動手術。目前,失主姐姐已就此事致歉。

而在此次事件之外,人工耳蝸行業值得關注的部分在於:

17 萬以上的昂貴治療方案,會一直持續嗎?

「貴」的核心難題如何被技術解決?

在進口產品幾乎壟斷行業的情況下,是否有國內創業公司嘗試在此領域創新?

人工耳蝸如何讓患者重返「有聲世界」?

關於植入人工耳蝸的效用,醫學界普遍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治療極嚴重耳聾最有效的方法。顧名思義,人工耳蝸是「人工耳」,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全替代一個器官的「人工器官」,能一定程度替代耳朵。其大概的工作原理是外部處理器接受聲音後處理,發射信號到植入體,植入體通過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從而讓聾人聽到聲音。

人工耳蝸工作原理圖(引自Mel-el公司網站)

人工耳蝸主要適用於90分貝以上的聽力損失,包括語前聾和語後聾。不過發揮效果的前提在於及時植入,因為聽神經長期若長期不使用便會萎縮,即使換了新耳蝸,信號仍無法傳遞給大腦。

目前,這類產品的市場價格普遍在 17-27 萬元之間(包括植入手術),導致很多患者望而卻步。那它貴在哪裡?

人工耳蝸雖然體積纖小,但卻跨越了晶元、電源、材料、信號處理等等學科,包含著極為複雜的電子線路、語言處理器、植入電極和語言數字編碼器等元件;另外要讓體內機盡量小,使植入手術創面最小、具備防水性能、佩戴方式簡約等技術難點也有很多。

根據諾爾康董事長李方平的介紹,「體內機的超薄圓片上,連接著一段不到1/3根頭髮絲粗細的電絲,通過焊接在上面的26個極微小的電極,外界的聲音才能精準無誤地傳到失聰人的耳中。」

此外,作為受監管最嚴格的三類醫療器械,人工耳蝸還要經歷動物實驗、臨床實驗(分成人和兒童)等環節才能獲得上市許可,後續的患者認可度和手術醫生培養等還需要持續投入。

簡言之,它從研發到上市規模銷售的時間成本堪比新葯。據了解,諾爾康公司研發的國內首款人工耳蝸——2011年獲批CFDA三類器械證、2012年獲得CE認證,便經歷了長達9年的時間,還「燒掉」了數億資金。


人工耳蝸的「進口替代」進行時

正是由於技術門檻高,人工耳蝸的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在諾爾康產品上市之前,中國的人工耳蝸市場被三家外國公司壟斷,有澳大利亞Cochlear、奧地利MED-EL,美國Advanced Bionics,丹麥Oticon。其中,Cochlear佔了近60%的全球市場,中國七成以上的市場被其佔據,本次「找耳朵」事件的主角「N6型號體外機」便是Cochlear旗下產品。

外企壟斷帶來了人工耳蝸市場價格的居高不下,加上在進口產品在設計上沒有考慮到漢語四聲的特點,並不特別適用於中國耳聾病患者,進口替代需求明顯。據悉,諾爾康通過將產品價格降低道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二,經過7年的發展已佔到了國內約17%的市場份額。

諾爾康CEO李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曾表示,在中國重度耳聾目前或超過1000萬人,據保守估計,其中適宜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人群約為600萬人,但現在尚不足4萬人選擇該手術(目前這一數字已更新為7萬左右)。按照每例患者平均10萬元的花費計算,這一市場的潛在規模達到6000多億元。

不過,目前切這一市場蛋糕的玩家並不多,僅有諾爾康、AIC愛益聲、寶迪康(技術引進)等少數幾家。

對此,又聽科技創始人范全放告訴36氪,對企業來說,研發門檻很高、周期很長;對患者來說,除了價格貴,需要多次調試且術後效果不確定,植入後還須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戴著就好像告訴別人我是聾人」這一觀念也普遍存在;對醫生來說,由於植入人工耳蝸的患者多是幼兒,他們認知水平低、信息處理能力低、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無法對聲音信號做出有效反饋,也增加了耳蝸調試、設定電極通道的T、C值等臨床工作的難度。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制約了市場的發展。

不過近年來也出現了一定的利好或變化。從政策端看,我國已有北京、上海 、安徽、廣東等地區陸續將人工耳蝸納入醫保,中國殘聯也啟動了針對貧困聾兒的人工耳蝸項目,以降低大眾的消費門檻。從技術端看,目前已有機器人介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簡化醫生的臨床程序;另外,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利潤降低,一些晶元設計公司已開始做「通用型」晶元用於人工耳蝸。

未來 5-10 年或許是人工耳蝸技術大發展的時代。


除了人工耳蝸,助聽器市場也值得關注

當然,前文也提到,人工耳蝸只適用於重度聽損患者,適合進行植入手術的只佔 10%。可是,中國大約有 1.5 億人存在聽力障礙,60 歲以上老年人患聽力殘疾的比例也高達11%。那剩下的人怎麼辦?對此,目前主流的辦法是佩戴助聽器,它主要適用於 90 分貝以下聽損。

助聽器是一個放大器,即對聲音進行放大處理,通過鼓膜、聽骨鏈、耳蝸、聽神經到達大腦,可視作耳朵的「外掛」。與人工耳蝸類似,國內的助聽器市場也是長期由歐美公司把持,其中 6 大品牌(峰力、西門子、瑞聲達、斯達克、奧迪康、唯聽)壟斷了全球 95% 市場。

但與人工耳蝸不同的是,助聽器行業在近年來出現了明顯變化:

首先,無線充電、藍牙耳機、遠程麥克風等技術在助聽產品中得以應用,原本高度依賴人力且十分不便的助聽器驗配工作漸漸被替代;

其次,電子音像產品的普及和雜訊侵害也讓中度以下聽力受損人群數不斷上升,需求規模上漲。「不景氣」的助聽生意開始被重視。

近年來,國內湧現出了一批智能助聽器研發公司,包括智聽科技 、豆聽科技、又聽科技、陽光助聽等;也有提供一站式助聽解決方案的落地案例,譬如愛耳時代等。

另外,智能耳機品牌開始打「助聽」的主意,像Doppler增加了更多「聽力增強」功能;德國Bragi也攜手助聽器廠商 Starkey推出新款 Dash Pro 智能無線耳機;蘋果也投入巨資開發了W1通信晶元等技術,往助聽產品發力;Bose推出助聽耳機Bose Hearphones;JABRA發布了有助聽功能的Jabra Elite系列無線耳機。

值得關注的是,傳統助聽器品牌像「智能化」邁進,譬如索諾瓦集團推出助聽器廣域兼容技術(MFA)峰力神通系列助聽器,通過低功耗藍牙技術讓助聽器與手機直接配對連接;歐仕達也推出了新一代產品--IA平台助聽器等(融合無線驗配技術及APP智能調控)。

標星36氪,每天獲取圈內最新資訊

成為進階互聯網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真人實測6款故宮文創口紅,並沒有「宮斗」精彩
暴雪正在製作「魔獸」主題的Pokémon Go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