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賽

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賽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日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引發全國教育系統基層幹部師生熱烈反響。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激蕩人心,鼓舞士氣。廣大教育系統基層幹部師生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賽。

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在他看來,中國的改革推進後,在經濟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的過程中,人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最重要的。中國的變化在全世界是一個樣板」。

同樣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說:「改革開放創造了人類經濟史的奇蹟,中國從原來最貧窮的國家到如今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這是一個需要理論、一定能產生理論,需要思想、一定能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要抓住時代給我們的機遇,不辜負這個時代。」

陝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董小龍表示,陝西教育系統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全面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寫好新時代陝西教育追趕超越新篇章。

「改革開放40年,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今年,第八師以高分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下一步我們將沿著優質均衡目標闊步前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力軍說。

「城市興旺,教育為根,教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教育向更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說,近年來青島高位優質均衡的成就有目共睹:2012—2017年教育經費總投入1484億元,增速居計劃單列市之首;40年來,全市幼兒園由1982年的595所增加到2017年的2097所,職業學校由1978年的16所增加到2017年的63所,普通高校由1978年的4所發展到2017年的25所。

「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也是職業教育大發展的40年,作為高職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努力奮鬥書寫更為偉大的歷史。」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機關三黨支部書記劉浩說。

大會當天,長春理工大學組織全校師生集中收聽收看了大會盛況。當表彰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物,宣讀到「『863計劃』的主要倡導者王大珩」時,收看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大一新生董柏熙說:「我們一入學就學習了很多老校長王大珩院士的先進事迹。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有著數輩長理人的貢獻,我將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教育接力賽,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績

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中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40年。

作為一名在教育戰線工作20餘年的教育人,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吉聯小學校長朱鴻雁對幾十年間教育的變化,感慨頗深。從一台電腦都沒有,到一體機、電子白板等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全部配置;從稀少的培訓機會,到教師英國交流訪問。「這些都是中國教育在改革浪潮中飛速發展取得的成績」。

在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封德平看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鼓舞人心,而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總結則激勵引領著我們繼續奮鬥。「作為一名高校普通教師,刻苦鑽研,教書育人,勇於創新,干好本職工作,就是腳踏實地地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最好體現。」

在看到浙江義烏原縣委書記謝高華出席慶祝大會並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義烏教育局局長王志強既感慨又振奮。「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義烏將在公辦學校辦學模式、民辦學校扶持、學校文化建設特別是以全省首個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市為抓手的職業教育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同時加快教育開放,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實現教育改革和教育質量領跑浙江。」王志強說。

慶祝大會上,東北師範大學已故老教授鄭德榮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先鋒」稱號。「這既是對鄭先生67年來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肯定,也是對東北師範大學70餘年來黨史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建設的肯定。政法學院將以此為契機,銳意進取,加快學科建設步伐,為改革開放事業作出新的貢獻。」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院長尹奎傑說。

「10年前我們去國外,感覺到歐美國家實驗室的先進;現在去國外,我們很多地方已經超越了他們。我們一定做好接力跑,為下一棒跑下去,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劉立明感慨地說。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天然藥物學系黨支部書記張英濤說:「祖國在各個方面的強大,堅定了我們為國家教育事業奮鬥的決心。作為高校教師,我要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內蒙古民族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王泰說:「70後的我們,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的,是改革開放給予我們成長、成熟以及獲得一些成就的機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與黨中央時刻保持一致,與時代同步同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歷史征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一代一代的接棒者

教育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教育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出一代一代的接棒者,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過去的20年里,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劉佳領著鄉村師範生們走進貴州、河南、甘肅等地的國家級貧困縣。「是黨的好政策讓我有機會一邊工作一邊求學。作為教師,我要培養目光向前的、向下的、立志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鄉村建設者。」劉佳說。

「作為教育人,就是要在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學生立志向、有夢想、愛祖國、自信自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海奉賢區教育局黨委書記陸琴說。

「作為在一線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師,我們要擔當作為,立德樹人,為社會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專業素養的綜合人才,踏踏實實地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天津工業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林立剛說。

安徽大學2018級研究生周永泰說,作為當代青年,應當有著堅定的思想信念、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昂揚的精神鬥志,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敢於創新,注重實幹,不尚空談,將個人的奮鬥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大潮當中,為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2015級通信工程專業學生趙欽源看來,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作為新時代北理工學子,我們更需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賽上,跑好自己的一棒。」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6級本科生王譯豐說:「一批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受到表彰,我看到了前輩們身上的時代使命。他們跑出了很好的成績,現在,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青年人要用獨到的眼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創造出更多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蹟。」

(統稿:本報記者 歐媚 董魯皖龍 采寫:本報記者 馮麗 蔣夫爾 孫軍 程墨 劉文彧 魯磊 賴斯捷 蔣亦豐 郝文婷 董少校 陳欣然 方夢宇)

本報12月20日綜合消息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1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孩子需要自己待會兒
艾滋病「盯上」青年人,我們該如何應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