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生完孩子後,她竟然得了一種「尷尬」的病

生完孩子後,她竟然得了一種「尷尬」的病

原標題:生完孩子後,她竟然得了一種「尷尬」的病


前兩天喜兒跟老家的親戚通電話,無意間得知表姐生完孩子後,竟然患上了一種「尷尬」的病:陰道口有脫出塊物,不僅影響排尿,還經常感覺腰部酸痛。去醫院一檢查,結果是患上了 「子宮脫垂」。


為了幫表姐尋醫問葯,我特地請教了身邊的婦科專家,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老專家指出:「分娩」是引發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

什麼叫「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導致子宮頸外口到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最常見的癥狀是陰道口有脫出塊物,有些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會不由自主地發生尿失禁。


如果是重症子宮脫垂,還常常伴有排尿困難、便秘、腰部酸痛、下腹墜脹的感覺。

子宮脫垂的原因

1、分娩損傷


分娩是引發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第二產程延長或經陰道手術助產,可能造成支撐子宮的各種韌帶、肌肉組織過度伸展或撕裂損傷,如此一來,子宮會因失去韌帶肌肉的支撐而逐漸下垂。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如果剖宮產,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子宮脫垂?」答案是:未必。


雖然剖腹產沒有經陰道分娩,但如果不注意產後保養,例如在產後頻繁下蹲、產後便秘,或是帶孩子過度勞累,都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2、腹壓增加


產褥期女性多數喜歡仰卧,這樣容易造成子宮後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如果遇到腹壓增加時,子宮就會沿著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專家還指出,慢性便秘、咳嗽,肥胖、經常站立、提重物等,都可能導致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

3、衰老


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是在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肌功能退化,也會導致或加重子宮脫垂。


除了上面這些原因之外,先天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也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

得了子宮脫垂,怎麼辦?

如果被確診子宮脫垂,可以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1、盆底肌鍛煉

對於輕度的、癥狀不明顯的脫垂,可以先嘗試進行盆底肌鍛煉,通過收縮盆底肌,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來緩解脫垂。


鍛煉方法:用力收縮肛門,收縮3秒以上後放鬆,每次連續進行10~15分鐘,每日2~3次,第一次鍛煉最好在起床前進行。



2、子宮托治療

佩戴「子宮托」是治療子宮脫垂的常見方法,但不適用於重症子宮脫垂者,或是陰道過度鬆弛者。


如果選擇這種方法,要注意佩戴時間,一般早上起來,就先放托,晚上臨睡覺前取出,洗凈,留待第二天繼續使用。另外,月經期最好不要佩戴。


至於選擇什麼型號的「子宮托」 ,就要去醫院面診,由醫生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了。


3.手術治療


因為手術治療對陰道分娩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這種方法比較適合病情較為嚴重、不再生育的女性。


若是選擇手術治療的話,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子宮脫垂的病因、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手術方式。這些方式包括縮短鬆弛的主韌帶,以改進子宮的支持力量;糾正子宮形態異常,切除部分子宮頸,以恢復宮頸正常長度等等。



專家指出,只有比較嚴重的患者才需要手術治療,對於大多數輕、中度子宮脫垂的患者來說,避免提重物、減少便秘、加強盆底肌肉鍛煉等都可以有效改善癥狀。同時,也可服用中藥,比如補中益氣湯(党參、北芪等),以達到健脾、補氣、提升的效果。


喜兒的話


子宮脫垂還不嚴重的時候,若不及時進行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脫垂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最後只能選擇手術治療。所以要重視產後42天回院檢查,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注重產後保養,在產後3個月內需要充分休息,尤其是在「月子期」,不宜久蹲、久站、提重物。另外,照顧新生寶寶,也是一件「體力活」,一定不能讓寶媽一個人完成,可以請長輩、月嫂幫忙,或者選擇專業省心的月子中心。


如果本身有慢性咳嗽、哮喘、便秘等增加腹壓的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引起子宮脫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喜月子中心 的精彩文章:

做到這五點,輕鬆擺脫產後出汗

TAG:天喜月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