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日軍實力強大打敗了中南亞,為何卻拿印度沒辦法?

二戰時,日軍實力強大打敗了中南亞,為何卻拿印度沒辦法?

二戰時,日軍實力強大打敗了中南亞,為何卻拿印度沒辦法?在二戰時,日軍攻打了很多地方,包括我國。而在那個時候攻擊印度,其實一直是日本的理想。當時日本本就想要成為亞洲的霸主。

然而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當時日本卻在印度這個地方打了敗仗,最後沒辦法就灰溜溜地撤軍了。這是為何呢?當時的東南亞諸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等等,幾乎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

1942年,日本打敗了中英的聯軍,強勢的佔領了緬甸。而當緬甸到了日本人手中後,英國在東南亞就只剩下印度沒有打下來了。為了保護僅存的地盤,英所有駐守東南亞的部隊全體都進入了印度。

其實這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印度和日軍戰鬥的是英軍,根本就和印度的人沒啥關係。後來日軍在美國手上遭受了失敗,因此他們當時為了扭轉戰局,便出兵發動了「英帕爾的戰役」。當然,最終是英軍獲得了勝利。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日本失敗呢?接下來我得到來看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日軍的準備不足。當時日軍高層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之後,當時他們並沒有交代任何的進攻的方案,他們只是抽調了第15軍團3個師團的兵力。

這些人加起來大概有10萬人,而且當時的主帥人選選的不好。還有就是當時日軍方面表現得水土不服,染病也非常嚴重。因為當時隨著雨季的來臨,日軍遇了上了瘧疾甚至是痢疾、霍亂、流感等等。

所以當時大概有3萬兵多名士兵染了病,其中有大半喪失了戰鬥能力。而且因為補給線受到了盟軍的嚴重打擊,因此他們當時既沒有藥品給士兵們治病,也沒有食物可以吃,只能通過吃野草來充饑。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便下了「退卻命令」。其實就是大潰敗,當時10萬多人兇狠的入侵,到最後3萬多人悲哀地回去。為了不讓自己的同伴們看到自己的慘樣,當時的領軍者也在即將抵達日軍的大本營時,還專門下令士兵休整一晚,讓部隊看起來更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水滸第1真龍,後離開梁山,竟做了一國皇帝
她被迫結婚,有5個子女,一人成為戰神,一人做了開國皇帝

TAG:貴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