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6歲考上清華20歲收穫真愛,21歲成名詩壇29歲跳江自殺

16歲考上清華20歲收穫真愛,21歲成名詩壇29歲跳江自殺

1933年12月5日,從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有一個神情抑鬱的青年,在船近南京時,突然縱身一跳,投入滾滾江水中,結束了自己年僅29歲的生命。跳江時,他隨身攜帶的兩本書,一本是海涅的詩集,另一本是他自己的詩作。

這位跳江自殺的人可不是個普通人,他16歲考上清華,18歲開始發表作品,二十年代清華園的「清華四子」之一,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如此決絕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呢?

1/清華園裡的叛逆少年

朱湘,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由於父親是普通的公職人員,所以生活漂泊不定。1904年,朱湘出生於父親的工作地湖南沅陵。此後,他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學生生涯——6歲開始讀書,7歲能文……

可是,朱湘的童年是不幸的,正當他學業長進之時,他的父母沒能陪伴他到成年就相繼病逝。他是大哥撫養大的,只是,他的大哥性格又很暴躁,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讓他變得孤僻而敏感。

13歲時,他進入南京工業學校預備科學習,16歲時考入清華學校中等科,離家的少年擁有了一個全新世界,從而開啟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進入清華園後,朱湘對新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歲的朱湘開始在《晨報》、《小說月報》等知名刊物發表作品,與饒孟侃、孫大雨和楊世恩並稱為「清華四子」。少年成名,給了他更多自信,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最光輝的展望,他希望自己在詩歌的星光大道上越走越輝煌。

正因為如此,在清華時,除了文學課程,其他科目他是能逃則逃,開啟了肆意蹺課的學習模式。也因此,他受到多次批評、訓戒,但是,在清華園裡,他依然我行我素。

不僅蹺課,他還藐視校規,尤其是對學校齋務處的早餐點名制度表達了強烈不滿,並堅決抵制。在清華待了不足三年,朱湘最終因屢次抵制早點名被記大過3次,其結果是,他被清華給開除了。

對此,詩人一點也不在乎,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離開清華園後,年僅19歲的青年詩人背負起簡單的行李,獨闖上海灘,希望在那個「冒險家樂園」里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2/上海邂逅舊情人

其實,上海灘並沒有給詩人以足夠的溫暖,相反,則是更艱辛的生存之戰。寫詩是填不飽肚子的,為了生存,朱湘一邊寫詩一邊打工。

正當在為填飽肚子而戰時,他的大哥突然也來到上海,並且還帶來了一個年輕的女子——那個名叫劉彩雲的女子,是父親早年為訂下的娃娃親。因為,他接受過新式教育,所以,對父母的這種包辦婚姻一直抵觸與反抗的。哥哥此次來,並不是逼婚的,而是讓他照顧一下劉彩雲。

從哥哥的絮叨中,朱湘得知,彩雲的父親去世了,家產被兄長所佔,只能自己出來打工賺錢。目前,她已上海的一家紗廠找到了一份謀生的工作。劉彩雲此舉,讓朱湘對她有些刮目相看。

詩人的心是敏感的,心地是善良的,面對這樣一個舉目無親、在異鄉打拚的女孩子,他不能袖手旁觀。有一天,他去劉彩雲工作的紗廠看她,看著她辛苦工作,朱湘莫名地心疼起來。此後的日子,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來看她她。

慢慢地朱湘才發現,他竟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劉彩雲,最終他和劉彩雲表露心聲:「以前我反對包辦婚姻,如今才覺出你的好,我們在一起吧!」劉彩雲一直都仰慕他的才華,心裡也早已屬意於他,不久之後,兩個相愛之人就在上海成婚了,這一年,兩個人都是20歲。

3/重返清華園的明星詩人

娶了劉彩雲之後,朱湘為她改名為劉霓君,兩人感情融洽、婚姻幸福。1925年7月,他又收穫了另一份驚喜,時任清華校長曹雲祥喜愛他的「絕頂聰明」,特別批複讓朱湘回清華繼續未完的學業。

重返清華園後,又煥發了朱湘的創作激情,在此期間,他先後寫出了大量詩歌,21歲時出版了他的首部詩集《夏天》,一舉奠定了他在近代詩壇上的地位。其中的《小河》最為時人所樂道:

白雲是我的家鄉,

松蓋是我的房檐。

父母,在地下,我與兄姊

併流入遼遠的平原。

…… ……

我流過四季,累了,

我的好友們又都已凋殘,

慈愛的地母憐我,

伊懷裡我擁白絮安眠。

——《小河》

如果說《夏天》還稍嫌稚嫩,他的第二部詩集《草莽集》的出版,則成為他詩歌創作日趨成熟的重要標誌。選載於《草莽集》中的《雨景》,是朱湘於1924年11月22日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通過雨打芭蕉的「聲音」,霧般輕柔的「雨絲」,灰色透明的「雷雨」,一聲清脆的「鳥啼」這些新鮮的意象和微妙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期待。全詩細膩含蓄,純凈清新,最能代表此時朱湘的詩歌理念。

我心愛的雨景也多著呀:

春夜夢回時窗前的淅瀝;

看雨點打上蕉葉的聲音;

霧一般拂著人臉的雨絲;

從電光中潑下來的雷雨——

但將雨時的天我最愛了。

它雖然是灰色的卻透明;

它蘊著一種無聲的期待。

並且從雲氣中,不知哪裡,

飄來了一聲清脆的鳥啼。

——《雨景》

在從事文學創作的同時,他也順利完成學業。1926年從清華畢業後,被選派公費赴美留學。

4/美國人的冷寞與愛人的溫暖

1927年9月,朱湘終於赴美留學了,可原本極度自信的朱湘卻遭到了致命打擊,當時的西方人對中國人普遍的歧視讓高傲又敏感的朱湘極度不適。在勞倫斯大學,只因教授讀一篇有把中國人比作猴子的文章而憤然離開勞倫斯大學。後朱湘轉入芝加哥大學。然而又不長,1929年春,朱湘卻又因教授懷疑他借書未還,加之一美女不願與其同桌而再次憤然離去。他絲毫不能容忍任何人對他的大不敬。

在美國期間,支撐他一天天堅持下的力量,只剩下愛情了。留美期間,他給妻子劉霓君寫了許多情意綿綿的情書,內容涉及居處的選擇、妻子的健康、水果的洗法等,絮絮叨叨,不厭其煩。最令人感動的,還是夫妻間的柔情蜜意。後來,這些書信被結集為《海外寄霓君》。

你說我的信很可愛,這是因為你是一個可愛的人,所以我寫給你的信也跟著可愛了。霓妹我的愛人,我希望這四年快點過去,我好回家抱你進懷,說一聲:「妹妹,我愛你!我永遠愛你!」

我如今過得越久,便越覺得你好。我前兩天想,唉,要是我快點過了這幾年,到霓妹妹身邊,晚上挨著她睡下,沾她一點熱氣,低低說些情話,拿一隻臂膀圍起她那腰身,我就心滿意足了。

——《海外寄霓君》

由於種種原因,朱湘沒能完成在美國的全部學業,就憤而綴學回國,投奔愛人溫暖的懷抱。然而,愛情是甜蜜的,現實卻是冷漠的,回國後,迎接朱湘的卻是接二連三的致命打擊。

5/愛情也怕餓

其實,朱湘的一生,都是在理想與麵包的夾縫中求生的。朱湘在父親去世後,就一直是生活在貧困交加的漂泊中。在清華讀書時,因為貧窮,他從不看電影,不下館子,一日三餐盡啃饅頭,在學校吃飯都是向廚師賒帳。清華畢業時,欠學校的飯錢和裁縫的工資,都是先由同學擔保後才付清的。

從美國回國後,他應聘到安徽大學任英文文學系主任,月薪三百,原本安於現狀就能解決家用了,可不久後因學校經費的問題,朱湘被迫辭職,這下,連基本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了,而更無奈的是,劉霓君生下了第三個孩子,因為母親沒有奶水、也沒錢買奶粉,未滿周歲的孩子救竟被活活餓死。

喪子之痛的打擊,讓劉霓君對人生感到了失望。有時,光有愛情是不夠的,一個連家人生活都保障不了的婚姻,是蒼白的。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夫妻二人,關係逐漸惡化。

離開安徽大學後,朱湘為了生計開始到處輾轉漂泊,但又因為性情孤僻,不僅沒有得到好的工作,還得罪了不少人,只能勉強依靠賣文維持。此間劉霓君還托朋友給他尋了份廠里的工作,但卻被朱湘拒絕了,詩人骨子裡的高傲與自尊,讓他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

此後,他一直在長沙、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輾轉漂泊,賣文為生。冬天身穿夾袍,妻子寄來的棉袍一到手就送到當鋪。有時因付不起房租,或被旅館扣留,或被茶房押著去找朋友解救。到最後,只會寫詩寫作的朱湘,連稿子的發表都越來越難了,家窮四壁,身邊只剩下一堆稿子。

6/沒有麵包支撐的理想長不大

沒有麵包支撐的理想註定是難以茁壯成長的。由於長期失業,他失去了繼續生活的勇氣。1933年年12月1日,朱湘花20元錢買了張三等艙的船票,4日由上海乘吉和輪去南京,5日清晨喝半瓶酒後投江自殺。

據目擊者說,自殺前還一直在朗誦過德國詩人海涅的詩句。令人心酸的是,那張三等艙的船票,是親戚接濟的,那瓶酒,是妻子打工所得。

朱湘自殺的消息傳出後,許多故人都非常震驚,也很惋惜。有人認為,朱湘自殺「完全是受社會的逼迫」,「正是現代社會不能尊重文人的表現」。梁實秋認為,「朱先生的脾氣似乎太孤高了一點,太怪僻了一點,所以和社會不能調諧」。謝冰瑩則斷定,朱湘自殺「是為窮」!朱湘死後被魯迅稱之為中國的濟慈。羅念生說:「英國的濟慈是不死的,中國的濟慈也是不死的。」

而他的妻子劉霓君,據說在這之後就削髮為尼,遁入空門了,直到1974年4月在昆明去世。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趕走一個國王自己拒絕成為國王,創立一種政體被譽「合眾國之父」
湖北出土的一把古劍連名字都被專家搞錯,改名後成為鎮館之寶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