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型關大捷:戰鬥精神應永遠銘記

平型關大捷:戰鬥精神應永遠銘記

原標題:平型關大捷:戰鬥精神應永遠銘記


新華社太原12月21日電(記者孫亮全)在山西省靈丘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內,陳列著一面特殊的旗幟,上面寫著「平型關大戰突擊連」。


2015年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式上,「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雄集體方隊擎舉旗幟通過天安門,接受了檢閱。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的名字得來於一次戰鬥,原是八路軍115師685團2營5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講解員李慧珍說。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華北日軍攻佔了北平、天津後,投入30萬兵力向華北腹地展開進攻,揚言「一個月拿下山西,三個月滅亡全中國」。


在此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


9月中旬,日軍第5師團主力企圖奪取平型關,突破內長城防線。平型關北為恆山余脈,南接五台山,東通冀北,西抵雁門,自古就是晉冀兩省的重要隘口。

根據作戰計劃,八路軍115師開赴平型關附近。平型關兩側峰巒聳立,陡峭險峻,關前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狹窄溝道,是伏擊殲敵的理想地。9月24日深夜,115師各路部隊冒雨向指定伏擊地域進發,經過大半夜的艱難行軍,115師各路官兵於25日清晨進入預定攻擊位置。7時許,日軍進入伏擊圈。115師抓住戰機,立即命令全線開火。


115師各團居高臨下,一齊向溝底公路上的日軍猛烈開火,隨後又衝下公路將敵人分割包圍,展開肉搏。經過6個多小時的激戰,終於將進入埋伏圈的日軍全部殲滅。


此戰,八路軍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一門,以及大批的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戰大捷。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抗戰軍民的信心。」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副館長呂民忠說,這次勝利也是一場偉大的政治動員。


儘管取得大捷,斃敵1000餘人,但在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也傷亡600多人。戰後統計,戰前有3個排、140人的685團2營5連,連3名炊事員都算上,只剩下40人。5連被授予「英雄突擊連」的光榮稱號。

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慘烈的場景。在喬溝伏擊戰中,被圍困在西段的日軍企圖從公路北側的緩坡進行突圍,搶佔了老爺廟梁高地,並對公路上的688團進行反擊。為了掌握戰場的主動權,688團3營奉命奪回老爺廟梁高地。敵我雙方展開激烈的白刃戰,6架敵機也前來為日軍助戰。佔領老爺廟梁高地、全殲敵軍後,3營連排幹部大部分犧牲,9連最後僅剩10餘人。

「我們的武器裝備落後於敵人,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最終取得勝利,靠的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呂民忠說,平型關戰役中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出雲」號航母化是顆「棺材釘」 運-20助殲-20飛更遠
[2](外代二線)俄羅斯民俗歌舞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