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家探究玉米馴化史

科學家探究玉米馴化史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玉米的馴化栽培過程始於近9000年前的現今墨西哥中部地區,而且比過去人們曾經認為的要複雜微妙得多。對這一古代穀物基因傳承的分析結果揭示,亞馬孫流域西南地區是早期玉米的次級改進中心。這些發現為這一人類介導的演化過程提供了新的線索;這一過程產生了地球上最重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

在相關文章中,研究人員寫道:這項令人矚目的有關玉米傳播進入並跨越南美洲北部地區的新型多重代理研究是一個良好例證,它說明了近來研究人員在揭秘早期作物馴化複雜歷史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馴化的玉米是從類蜀黍演化而來的,類蜀黍是墨西哥的一種野生草本植物,它快速地在整個美洲傳播,填充了早期的農業種植地區,並在歐洲人到來時成為了一種近乎無所不在的糧食來源。儘管人們普遍知道發生過一次玉米的馴化栽種,但對其馴化及傳入南美的性質仍不清楚,而現有的考古學和基因組數據也並不總是相符。

研究者對來自南美洲的玉米(它們包括已經馴化的本地品種以及考古發現的遠古玉米樣本)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將其與當代和古代的玉米世系及世界各地的類蜀黍世系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玉米的祖先在到達南美時只是「半馴化的」。在玉米馴化的基因標誌被固定下來前與其墨西哥先祖發生分離,南美的玉米世系有了獨特的演化——它們中有些在人類的持續挑選下成為完全馴化的作物。通過將其基因組發現與考古學、古生態學及語言學數據進行結合後,作者提出,這一平行發生但又獨立的次級改良可能始於亞馬孫流域的西南地區。(來源:中國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雲教室」帶來的不僅是大學生
Scientific Reports新特刊開放徵稿!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