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冬至來臨,「夏病冬治」真的有道理嗎?陰陽調和是關鍵

冬至來臨,「夏病冬治」真的有道理嗎?陰陽調和是關鍵

作為第一部中醫診斷學理論基礎的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諸多具有指導意義的概念,「夏病冬治」這一概念即源於其中。書中提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利用陰陽的差別來實現夏病冬治。隨著醫學的發展完善,古籍中一些病理概念也逐漸被證實。那麼,「夏病冬治」這一概念在如今的醫學治療上是否受用?「夏病冬治」真的有道理嗎?

「夏病冬治」真的有道理嗎?

「夏病冬治」這一概念,通俗說來,就是夏天生的病放在冬天醫治。冬至來臨,「夏病冬治」也就真正開始了。當然,這種做法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在如今的中醫治療上也十分受用。所以,「夏病冬治」並不是不靠譜的說法,其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夏病冬治」主要利用的是季節性的差異。在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極盛,人體多呈現陽盛陰虛狀,陰陽對立,陽勝陰敗。因而,人體容易出現一些熱症,例如慢性咳嗽、口腔潰瘍等等,且這些病症多具有慢性的特點。而當夏天逐漸過渡到秋冬季節時,外界氣溫也會慢慢回落,這種季節轉變會引起人體內陽氣的消散以及陰氣的上漲,此時陰陽對立結果則與春夏相反,陰勝陽敗。而夏季的熱症多是陽盛陰虛造成,而冬季正是陰長之時,能滿足熱症陰虛的問題。陰陽調和後,病症自然得以消退。因而,在冬季治療熱症的效果會比在夏季更佳,這也是「夏病冬治」的主要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夏病都適合冬治,冬治對象是有針對性的。一般來說,一些熱性的慢性夏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支氣管哮喘、結腸炎、熱性感冒等等,均適用於夏病冬治。而「夏病冬治」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穴位敷貼、中藥湯劑、針灸艾灸、葯膳食療等等,方法多樣。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於這些治療方法,治療方法的選取,還需因人而異、對症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與「夏病冬治」有一個類似的概念,其為「冬病夏治」。二者治療原理相似,都是利用季節性陰陽差異來調和陰陽,進而達到治療目的,均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無論是「夏病冬治」還是「冬病夏治」,其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並非每種疾病都適用,也並非每種體質都適合。所以,因病制宜,因人而異是十分關鍵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聯媒體 的精彩文章:

這3個都是牛皮癬的典型癥狀,發現後得及時治療,可別無視了
你看上去比同齡人衰老?原來是這3個部位出賣了你

TAG:醫聯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