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台積電開始7nm量產,Intel的10nm工藝遭遇瓶頸?

三星台積電開始7nm量產,Intel的10nm工藝遭遇瓶頸?

Intel之前一直都是被稱作「牙膏廠」,原因就是他每次更新的晶元都是比上一代稍微強了那麼一丟丟,而且他的技術一直是領先其他廠商最起碼三年。但是最近似乎Intel似乎遇到了麻煩,他的「牙膏」好像擠不出來了,他一直停留在14nm階段,導致今年發布的新CPU都沒有用上10nm技術。

與此同時,作為第一梯隊的半導體廠商三星和台積電已經實現了7nm量產,正在向5nm邁進,似乎是要超越Intel這個老大哥了,Intel一直領先同行那麼多年,現在卻連10nm技術都不能實現量產,主力產品i5、i7包括至強系列卻因為良品率的問題遲遲不能交貨,難道是Intel已經走向了沒落了嗎?

我們都知道製程工藝決定性能,而且關於晶元產業的製程,一直都是延續著「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事實上,Intel一直是「摩爾定律」的忠實擁護者,按照這個定律Intel的10nm晶體管密度應該是1.008億每平方毫米,但是台積電10nm晶體管密度只有4810萬每平方毫米,相差近一半。三星7nm工藝1.0123億每平方毫米,計劃今年上市,但實際上最新的Exynos 9820卻放棄自家7nm,而用所謂的8nm來生產,所以你們發現了什麼,Intel的10nm製程等於三星的7nm製程,大於台積電的7nm製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

其實剛開始大家對於晶元製程的命名規則都是基於「摩爾定律」來的,慢慢的其他的廠商開始發現怎麼都干不過Intel這個老大哥,後來漸漸的都不用Intel的這一套命名規則了,他們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命名規則。所以Intel就成了唯一一個嚴格按照製程定義來對產品來命名的。

相信到時候就有了Intel的10nm技術對飈其他廠商的7nm技術精彩大戰,到時候大家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王趣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為何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高通、聯發科等都要用到ARM的構架?

TAG:老王趣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