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音樂劇《芝加哥》終於在上海演出,經典值得一看

音樂劇《芝加哥》終於在上海演出,經典值得一看

12 月 20 日,在其他城市巡演了一圈的音樂劇《芝加哥》在上海正式首演,這也是它國內最後一站。

雖然音樂劇早在 1975 年就登上了百老匯舞台,但更為人所知的還是 2002 年的電影《芝加哥》。這部電影最終在 2003 年斬獲 6 項奧斯卡,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在它之前拿到此獎的歌舞電影是 1968 年的《霧都孤兒》,2016 年大火的《愛樂之城》沒能拿到。

電影《芝加哥》劇照(來自豆瓣)

1975 年,三名百老匯著名人士把它改編成了音樂劇,將 20 年代起開始盛行的爵士音樂、舞蹈元素融入貫穿在犯罪故事和監獄生活中。不過音樂劇真正的成功還是 1996 年的復排版,我們今天看到的都基於這個版本。

本次中國巡演團隊來自南非,三位主演都是南非的實力演員,其中最出眾的是律師 Billy Flynn 的飾演者喬納森·洛斯莫夫,他在舞台上呈現的唱功和舞蹈都很紮實,並且遊刃有餘。

洛斯莫夫是南非音樂劇的領軍人物之一,之前最著名的角色是在《歌劇魅影》飾演魅影。在 2020 年《歌劇魅影》的國際巡演中,他將繼續飾演魅影,中國觀眾應該也能看到這部作品。

《芝加哥》音樂劇劇照

音樂劇《芝加哥》的成功在於,它在音樂劇的娛樂性和社會題材的深刻性之間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在 20 世紀初,爵士音樂最早出現在歌舞廳、妓院,它性感、即興、自由。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它也被誤解是「低俗」的,會讓人陶醉其中。

在《芝加哥》的故事中,女主角 Velma Kelly 本來就是小明星,另一位女主角 Roxie Hart 一心想要成為明星。性感的女殺人犯在舞台上表達自己渴望得到所有人關注時,一切顯得非常自然。

不過,娛樂化的歌舞並沒有稀釋它的內涵。《芝加哥》的故事核心在於嘲諷 20 年代的高犯罪率、律師玩弄法律、媒體追逐「明星罪犯」、市民都是看客等等社會黑暗面:無辜者被判處絞刑,她的死亡是一種表演。兩名殺人犯被判無罪後成為明星,台下的坎坷享受她們表演、縱情歡樂。

開場第四首歌Cell Block Tango講述了監獄 6 名女性殺人的原因:因為男友吹了一個泡泡讓自己心情煩躁、與自己交往的男友有多個情人、發現丈夫與妹妹偷情……唯一一個無辜的是只會說「not guilty」的匈牙利女人。

《芝加哥》音樂劇劇照

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一曲用提線木偶的形式展現一場新聞發布會,Roxie 在律師 Billy Flynn 的操縱下講述了一個虛假的殺人故事,記者們紛紛買單。

Billy Flynn 與 Roxie 的「表演」也出現在法庭上,如 Flynn 所說,「審判、人生都是一場表演。」將媒體與法律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律師 Flynn 還有一句名言:「如果耶穌當年在芝加哥,拿著 5000 塊找到我,說不定就沒有十字架的故事了。」

《芝加哥》音樂劇劇照

既有電影版本,又有音樂劇版本,很難不把這兩種形態進行比較。

故事是同一個,但是敘述方法和順序有所不同。通過鋪就複雜的場面和劇情,電影一開始就能把很多事情交代清楚,信息量很大。音樂劇則是層層推進,通過重複來加強觀眾對某件事或概念的理解,一點點進行敘述,這樣做的方法更適用於舞台。

通過鏡頭的切換,電影有日常(辦公室、監獄、法庭)和舞台之分,同時用舞台常見的燈光分區劃分表演和現實。在音樂劇中,一切都在舞台上,樂隊被放在舞台正後方,成為整個舞美設計的一部分。演員也會與指揮交流,這是表演的一部分,同時更加強化了「審判、人生都是一場表演」。

《芝加哥》音樂劇劇照,樂隊在舞台後方

電影常見燈光分區(來自豆瓣)

在劇情的複雜程度上,電影做的更勝一籌。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媒體準備了兩份報紙,標題分別是「Innocent」和「Guilty」,只等有人在法庭窗口邊向樓下發出宣判結果的信號。

電影截圖

電影截圖

同樣的劇情在舞台上是另一種衝擊力:陪審團的「Not guilty」還未說出口,所有市民、媒體都被突然發生的離婚女性槍殺丈夫、律師的事件吸引,沒有人再去關注 Roxie。

有一些技巧是舞台特有的,明星罪犯 Velma Kelly 和律師 Billy Flynn 下場時,都要求了「退場曲」,樂隊報之以熱烈的音樂,當自稱為「玻璃人先生」的 Roxie 的丈夫 Amos 同樣要求「退場曲」時,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沉默和寂靜。

電影和音樂劇有各自的優勢所在,當然後者的現場衝擊力更強。

題圖、文內音樂劇劇照由主辦方提供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opic:通過「拋棄緊身胸衣運動」,韓國女性反對「以貌取人」
聖彼得堡一家麵包房用海報佔領了城市,也變成城市的一部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