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都有哪些講究?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都有哪些講究?

撰文/施立學(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12月22日

我們迎來今年的第22個節氣——冬至!

《通緯·孝經援神契》記載:

「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

冬至沒有特定的日子,

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陽曆12月21日至23日,

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交冬至。

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2018.12.22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冬至

進入冬至,

天氣越來越冷,寒風蕭蕭,雪花飄飄,

中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的天氣。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

預計21日至23日,將有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

南方則以「陰雨」為主,21日至23日,

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雨或陣雨,部分地區中雨,局地大雨。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數九寒冬」來了!

「冬至一陽生」,

冬至日正是「數九」的第一天

隨著「數九」的進展,陽氣逐漸增長。

但陽氣的生長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

在生長過程中還要對抗自然界中的熱量散失。

因此在數九之初,

自然界中的熱量依舊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溫度依然會持續降低。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直到「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也就是說,過了「九九」之後,

自然界的「陽」才壓過了「陰」的影響,

氣溫才真正開始回暖。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

中華先民把「冬至」視為過年,

《清嘉錄》認為「冬至大如年」。

從殷周到秦朝,均以冬至為歲首。

古人計算24節氣是從冬至開始的,

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曾經是正月。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舉行祝賀儀式,

包括臣子對君主的祝賀、弟子對師長的祝賀、幼者對尊長的祝賀,

謂之「拜冬」,例行放假

古人在冬至時要祭拜天地

宋以後,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

這一天人們向父母尊長拜節。

冬至,還是各種契約的簽訂和履行之日。

人們過渡田地房產,往往都在八月中秋言定,冬至這天正式交割簽約。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故冬至歷來有「亞歲」之稱

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這個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漢南陽稂東人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

訪病施藥,大堂行醫。

辭官返鄉時,

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

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

也叫「餃子」或「扁食」。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另一冬至節食俗是吃餛飩,

因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盤古生於混沌,

以此紀念始祖盤古誕生。

冬至養生有講究!

冬至之後,

調整飲食作息至關重要,

冬季乾燥寒冷,極易上火,

飲食需要「增酸減辛」,多攝入水分;

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

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

為了避免上火,

飲食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

也就是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而且糖類、脂肪、鹽少

還要注意避免加重燥氣,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

冬至快樂,考研Figh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宣筆:為什麼是千萬毛中揀一毫?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