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直面「驚濤駭浪」,中國有底氣

直面「驚濤駭浪」,中國有底氣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圖據新華網)

「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當改變中國歷史和億萬人民命運的改革開放走到新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革開放的艱巨性作出了判斷,引發外媒廣泛關注。個別外媒片面誇大中國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風險,唱衰改革開放前景。

事實上,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強烈的憂患意識、清醒的底線思維,正是中國40年來改革開放「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的重要原因,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的堅強依託。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今天的中國的確已經走到不同階段。成績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從「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同時,面臨的任務也更艱巨、挑戰也更嚴峻。改革開放之初釋放的制度紅利已不明顯;製造業發展面臨著成本上升、技術創新困難等方面的瓶頸;逆全球化盛行帶來了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壓力……中國已經走到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未來仍需跋山涉水。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已經充分爆發出來了,這股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是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的。而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面臨新形勢新任務,中國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勇立潮頭、奮勇搏擊。

改革開放再出發,至少有三大著力重點。

第一,注重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率。世界經濟發展史表示,高增長率不可能永遠持續,很多經濟大國強國都在經歷短期高增長之後,進入長時段的低增長時期。但低增長並不意味著經濟發展惡化,低增長可能是高質量的增長、有競爭力的增長。當前中國經濟也正從高速發展轉型為高質量發展。只要能保障就業穩定這個底線,對經濟增長率就不必過分敏感,而需要將著力點放在增長的質量與效率上。

第二,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深度。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已經指出了未來擴大開放的具體舉措,並強調「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6月,中國公布了2018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列出了製造業和部分重要服務業開放的時間表,未來需要按照既定步驟對開放政策加強落實,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深度、提高開放層次。

第三,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在美國對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愈發嚴苛的背景下,未來高新技術資源將變得更加稀缺,自主創新將成為主旋律。中國應化壓力為動力,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積極推動科學向技術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引擎,向「貿易強國」「科技強國」不斷邁進。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進入新時代,更需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改革開放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文/王孝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多架戰機高調飛美國「後院」 挪威戰機跟蹤
澳大利亞又要派巡邏機施壓 朝中社怒批:盲從美國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