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花非花(民間故事)

花非花(民間故事)

「民國」年間,我在北平擺地攤兒。

我的地攤上全是古董,像康熙用過的硯台妝台,乾隆用過的酒壺夜壺,還有落款為唐伯虎的慈禧少女時代的畫像,蘇東坡閑時手抄的《紅樓夢》全本……都是不得了的東西。

命中注定的一天,一個胖子拿著一本《康熙字典》問我要不要。我問多少錢。胖子說三塊大洋。我說太貴了,就是「秦始皇字典」也值不了這個價。胖子不樂意了,讓我看書背面的印刷信息:北宋神宗二年,王安石主編,開封府印製。

不是宋版的我也不會收!我看完這樣說,讓他便宜點兒。他嘆了口粗氣,說算你運氣,兩塊大洋吧。我掏出一塊大洋和五個銅板,說只有這麼多了,今天還沒開張。他忙奪過錢,將書扔我手裡,走了。讓我頓時有種錢出多了之感。

我閑翻那本《康熙字典》,嗯,不錯,品相九成新,真不愧是宋版的,質量就是好,一股油墨香撲鼻而來!這時,我看見書中夾了一朵花──就是那種平時泡水喝、關鍵時候求愛用的小野花。問了一個精通花語的老頭兒,老頭兒非常肯定地說:這是一朵來自宋朝的牡丹,由於年代久遠,縮小成了銅錢大小。

一朵來自宋朝的牡丹,多麼讓人浮想聯翩──想當年,一個公子哥正準備用此花泡水喝,忽然看見門口走過一位神仙姐姐,忙持花追出二里地,求愛,神仙姐姐含羞接受了這個並不帥氣的公子哥的求愛,將花夾在了自己的《康熙字典》里。後來兩人成婚,這本書夾著的這朵花寂寞地流傳了下來……多麼動人的古董背後的故事──誰信呢?

後來,那本《康熙字典》被我以五十塊大洋賣給了一位立志讀遍天下盜版書的暴發戶。只有那朵花一直被我珍藏,直到抗日戰爭爆發。

這天,命中注定的又一天,一個穿著和服的瘦子站在了我面前,我一眼就認出他是當年那個賣給我《康熙字典》的胖子。二十年過去,他瘦了,還變成了日本人,這年頭這些都不足為奇。我問他都有什麼寶貝。他說什麼都有。我問有古玉嗎。他說沒有。我說那你有什麼。他說什麼都有。我問有古幣嗎。他說沒有。我問到底有什麼。他說什麼都有。我不得不認為這是一種高級暗號了。

他向我推銷一幅畫:唐代吳道子畫的《乾隆下江南》。此為長卷,徐徐展開,江南美景盡收眼底,此畫保存完好,應該是吳道子畫完一千多年就沒有再打開過。不然不能這麼新。

我問多少錢。他伸出一個巴掌,我驚道五塊大洋。他搖搖頭,讓我看清楚些。我定睛一瞧──他那隻手上是七根手指頭。他說,七塊大洋。我搖搖頭,說戰局不穩,民不聊生,現在誰還花閑錢買這麼貴的東西?他說六塊,彎下一根手指。我依然搖頭。他說五塊,又彎下一根手指。我還是搖頭。他要走,我一伸手扯住他,只聽刺啦一聲,劣質和服掉了一塊,露出他腰上的肉。但做生意是不顧這些廉恥的,我掏出一塊大洋和五個銅板,說,只有這麼多了,今年還沒有開張。

他嘆了口氣,奪過錢,將畫留下,走了,讓我覺得我又給多了。

此畫簡直就是剛畫出來的,要不是落款吳道子,打死我也不信是唐代的畫!我靜夜細觀,忽然發現,這幅畫的右下角有一個花形缺口,莫非是什麼記號?看那花形似牡丹,我自然想起一直保存的宋朝牡丹,忙找出,往上一放,正好!

那麼,這朵二十年前無意得到的花,為什麼會和今天得到的畫有這麼吻合的地方?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夜無眠。

早晨我犯困,正在打盹兒,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表弟——一名抗日英雄,此時他疲憊不堪,我忙讓他進來,他疲憊中仍不失警惕(他是地下黨,表面身份是電車司機)。他一眼就看到了《乾隆下江南》,驚問此畫從何而來。我說昨天收的。他眼尖,馬上發現牡丹花,問從何而來。我說二十年前收的。他一拍手,興奮地叫道,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這幅畫,為此我們還犧牲了一個同志。我說,你們也喜歡收藏?為了收藏連命都可以不要?他說,說哪裡去了,此畫乃偽滿洲國的一處軍事機密地圖。表弟並不詳解,只是說,那牡丹花處,正是他們儲備黃金的庫房!他問我,你是不是見過一個手上有七根手指頭的人?我大驚,你怎麼知道?表弟說,他是我們的人,可惜,就在昨夜,不知去向。我大驚,忙看那圖,可惜看不懂。古人真是有先見之明啊,吳道子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表弟給我五十塊大洋,將畫拿走了。不久,聽說東北某處發生爆炸,數噸黃金不翼而飛,我表弟那時正開著一輛空電車從出事地點經過,不知所終……

一天街上有遊街的,我看見那個賣給我畫的瘦子,他在日本兵押解的軍車上也認出了我。他遍體鱗傷,卻對圍觀的人群一笑,那笑是多年信賴的相知才有的……我知道他是對我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