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紙的發明者是個宦官?

為何紙的發明者是個宦官?

原標題:為何紙的發明者是個宦官?


為何紙的發明者是個宦官?


太史慈子義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四大發明是中華文明的驕傲,尤其是紙的發明,改變了歷史的記錄方式,使得世界方式都以紙的方式記載下來,延用至今。這都要感謝一個發明家――東漢的宦官蔡倫。他發明的紙被稱為「蔡侯紙」,這並不是因為蔡倫造紙功勞大而被稱為蔡侯,而是他因其他功勞被鄧太后封為龍亭侯而得名。那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不簡單的宦官蔡倫。


一、蔡倫其人


蔡倫,字敬仲,荊州桂陽人(今湖南郴州),但因為出身低微,所以具體老家在哪個縣的歷史也沒有記載。明帝末年,少年蔡倫入宮做了宦官,開始是在皇宮旁舍嬪妃所居的掖庭當差,幾年後提升為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建初七年(82年),竇皇后設計誣陷宋貴人(太子劉慶生母),蔡倫幫助竇皇后害死宋貴人。此後,蔡倫不斷得到竇皇后的信任。和帝時,蔡倫升遷為出入朝廷、侍從天子的中常侍,豫參帷幄之中,成了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參預朝政的高等宦官。史稱「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


二、發明能手


在受到和帝信任的同時,蔡倫也發揮著他的聰明才智,和帝讓他兼任尚方令,掌管尚方,這是一個主管皇宮製造業的機構,「尚方寶劍」就是尚方製作的寶劍,後來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徵。他主要做了兩項發明:


第一,改進兵器製造工藝,「永元九年(99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同為東漢的崔寔在《政論》中寫道:「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第二,改進造紙術,也是他最重要的發明。從春秋開始,文字都是刻竹簡之上,所以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竹簡重量達60斤,這既是一項腦力勞動,又是一項體力勞動。一些特別重要的文書才是寫在縑帛之上,稱之為帛書,即絹織品,但這成本很高,不方便流傳。能不能找到一種既輕便又便宜的材料呢?蔡倫經過長期試驗,他發現,將樹皮、破麻布、舊漁網這些廢物利用,採用一定的工藝,製造出了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這就是今天的文房四寶之一的紙。


蔡倫向漢和帝上報了此項發明創造,和帝下詔朝廷全國推廣,從此以後,竹簡逐步告別了歷史舞台,紙張成為最重要的媒介傳遞方式一直至今。當然,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無紙化辦公開始逐步推廣,但尚無完全取代紙的可能性。


三、封侯&自殺


鄧太后當初能夠當上皇后也是宦官的功勞,所以她一直利用宦官來制衡朝中的士族大臣,元初元年(114年),蔡倫被鄧太后封為龍亭侯,還將他提拔為長樂太僕(負責太后宮中事務),此時的蔡倫已經50多歲,他在宮中服侍了五位皇帝(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歷經風雨,每一次都能得到皇帝、皇后的信任。


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后病卒,時年41歲,28歲的漢安帝劉祜親政,他上台後就將鄧氏外戚一網打盡,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蔡倫為避免受到拷打,他選擇了服毒自殺。死後,安帝撤銷了他的封國。


四、為什麼是宦官發明紙?

東漢的宦官是中國歷史上宦官當權的第一個王朝,一方面因為小皇帝繼位,等到小皇帝長大後,只能依靠宦官們奪回皇權,所以很多皇帝將自己的皇權與宦官們緊緊綁在了一起。東漢的宦官中有不少有文化,如蔡倫、呂強,這也為發明紙提供了動機。紙張由宦官發明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宦官地位的提升,蔡倫是繼鄭眾之後,第二位封侯的東漢宦官,這也就註定了東漢是宦官當權的畸形政權。


面對這樣的王朝背景之下,對於宦官的大肆加封、寵幸,打破了宦官群體在政權中的生態鏈,原本平靜的宦官生態面臨著劇變。在鄭眾、蔡倫之前,正史記載中極少有以宦官名字單獨出現的專門記載,而在此二人之後,宦官名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孫程、曹騰、單超、侯覽、曹節、呂強、張讓……)。


所以說,紙的發明者是宦官也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當然,這也與蔡倫的聰明和反覆試驗分不開的。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史慈子義 的精彩文章:

甘英止步,一次中國與西方交流的相會就此失去

TAG:太史慈子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