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郎神楊戩那麼厲害,為什麼大郎不見了?

二郎神楊戩那麼厲害,為什麼大郎不見了?

作者:賀蘭雪

天上的神仙誰最能打?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那位手持三尖兩刃刀的二郎神楊戩。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也將楊戩設定為天庭戰鬥力第一的戰神。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家管楊戩叫二郎神?大郎哪去了?

最早的「二郎」神是在唐初出現的「獨健二郎」。獨健二郎是佛教密宗中,毗沙門天王的次子獨健(哪吒為毗沙門的第三子,至於大郎,按密宗的記載,是最勝太子,也是佛教的守護神與戰神,據稱四面八臂,但對其知道的不多,一般人記住的那個大郎都是喝葯的那個)。

二郎神楊戩那麼厲害,為什麼大郎不見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祭祀李二郎的二郎廟

由於李世民在隨父起兵時,曾有自稱毗沙門天王的神降於府前,表示願意襄助李世民起兵,因此在太宗即位後,毗沙門天王信仰在全國範圍內被推廣開來。作為天王的次子,獨健自然也在祀位之列。不過,獨健可並非是一個毫無作為的「神二代」。根據傳說,在大唐安西都護府受到西域聯軍進攻時,獨健曾身披金甲,冠珠帽, 執弓矢降世,喝退西域五國,因此名噪一時。唐代在很多地方甚至單獨設立了獨健二郎的寺廟。

代表佛教的獨健二郎出現之後,道教也不甘示弱。其中,四川的道教門徒便將滅蛟龍,除水患的趙昱改造為道教神祇。據道家文獻記載,「趙昱字仲明, 與兄冕俱隱青城山, 從事道士李珏」,隋末時趙昱拜嘉州太守,由於犍為潭中有蛟龍作祟,趙昱為保百姓平安,不顧個人安危入水斗蛟,最終勝利而歸。因其排行老二,故而稱為「趙二郎」。相比於獨健二郎退西域聯軍,趙昱的殺蛟事迹對深受水害的川蜀百姓更有吸引力,因此雖然趙二郎的崇拜基本局限於川蜀,但他在民眾中更有基礎。但是,從獨健與趙昱的勇武事迹來看,二者在形象上是有著明顯地共通性。

趙二郎在川蜀地區廣泛流傳不久,名氣更大的李二郎便蓋過了其風頭,成為了川蜀地區盛行的「灌口二郎神」。李冰其人不用多說,先秦時期李冰在蜀地修建都江堰,造福一方。所謂的李二郎,則指的是李冰的次子二郎。

傳說李二郎智勇雙全,不僅擒殺蛟龍,還協助父親李冰修建都江堰。在正史典籍中,並無李冰次子的記載,結合李二郎信仰在唐末五代時期才流傳開來,可以看出李二郎的形象是在前述兩個二郎的基礎上,吸收李冰的傳說構造而來的。同時,李二郎最初形象為「二郎…… 年正英韶, 猶喜馳獵之事」, 「其像俊雅, 侍從者擎鷹牽犬」,英武的形象與前述的兩位二郎如出一轍。至於為何會出現二郎的名號,可能是因為李冰曾有二郎的昵稱,或者是因為「兒郎」之類的讚譽之語,之後不斷演化為「二郎」。

二郎神楊戩那麼厲害,為什麼大郎不見了?

▲《搜山圖》(局部)里的手持寶劍的二郎神形象

至於為何楊戩會出現在二郎神的序列中。一說是因為在宋代時,曾有宦官楊戩變蛤蟆和宦官楊戩到清源妙道二郎神廟查案的記載,後來被明清小說家將會變身的楊戩與二郎神結合起來,經過通俗文學的不斷敘述,楊戩就成為了正牌的「二郎神」。

另一種說法則是,在南北朝時川蜀地區曾出現羌氐人將領楊難當。楊難當, 氐人, 早在東漢末年, 其祖先楊騰已為部落大帥, 移居仇池(今甘肅武都境內), 至其父楊盛兄楊玄時, 氐人之勢日增, 北擴地至秦州之上(今甘肅天水), 在晉、宋兩朝父兄二人皆賜封至王。自難當立為王后, 其勢更張, 縱橫捭闔, 先事宋, 後附北魏;更野心勃勃, 不以魏太武帝所封的南秦王為足, 自稱大秦王, 「置百官具擬天朝」 ;又喜戰伐, 曾東伐梁州之漢中(即今陝西漢中), 南攻益州之涪城(今四川綿陽)和巴西(今四川閬中), 雖一再被宋人擊敗, 仍能退保其疆土。他算得上是氐族人中的頭號英雄(在他以前的楊騰、楊盛, 以後的楊大眼, 皆不能與之相比), 要立氐人的族神, 數典當首推這位楊家的二郎。

二郎神楊戩那麼厲害,為什麼大郎不見了?

▲額中畫眼也是古代氐人的習俗之一

到了明清時期,楊難當的形象逐漸與川蜀地區其他的二郎神結合,最終出現了二郎神楊戩這一形象。身邊常伴哮天犬,以及祭祀沿用非漢族祀禮的宰羊傳統可以看出,後世的二郎神多少也有些少數民族「獵神」的影子。到了宋代時期,趙二郎,李二郎,獨健二郎,(很小規模傳播的)楊難當(二郎),都在川蜀地區及其周邊獨立傳播開來。直到元明清時期,這些紛亂複雜的二郎傳說就成為了當時小說家,劇作家的靈感來源。在元代時,就出現了《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諸多關於二郎神的話本,但其中的主角都是趙昱。直到後來,《西遊記》,《封神演義》的出現,才將二郎神楊戩的形象固定下來。

最後,要說一下二郎神楊戩為什麼將三尖兩刃刀作為其專屬武器。其實從武器,我們也可以窺到其形象產生的複雜性,在宋及以前的記載中,諸多二郎神的形象多為披金甲,執勁弓(或寶劍),伴猛犬。

到了明清時期,無論是趙二郎還是文學中的楊二郎,都變成了手執三尖兩刃刀。其來源很明顯是在宋代棹刀基礎上加工而來的。同時,在宋人所畫的《免胄圖》中,作家將棹刀經過藝術加工畫在唐軍手上,增加漢家士兵的威武之氣。作為以英武出名的「二郎神」,手中持三尖兩刃刀確實要比寶劍和弓矢要霸氣不少。

總之,「二郎」並不能代表兄弟排行,而是一系列歷史話語被反覆敘述和演化的結果。所以不管有沒有大郎,楊戩都得是二郎神,而且是漢家的戰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最著名的10大飯局
鄱陽湖老爺廟之迷:100餘艘船,為何突然神秘消失?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