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到了冬至日,一陽來複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到了冬至日,一陽來複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

(冬至日是一陽來複的日子)

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我國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漢書》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

後來實施夏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為「亞歲」。從漢代以來,冬至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甚至可以說,冬至是最早的「小長假」,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此外,在我國的農曆紀年中,閏月的設置也是以冬至為標準的,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即十一月),冬月建子,為周正農曆的第一個月。以冬至所在的這個月份為標準,才能確定第二年的農業生產活動。由此,冬至日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民間有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如何臻達幸福人生,是道教對其他宗教的超越
懂易學、會術數,難道只用來算命?道長們可不這麼看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