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時悟空,一生悟空

一時悟空,一生悟空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除了2016農曆猴年被觀眾呼喚上春晚,六小齡童已經很少以如此大的聲勢進入公眾視野了。

不過,和上次的全民追捧相反,如今的「美猴王」卻是因為「六學」的出圈,以及霸屏吳承恩故居招來鋪天蓋地的吐槽。

一方面,近期你在網上每個角落,都可以發現這樣的句子:

經聞XX,我就想起了XX,明年年初,中美合拍的西遊記即將正式開機,我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我會用美猴王藝術形象努力創造一個正能量的形象,文體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希望大家多多關照。

另一方面,網友質疑吳承恩紀念館處處擺滿了六小齡童的畫像、雕像。就連吳承恩的個人形象,都被六小齡童飾演過的影視角色取代。

對於「六學」的發揚光大,六小齡童倒是樂見其成。發微博表示「大家好像最近都喜歡在發微博時模仿我的口吻,天氣冷了,請大家注意保暖」。

而對於「霸屏吳承恩故居」,吳承恩故居紀念館和六小齡童本人很快做出回應,稱「六小齡童個人照片掛滿吳承恩故居」一事並不屬實。掛滿照片的不是紀念館,而是隔壁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

為了與此次爭議劃清界線,六小齡童指出館中物品均為個人捐贈。「從未參與展陳設計,也未領取過任何報酬」,一句「我還需要炒作嗎」,亮出了猴王式的驕傲。

其實,群眾的眼睛始終是雪亮的。這些年,六小齡童藉助孫悟空一角代言的廣告,涵蓋西遊題材手游、皮鞋、車服等領域,珍藏版模型還賣出了上萬元的天價。

以其名義出版的西遊題材著作為數眾多,或是歪解版西遊讀物,或是自吹自擂的自傳,而由他主編的《西遊記》更是引起了諸多讀者的不滿。封面一個大大的照片,正是六小齡童本人。雖然大家不至於誤會六小齡童是《西遊記》的作者,但這麼做未免霸道。

去年,86央視版《西遊記》導演楊潔去世,「西霸」六小齡童當然不會缺席。他發了一條悼念視頻,而最讓網友憤怒的是:整個悼念視頻,一大半時間是六小齡童為自己的新片宣傳。

這些年,伴隨著對經典文化的重溫,普通觀眾對於86版《西遊記》的追捧,在農曆猴年時一度到達頂峰。而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作,當年央視版《西遊記》的誕生,本就有導演楊潔、央視體系等因素共同促成,六小齡童作為演員之一,也不該一人貪功而承受過多讚譽。

不過我們倒也無需太苛,六小齡童不過是入戲太深的一分子。演員患上這樣癥候的,不在少數。

靳東因為老演精英男,所以漸漸覺得自己就是文化人了;馬思純因為要演張愛玲的作品,所以很快覺得自己就是傷懷女了;六小齡童因為演過孫悟空,所以永遠覺得別的大聖都是假猴子。

一時悟空,一生悟空。

一時悟空

對於86版《西遊記》的誕生,導演楊潔在《敢問路在何方》一書中這樣回憶:

她找「南猴王」六齡童選孫悟空的角色時,是想在學員中選一個小猴子。但是,儘管楊潔再三要求去見學員,「老爺子」六齡童卻找各種借口敷衍,原來,他內心早就內定了人選。

書中這樣描述當時的尬尷情況:

但第二天,老爺子又把我接到他家,仍然沒有去紹劇團的意思。

我提了幾次,說今天已經29日,再不去團里,會不會放假了就找不到人了?他還是說:「不會,來得及,來得及!」我提出想看看報紙里介紹的那個青年演員,他也「顧左右而言他」,把話岔開去,只是一再介紹我面前的這個「兒子」。

這真是「舉賢不避親」!但就算他的兒子不錯,也不能強塞給我呀!也許還有比他更合適的呢?但是面對他的一再提及,我也不能不理睬,我開始打量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叫章金萊,很文靜秀氣,像個書生,現在是杭州浙江崑劇團演員。

就這樣,在其父的大力推薦下,六小齡童最終得到了美猴王的角色。至於其他學員,他們根本不知道曾經有一個平等競爭飾演孫悟空的機會,不然今天我們記憶中的孫悟空的扮演者,也許就不是六小齡童了。

章金萊剛剛到劇組的時候,還是個嬌生慣養的小年輕。他的父親六齡童跟隨劇組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給他打洗澡水、洗衣服、照顧生活起居。楊潔導演看不下去,跟六齡童「約法三章」,保證了後來六小齡童的獨立生活。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楊潔對六小齡童都有知遇之恩。然而,新加坡商演事件卻成為她一生的隱痛。當年《西遊記》熱播後,整個劇組被邀請組團商演,當時新加坡方面指定的是導演帶隊。

楊導因為想著今後還會有許多表演,所以就讓「唐僧」師徒四人跟別的一人一同排練新節目。正當大家為了新節目抓緊排練之時,誰知師徒四人卻都請了病假。楊導本覺得沒什麼,後來才知道,他們繞過了楊導去新加坡走穴表演了。楊導對此事嚴重批評了師徒四人,也為之後的矛盾埋下了導火索。

就在師徒四人被批評之後,轉身便向原央視台長告了楊導的狀。由於之前楊導因為《西遊記》的拍攝問題曾屢次出言頂撞過領導,心存不滿的領導二話不說當即就把整個劇組解散了,僅保留了師徒四人的「表演組」,楊導演從此被踢齣劇組。章金萊還威脅別的劇組人員「誰要敢去楊潔家裡就不帶誰去新加坡」。試圖把楊導孤立、架空。

對這件事,楊導一直諱莫如深:「我都希望它少播幾次,年年播視覺疲勞,我都煩了。而且這個戲拍完了之後,師徒四人出現了一些事情,讓我很不舒服,所以我十年不看《西遊記》,不說了,不想說了。」

取經歸來

六小齡童和他塑造的孫悟空從未過時,但時代本身卻會過去。

進入新世紀後,社會在繼續保持對六小齡童版《西遊記》高度認可的同時,對其他以《西遊記》為名卻與小說本身關係不大的影視作品,也並未加以排斥。

六小齡童坐不住了,「我感覺必須主動出擊」。他發下宏願,要進入校園,做1000 場講座,對抗惡搞作品對年輕人價值體系的侵蝕。正是這一決定,讓孫悟空從神話跳入現實,繼續「斬妖除魔」。

但只要大家對比一下每個高校的演講,就會發現每次演講基本都一字不差。而演講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簽售《西遊記》,該書的封面正是章金萊自己飾演的孫悟空形象。

這些年來,章金萊到各地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簽售賣書,儼然成了有史以來最勤快的演員。畢竟,取得經書之後,還要傳送到每個人的手裡才算功德圓滿嘛。

以下為章金萊的一段發言,大家可自行感受:

「登機的時候有個安檢人員把我攔了下來,看了我的身份證說:您這身份證是假的吧 我說,是真的。「你不是叫吳承恩嗎?」人妖不分黑白顛倒!我反手拿出三個身份證,中國我是唯一一個有三個身份證的人!不是特權,是工作需要。」

六小齡童、章金萊、吳承恩,分別是他的三個身份證。看似自由無比,實則恰好是鎖住他的三個緊箍咒。本名章金萊的演員,以藝名六小齡童,飾演了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而為了和這個角色水乳交融,他先是變成了六小齡童的「元神」,最後甚至要霸佔吳承恩的「肉身」。

在不計其數的演講強化中,他既是孫悟空最出色的扮演者,也是天底下最了解吳承恩的人:

「我這版《西遊記》一集都沒有看過的請舉手,沒有一個人舉手,什麼叫國際影星啊?正說到這時,有位髭毛乍鬼的小朋友上來問我:六小爺爺,孫悟空有幾個妖怪女朋友啊。我回答:我演吳承恩從他28歲演到82歲去世,我太了解他了。說完我把小朋友扛在肩上,走了兩圈,說:小朋友,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你這樣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

你這樣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這也是「六學」的一句名言。

一生悟空

在《西遊記》真假美猴王一回,由六耳獼猴變成的孫悟空,十分乖戾。唐僧訓誡了幾句,就三屍暴跳,一棍子敲暈了師父。

圍觀章金萊在網路世界的言行,他和孫悟空越走越遠,與六耳獼猴越來越近。在網友僅僅是質疑的情況下,掛出對方的評論,讓粉絲對其窮追猛打。網路暴力在章老師這裡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猴子猴孫們,給俺大聖滅了這個瞎比比的妖精!」

他對惡搞的批評已經廣為人知,他自己形容,說多了「就跟祥林嫂似的」。有網友就說,猴哥啊,你這樣不停地說,不如自己拍一部好電影出來,事實勝於雄辯嘛。

於是,從2000年就宣布開拍的《敢問路在何方》,籌備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西遊記》里取經的14年,也快逼近真實玄奘的19年。按照這種拍法,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向天再借500年才能等到上映。

宣傳不用替身,卻被發現老版西遊記孫悟空破石而出的畫面,是由替身完成;鼓吹猴王再世,卻被發現給自己敬禮的猴子身系鐵鏈,乃是受過訓練的表演猴;批評西遊文化被侮辱,卻代言了不計其數的劣質西遊網遊。

好好的一副牌,卻被六小齡童打得稀爛。《淺井織田恩怨始末記》中有一段對織田信長的評價,硬糖君認為放在六小齡童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自金崎開始,信長就不斷倒霉,還是大霉。究其原因,都是他自找的。凡是都要講緣分,講相性,信長雖然厲害,但是也有不擅長的東西,亂碰不懂的東西,就算倒大霉也活該。

自演完西遊以後,章金萊就不肯齣戲,牌打爛是自找的。在80年代那一場場偶像塑造的洪流中,六小齡童只是一個參與者,他跟千千萬萬接受者一樣,被時代捆綁著隨波逐流。兒時的偶像神話消退之後,顯現出來的是蒼白時代的秩序與無奈。

經過國家機器反覆的過度闡釋,六小齡童開始迷醉在美猴王的幻境中。他的榮光和驕傲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孫悟空」。久而久之,「猴氣」掩蓋了人氣,他被人們娛樂的同時,逐漸忘卻了自己還是一個公民,一個演員,一個叫章金萊的人。

他錯覺自己已經「佔山為王」,可以揮動著如意金箍棒,頂著「美猴王」的光環振臂一呼,就能從者雲集。但是,他卻忘了,孫悟空頭上還戴著「緊箍咒」。這個「緊箍咒」就是民意。

寫這篇文章,硬糖君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硬糖 的精彩文章:

《海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勝利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