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廣東苦力團:幫助英軍攻打北京的中國民夫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廣東苦力團:幫助英軍攻打北京的中國民夫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今天薩沙看太平天國的書,又看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廣東苦力團。這群數量高達3000的中國人,為英軍攻打北京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聽薩沙說一說吧。

早在1857年,也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人就開始從香港和廣東招募軍隊的民夫。

英軍高達1.8萬人,需要大量的民夫承擔後勤供應任務。而英軍人手短缺,連作戰部隊中有大量印度兵。顯然,從英國後方甚至印度招募大量民夫,是不現實的。

於是,英軍只能在中國招募。

可是,開始應徵者卻不多。

當年謠傳英國人是騙子,他們打著招募民夫的旗號,實際是招募敢死隊。

打仗的時候,會讓中國民夫先去衝鋒送死,英軍跟在他們後面。如果中國民夫撤退,英軍就會對他們開槍。

而英軍開出每個月4.5美元的高薪,似乎也符合這種陰謀論。

區區苦力,怎麼可能給這麼高的月薪!

見沒什麼人應招,無奈的英軍只得將月薪提高一倍,也就9美元。

重賞之下,就完全不同了。

根據英軍的公告,戰爭至少持續1年以上,那豈不是可以得到一二百美元?這可是一大筆錢。

於是,香港和廣東的大約3000男性青壯年,成為了民夫。英國人將他們取名為廣東軍需軍團,也叫作廣東苦力團。

然而,英軍對這批苦力並不滿意。

這些人多是社會底層的底層,赤貧家庭的男主人、遊手好閒者、打零工者、流氓、地痞、小偷、職業騙子、大煙鬼等等。

可惜,英軍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最終還是僱傭了他們。

英軍畏懼他們拿到錢以後就逃走,規定必須等到戰爭結束才會全額付款,之前只會給部分生活費,包吃包住。

這些人被分為若干組,在英國或印度軍官的率領下,為英國遠征軍擔任後勤支援。

部分略懂英語的華人,最高更可獲晉陞為士官階級的中士。

這些苦力的頭上都戴著一頂斗笠,斗笠上寫著三個字母:C C C,廣東苦力團的英文縮寫。

搞笑的是,這群人跟隨英軍出發後,香港和廣州的社會治安立即有很大好轉。

香港人甚至說:感謝英軍帶走了這些傢伙!為我們做了大好事!

對廣東苦力團,英軍其實並不抱什麼希望,甚至懷疑他們會隨時捲走軍需品跑路。

實戰中,英軍卻驚訝的發現這群所謂的人渣,真的很賣力。

只要給予足夠的食物和鴉片,這群苦力毫不吝嗇力氣。

在火線上,他們很敬業的搬運受傷的英軍和清軍戰俘。

在修建英軍需要的各種工事時,他們很少偷懶,總是按時完成。

掩埋雙方戰死士兵的屍體時,他們不怕惡臭、污穢。

甚至在英軍渡河時,這些中國苦力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用肩膀抬起梯子,讓這些洋兵一個個通過。

很多洋兵相當感激這些苦力,認為他們是戰爭勝利的必要因素。

但讓洋兵們迷惑不解的是,這些苦力們對於自己的祖國似乎沒什麼感情。

激烈戰鬥中,不時有洋兵和清軍士兵倒下。苦力們在二線冷淡的看著,對雙方死活並不關注。

尤其是一些戰鬥中,清軍被洋人炮火殺的落花流水,傷亡慘重。目睹這個場面,苦力們甚至為洋人精準的大炮喝彩。

英軍軍官很奇怪,私下和一個粗通英語的苦力交流這個問題。

苦力很直白的說:我們就是為了錢,誰給錢就為誰干。我住在廣州,本來做點小生意。因被人誣告,又被衙役和官員敲詐,最終破產。我失業了,無法生活。我要吃飯,只能跟著你們干。為什麼清軍被打死,我無動於衷?請問,我為什麼要激動?這些清軍士兵、清政府的衙役,就是狼狽為奸,兇惡敲詐勒索我的人。我怎麼可能去幫他們?

道理就是這樣。

中國苦力被滿清政府教育為:不要關心國家大事;你們是草民,沒有任何權利,也最好不要思考;國家是皇帝個人的;你們是什麼東西?只是皇帝賞口飯吃的草芥而已。

既然都是草芥了,誰會拿著賣麵粉得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呢?

江山既然是皇帝的,自然由皇帝去操心。

對於國家,苦力們毫無感覺,也不願意保護皇帝的江山,他們只是為了錢和生活。

如果清政府願意給更高的工資,他們就會反而對付洋人。

可惜,清政府第一不會給這麼多錢,第二即便給這麼多錢還要經過層層貪污,到他們手上的就不會有多少了。

相比起來,洋人更講規矩,也受誠信。洋人說給多少就給多少,一分不少;說不讓他們去打仗衝鋒,洋人就嚴守諾言。

這種想法,並不僅僅是在廣東苦力團的心中。

華北的中國人,也是一樣。

英國隨軍翻譯斯溫霍寫過一本叫做《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的書。

書裡面寫到1860年,英法聯軍趕到渤海灣登陸,當地中國村民迅速逃走了。

沒多久,中國村民又回來了。因為,有英軍帶著翻譯和現錢,來村裡購買食物。

洋人們給的價格很高,遠遠高於市場價。於是,村民們不但在村中出售食物,還主動送到軍營中。

送食物的村民太多,洋人被迫在軍營附近開拓了一個集市,便於大家的交易。

這本書還說:周邊村民都非常願意賣東西給洋人。相比殘暴、搶劫的清兵,洋鬼子實在文明太多。村民聞風而動,牛啊、羊啊,送到哪裡去……聯軍翻譯負責與村民砍價、屠夫負責估算肉產量。一頭綿羊12先令6便士、一頭山羊5先令。當然,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集市每天都存在,而且參與的村民的越來越多。

要知道,當時英法聯軍已經開始遭遇嚴重的食物問題。

實際上,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以後主動退兵,也是因為後勤補給不能維持。如果中國老百姓堅壁清野,甚至進行人民戰爭,戰果就完全不同。

最後,書里提到一個段子,是否真實已經不重要。這個段子,表明了當時很多中國老百姓的觀點,就是:洋兵和清軍沒什麼區別,都不是什麼好人,談不上誰更壞!

在八里橋戰役後,皇帝逃出北京,官員們也紛紛逃走。

北京的商人們無奈,只好主動和洋人接洽,試圖避免燒殺搶掠平民。

北京同仁堂的老闆趕著500頭羊、50頭牛和無數糖果,送到軍營去慰問英法聯軍。

聯軍拒絕接受,堅持要出錢購買「大英帝國不缺錢,不會敲詐普通商人」。

同仁堂老闆不敢收錢,最後只好把牛羊帶回北京。

走到半路,這批牛羊被一群潰敗的清兵全搶走了。

老闆爭辯了幾句,頭上就狠狠的挨了幾鞭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 的精彩文章:

劉表兒子劉琦是不是諸葛亮害死的?三國中命運可悲的落魄世子
如果穿越回抗戰中的民國:你要怎樣才能考上戰鬥機飛行員?

TAG:薩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