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門-雁翅樓展廳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為期三個月,於2019年1月6日開幕,正值陰曆戊戌年臘月初一,也是傳統上一系列慶賀新年活動開始的日子。閉幕日期選在2019年4月7日,陰曆己亥年三月初三,即游春踏青的「上巳節」。據悉,這一大展將展刷新兩項故宮博物院展覽歷史紀錄,一是單一展覽動用文物數量最多,二是展陳面積將區域最大。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春節寄託著人民群眾「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在春節假期規劃中給「博物館」留有一席之地,「博物館裡過大年」已從一個響亮的口號,成為博物館界的一種常態。故宮博物院特舉辦己亥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以破紀錄的近千件文物展示數量,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的展覽創新形式,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故宮博物院

從臘月初一展至三月初三

此次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文物展覽位於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並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瀋陽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天壇公園管理處等單位的支持。

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都成為春節文化的展場,在宮殿門口會懸掛著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在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丹陛上下樹立著高大的天燈、萬壽燈,總共使用仿製品超過1000件。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乾清宮已經貼了門神

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祈福迎祥」單元展示的是過年不可或缺的節物。如福字、春聯、春條、門神等不論宮廷還是民間都要使用。而像歲朝圖、天燈、萬壽燈、宮燈之類的器物則富於宮廷特色。諸多的節物表達了人們祛除邪祟、祈求福祉的美好願望。在這一單元,觀眾朋友們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

「祭祖行孝」單元中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神主難得一見。眾多材質優良、工藝精美的齋戒牌也將展出。「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后妃分別宴飲的場景。展覽以復原陳列的方式,呈現了宗親宴上的金龍大宴桌與宗親宴桌。宴桌擺放參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檔的記載,動用文物超過100件,十分壯觀。

「勤政親賢」單元重點還原了明窗開筆的場景,將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在展廳搭建了出來。《國家寶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甌永固杯原件就放置於此處。明窗開筆是皇帝新年舉行的第一次書寫儀式。皇帝用萬年青筆書寫吉語箋,為天下蒼生祈福許願。吉語箋寫畢,封存於黃匣中,任何人不能開啟。直到今天,人們才有幸看到它們的真容。此外,在這一單元,觀眾還可以看到古代最高規格的皇家交響樂團——中和韶樂。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乾清宮的門神

「遊藝行樂」單元展示了過年期間的娛樂活動。春節是中國人的團圓節,也是中國人的狂歡節。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會趁此佳節放鬆娛樂。展櫃中的《冰嬉圖》描繪了臘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場景。八旗健兒在冰面表演各種「花樣滑冰」和雜技,如倒立、舞刀、疊羅漢、舞中幡等,看戲也是過年時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展品中有8件精美的戲衣,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戲曲服裝資料。配合戲台、樂器、劇本、戲畫等,令人不難想見當年看戲時熱鬧喜慶的場面。

前五個單元是文物展覽。第六單元「歡天喜地」則指開放區域內按照清宮舊俗復原的年節裝飾。春節期間的紫禁城,道道宮門張貼著年畫和春聯,長長廊廡懸掛著各色宮燈,乾清宮、皇極殿丹陛上下樹立著萬壽燈和天燈……觀眾只要走進紫禁城,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獲得沉浸式的體驗。

首次復原「天燈」、「萬壽燈」

本次展覽不但是文物展,也是文化展。展覽力圖將相關文物還原到歷史本來的場景中去。例如,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後後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節儉的皇帝取消以來,它們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將近200年。相關文物也早已分散各處,漸漸不為人所知。今天,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以及燈桿原件;並成功將它們復原出來,重新樹立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台基上下,讓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又重新出現在今天。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正在布置的宮燈

展覽採用了豐富的展陳手段,讓文物鮮活起來。首先,改變了展品「排隊」的擺放方式,讓文物呈現更加立體:如書畫和器物對照擺放,較多地使用復原陳列等。其次,採用了多種技術手段,豐富了觀眾的感官體驗:如動畫、視頻、音樂、投影、熏香、紅外感應等。第三,增加了互動環節,讓觀眾真正參與進來:在西雁翅樓有蓋印章等活動;在東雁翅樓有根據《乾隆帝歲朝行樂圖》搭建出來的布景,觀眾可以走進去照相;在乾清宮東廡還有內容更加豐富的第二互動區。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正在修復的宮燈

創兩項故宮展覽歷史之最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刷新了兩項故宮博物院展覽歷史紀錄,可稱為建院以來提用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

一是單一展覽動用文物數量最多。按照慣例,一般展覽使用文物數量在100件左右,年度大展則有可能達到300件以上。而歷史上,故宮博物院單一展覽提供文物最多的一次,還要追溯到1935年的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那次故宮博物院有735件文物出展。而本次展覽不但在正式展出文物的數量上已經超過了1935年,加上複製涉及的文物更為可觀。這樣大規模的展覽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御筆福字

二是展場區域最大。通常,故宮博物院內的展覽都局限在齋宮、永壽宮、延禧宮等處,而午門與東西雁翅樓是其中最大的展廳。本次展覽除了午門展廳以外,還將紫禁城整個開放區域打造成春節文化的展場。春節元素隨處可見,而且均來自於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和檔案文獻,於史有據,最大限度地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的場景。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

「過大年」文化創意研發近百種

舉辦展覽同時,故宮博物院還以2019年己亥春節為起點,以節慶為主題,研發綜合文化創意項目。目前,與「過大年」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共研發近百種,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賞梅迎春系列、喜福連綿系列及金甌永固系列等。品類涉及賀歲禮盒、紙品書籤、帽飾絲巾、茶器水具、靠墊掛飾、香氛香蠟、手機配飾等。從「生活美學」的概念提取故宮經典年節文化元素,以簡約、重組、解構等設計語言重新設計,突出故宮豐富的年節文化及藝術價值的高度和美感,並注入情感內涵,使文化創意產品成為帶有溫度、傳遞故宮展覽風貌的媒介。春節主題系列文化產品,是本年度啟動的「故宮中國節」主題性綜合文化創意項目的起點。未來,故宮博物院將以各種傳統節慶為主題,研發更多的文化項目。

故宮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示門神、萬壽燈等近千件文物

此前刷屏的故宮口紅

「中華老字號 故宮過大年」展

為了讓觀眾在參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同時,享受優質服務,留下美好回憶,春節期間還將有以展示全國各地老字號產品為主題的「中華老字號 故宮過大年」展,在故宮博物院慈寧宮花園、慈寧門外廣場舉辦。此次活動由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政府支持,故宮博物院、山東省商務廳主辦,展期為2019年1月28日(農曆小年)至2019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八)。屆時,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吉林、山西共10個省(市)的145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參展,展示傳統小吃、特色美食、保健食品、絲織服飾、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飾玉器、文化創意類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等10餘內容,相信會給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觀展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英偉達RTX TITAN顯卡曝光:已在接受測試
一加6T邁凱倫定製版發布 10GB運存售價4599元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