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庄毓聰大寫意花鳥畫作品《 留得枯荷聽雨聲》



【名稱】: 留得枯荷聽雨聲

【尺寸】: 144 x 366cm

【創作】: 2015年11月

【形制】: 紙本水墨設色 (紅星宣紙)

【鈐印】: 庄毓聰、半山樓主、大自在、入法而越,由來不可期,無墨不生,大象無形,大麴若直

【款識】: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八聲甘州》)

清風卷地收殘暑,素月流天掃積陰。 (宋·《蘇軾答仲屯田次韻》)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風卷珠簾自上鉤。蕭蕭亂葉報新秋。 (宋·蘇軾 《浣溪沙》)




《留得枯荷聽雨聲》賞析文 / 邢之

近日的北京,天氣逐漸進入深秋,仰頭望天,雨意已濃,一片迷濛。淅淅瀝瀝的秋雨,點點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錯落有致的聲響,該是一種怎樣的聲韻?枯荷無疑是一種殘敗衰颯的形象,偶爾的枯荷之「留」,贏得的卻是畫家的「聽」,而畫家所「聽」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有誰能解其中個味?

「荷」是庄毓聰先生大寫意花鳥畫中常常出現的意象,尤其是深秋荷塘之景,更是獨步當代畫壇,此件《留得枯荷聽雨聲》是近年庄先生創作枯荷題材中難得的精品巨作。「可貴者膽」在丈二尺幅紙上落墨揮灑足見庄先生過人筆墨功夫和膽識,所表現的深秋荷塘意境蕭疏、悠遠,枯殘荷葉里里藏駐著一種不折的神韻,以鷺喻人,悵然信步,折返出一種淡定不驚的氣場,讀之人不禁神往!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作品局部

晉人王獻之有言「秋冬之際,猶難為懷」,《楚辭》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啟中國文人的「悲秋」情結,兩千五百年綿延不熄,秋之蕭瑟成了歷代文藝作品反覆表現乃至極致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時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基因,作為根植於中國傳統思想哲學的中國畫,也處處體現著這種文人的情思和寄託,庄毓聰先生作為中國文人大寫意花鳥畫文脈和寫意精神的當代持有者,所反映出的正大、雄渾、圓融的人生氣象與襟懷正契合了中國文化精神深層的氣質與核心,也可以說他更接近於或本身骨子裡所神往的正是一個中國文人所應該具備的氣格。蓋緣於此,庄毓聰先生也當之無愧是當代薪傳文人畫道統的代表人物之一。

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促進了中國畫抒情寫意體系的形成,並且為「文人畫」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何謂文人畫?近代文人、畫家陳師曾在其文《文人畫之價值》中第一次對文人畫的概念進行系統闡述: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且畫法與書法相通,能書者大抵能畫,故古今書畫兼長者,多畫中筆法與書無以異也。」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作品局部

在庄毓聰的大寫意花鳥畫中,強調以書如畫,書寫的意識,書寫的筆墨,書寫的形式美和節奏感,幾乎可以說是作品的靈魂和生命線,用線的虛實、剛柔、疏密、濃淡、粗細、曲直的變化,透露出強烈的書寫意味,同時也透出紮實的傳統筆墨和書法藝術的功底。他經常對學生講「我的作品,遠看是一幅畫,近看筆筆都是書法」。正是這種對書畫同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庄毓聰的作品在整體的形式美感上,站得住、有分量、有力度,顯示出一種大寫意的大家風範。同時庄毓聰先生對書畫同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正是庄先生能夠引領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壇的原因所在!

此件作品中庄先生以篆籀之法作荷桿,裹鋒運筆,含蓄厚重,雄渾大氣,最後又以草法洋洋洒洒節錄古詩詞四首即呼應了畫面所反映的意境也過人的書法根基,兩篇題跋和全篇構圖相得益彰珠聯璧合,很好的詮釋了庄先生以書如畫的美學訴求。

著名評論家賈德江總結庄毓聰先生的藝術成就提到「庄毓聰是當代畫壇大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是繼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之後又一個戛戛獨造、極具才情的人物。他的大寫意花鳥畫迥異於同代花鳥畫家,既不一味求古,蹈入傳統文人畫的窠臼,也不一味求新,流於不倫不類的似是而非,而是亦古亦新,氣韻生動,解衣盤礴,大氣風神,充滿活躍的生命力和精神氣象。庄毓聰勇敢的擔起了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歷史使命。」以此件丈二大寫意花鳥畫作品《留得枯荷聽雨聲》關照之,言不虛也!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作品參加「大寫至道·庄毓聰大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



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賞析: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寒夜更有未眠鷗180x96cm 紙本 2015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秋池瑟瑟180x96cm 紙本 2013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煙霞散落清濯處 136x68cm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幾片荷葉衣無盡,數桿蓮蓬食有餘2018年 120 x 240cm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深秋野鷺眠 136x68cm 2015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2011年 秋溏偶趣 90 x 360cm_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南唐舊夢 68x68cm 2016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聽荷 90x60cm 2016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荷塘四景 180x24cmx4 2016年



留得殘荷聽雨聲——庄毓聰枯荷意象作品的精神內涵

庄毓聰簡介

福建惠安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大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先後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現為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大寫意花鳥畫高研班導師、中國畫院書畫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理事、中國美術研究院研究員、福建省文史館館員、中國國畫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民盟書畫學會副會長、集美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福州大學工藝美院客座教授。

曾先後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評委、「紀念黃道周全國中國畫展」評委、「全國中國畫名家小品展」評委、「全國第十一、第十二屆美展福建展區」評委等。

擅長大寫意花鳥畫,藝術上主張以全方位的宏觀思維及現代審美意識表現花鳥世界,立古承今,立中承西,立足民族精神、東方意蘊,注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融匯,強調筆墨意境和構成意識,作品氣勢雄渾博大、高古奇拔、自成一格。

2016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大寫至道——庄毓聰大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在濟南、蘭州、深圳、合肥以及全國其他主要城市巡迴展覽。庄毓聰的藝術成果和獨特的藝術風貌,在國內外美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