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000年前的埃及就有它:假肢越來越智能化

3000年前的埃及就有它:假肢越來越智能化

他們只想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需求巨大

古往今來,成百上千萬人因為戰爭、疾病、工傷、交通事故及意外傷害而被截肢。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工業、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這一數字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根據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現有肢體殘疾人約8000萬,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6.34%。假肢是指為了滿足截肢患者或是肢體不健全者恢復其作為健全者應有的外形和功能而專門設計和製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代替已失肢體的基本功能,使截肢者恢復或重建一定的生活自理、工作和社交的能力。

前世今生

世界上最早的假肢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古埃及木乃伊上發現的人造腳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假肢」。如今,假肢是康復醫學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包含:機械學、材料學、計算機學、康復醫學、生物力學、聲光技術、解刨學,其理論基礎是工程仿生理論和人-機-環境一體化,20世紀80年代生命科學與微電子學的興起再一次推動了上訴學科的發展。按結構分類,假肢包括骨骼式假肢和殼式假肢。目前假肢發展迅速,能夠幫助殘肢患者完成多種動作,外觀基本真假難辨。但截肢部位與假肢材料的接觸界面設計存在舒適性問題,這也是「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智能化新趨勢

智能假肢是20世紀後10年發展起來的具有高性能的新一代假肢。與普通假肢相比,其主要功能特點是能根據外界條件變化和工作要求,自動調整假肢系統的參數,使其工作可靠,運動自如,具有更好的仿生性。智能假肢往往包含:敏感元件(即各種感測器)、信息處理單元(即微型計算機)、可控制元件等等額外的部件。目前,世界上主要研宄的仿生控制信號有:聲音、肌電信號、腦電信號、神經電信號等。英國布拉福德大學和格林尼治大學設計的的一種仿生假手,和人類一樣有5根手指,每根手指上安裝有6個感測器,人造皮膚下有80個微型感測器,能夠實現普通人類機械手部近80%的動作,可謂以假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典型性工科男 的精彩文章:

別在腰間的文物,沒想到BP機還有人在用
生命最後一道屏障:你不知道的汽車安全氣囊

TAG:非典型性工科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