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今日冬至 冬至吃什麼

今日冬至 冬至吃什麼

冬至時間:2018年12月22日 6:22:38

冬月(大) 十六 星期六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冬至祭祖

dong zhi ji zu

冬至祭祖,這是一個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冬至這個節日緣於上古的「臘祭」,古人特別重視以祭祀活動來娛神祭天,祈求上蒼與神靈的保佑。在民間,冬至祭天祭神從唐宋開始逐漸演為祭祖的活動,叫「祭冬」或「拜冬」。冬至祭祖的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室外祭奠,另一種是室內祭奠。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舉行。人們多選擇在冬至這天給祖墳添土或豎碑,傳說是給祖先整修居所,以緬懷祖先功德。而室內祭奠,則在家祠舉行。冬至日頭天晚上開始,事先在宗祠設香案,擺供品。到晚上十一點鐘左右,由族長或德高望重的長輩主祭,領合族男丁,敬香,上燈,敲磬,鳴炮,按輩分長幼依次拜祭,行三獻禮,讀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壽康寧。

冬至祭祖,不僅在民間,漢傳佛教界也承習了這個傳統。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數》上說:「冬至,則一陽初生,履長之始。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這一天,佛教寺院多舉行祭祖法會,僧眾也要前往祖師塔墓、祖堂祭供歷代祖師,以此緬懷祖師之德。

冬至進補

dong zhi jin bu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

因此,這個季節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要遵循一下原則:多補少瀉;葯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葯食並舉,因勢利導。這有遵循這些用藥原則,才可以真正做到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冬至吃什麼

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專家認為,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正如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1、營養均衡

冬季天氣寒冷,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經常喝粥。

2、少吃生冷多喝粥湯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等。因此,注意選擇適宜的烹調方式也很重要。建議在加工冬季食物時,盡量多採用燉、煮、蒸、燴等烹調方式,這樣更易保存食物營養,有利健康。

3、適量進補

冬季寒冷,日照時間縮短,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注意經常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冬季可供選擇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如夏秋季節豐富,容易出現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不足。因此,可以適當選擇維生素C、維生素D等,補充膳食中的不足。

4、多吃蔬果

冬季乾燥,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因此,應注意蔬菜水果的補充。蔬菜可選擇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土豆、山藥、蓮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筍、娃娃菜等,水果可選擇蘋果、梨、獼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冬至食譜

西葫蘆香菇餃子

食材:

西葫蘆、香菇、醬油、香油、五香粉

製作方法:

1、將西葫蘆洗凈去皮用料理機攪碎,香菇洗凈切丁攪碎備用。

2、鍋內熱油,將西葫蘆和香菇分別炒至七分熟後盛出備用。

3、將兩種食材混合,撒入五香粉、香油和少量醬油攪拌均勻入味。

4、用做好的餃子皮包好,下鍋煮熟即可食用。

小貼士:

不會製作餃子皮,可直接在超市購買。

黑芝麻湯圓

食材:

黑芝麻50g、花生10g、白砂糖、糯米粉

製作方法:

1、黑芝麻和花生比例為五比一。分別將黑芝麻和花生放入微波碗中,用微波中高火分別叮兩分鐘和五分鐘,把芝麻和花生叮熟,也可以干鍋小火將其炒熟。

2、將炒熟的芝麻和花生放涼,按照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白砂糖,用料理機研磨成芝麻糖粉。

3、在芝麻糖粉中加入與芝麻等量的食用油,混合攪拌均勻。

4、取一個平盤,在上面灑上一層薄薄的熟糯米粉,再將芝麻餡搓成小圓球,放在平盤上,放入冰箱冷凍三個小時以上。

5、取適量糯米粉,分次加入溫水,揉成軟硬適中的糯米粉團。再取一小塊糯米粉團,入沸水鍋中煮熟後,和生糯米粉團混合均勻。

6、將粉團分成大小適中的劑子,滾圓壓扁,包入冷凍成型的芝麻餡,收口包好。

7、鍋中加水,水燒開後放入湯圓,待湯圓煮熟浮起即可食用。

小貼士:

1、在芝麻餡中加入少量花生,味道更加濃郁香甜。

2、用溫水和面可以使糯米粉團不易開裂。

3、冷凍前在平盤上灑熟糯米粉,可以起到防粘的作用。糯米粉用微波爐中高火叮一分半左右即成為熟糯米粉。

4、煮熟的湯圓內餡較燙,可浸入涼水中放涼再食用。

南瓜餅

食材:

南瓜、紅豆沙、糯米粉、粘米粉、麵包糠

製作方法:

1、準備好所有食材。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拌勻。把南瓜削皮去籽切成薄片放在碗中備用。

2、蓋上蓋子,把南瓜碗放入微波爐,分次轉8分鐘左右,直至南瓜軟爛。用湯匙把南瓜壓成南瓜泥。趁熱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

3、將南瓜泥倒入糯米和粘米粉盆中。用筷子把南瓜和粉攪拌成雪花狀,如太干可以稍微加入一點清水。

4、用手把麵糊揉成光滑的麵糰,然後搓成長條,分成大小相當的坯子。

5、把坯子放在手中壓扁。放入適量的紅豆沙。把放有紅豆沙的麵糰收口,輕輕地在砧板上按成餅狀。

6、把南瓜餅兩面沾上麵包糠。鍋中倒入適量的植物油,放入南瓜餅,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7、出鍋後的南瓜餅放在廚房餐巾紙上吸走多餘的油即可裝盤食用。

西紅柿炒土豆片

食材:

西紅柿、土豆、鹽、姜、五香粉

製作方法:

1、西紅柿洗凈切塊,土豆洗凈去皮切片、生薑切細絲備用。

2、鍋內熱油煸香薑絲,放入土豆片翻炒至微微透明。

3、放入西紅柿翻炒出汁,撒入少量五香粉和食用鹽翻炒均勻入味即可。

海帶豆腐湯

食材:

海帶、豆腐、食用鹽、五香粉、胡椒粉、香油

製作方法:

1、海帶沖洗乾淨,切好備用,豆腐切成一厘米見方的小塊備用。

2、鍋內加水燒開後放入備好的食材,燉煮15~20分鐘後撒入少量五香粉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3、食用前撒入少量胡椒粉和香油即可。

小貼士:

1、豆腐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種類(嫩豆腐、中豆腐、老豆腐......)

2、海帶也可依個人喜好切絲、切菱形片均可。

文章綜合自 | 天氣網、百度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迎彌陀聖誕,送愛心福罐:日日行善,歲歲增福
以至誠心令士卒將地方人民作自己家人想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