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這種病一旦拖5年致殘率超7成,專家說很多患者都治錯了!

這種病一旦拖5年致殘率超7成,專家說很多患者都治錯了!

凌晨五點,天還未亮,家住廣州番禺區的李女士在手指關節的僵痛中醒來,這種每每在清晨傳來的疼痛已經折磨了她將近半年,之前她以為是普通的關節痛,直到最近才在正規的醫院被診斷出為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該怎麼治?和普通骨關節炎有什麼不同?」和李女士一樣,中國絕大多數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診初期都會提出相同的問題。

我國著名風濕免疫學專家、中山三院風濕科主任古潔若教授在廣東類風濕關節炎病友會成立儀式上表示,近年來類風濕性疾病在中國內地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僅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就已經超過了440萬,可絕大多數患者誤認為是普通關節痛,吃幾片止痛藥後草草了事,延誤治療,最終走向關節變形和殘疾的結局。

39健康網了解到,為讓患者更加清楚認識類風濕關節炎,更多的病人及早得到正確的治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成立廣東省類風濕關節炎病友會後將每年舉辦四次病友會活動,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平台。

類風濕關節炎未經治療的患者5年的致殘率高達75%

關節痛是我國居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很多人會認為是年齡因素導致的骨關節炎,但其實臨床上,越來越多的關節痛患者因類風濕性疾病導致。

古潔若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雖然和骨關節炎一樣都有「炎」字,但卻與骨關節炎的發病原理不是一個概念,骨關節炎是因為關節磨損後,軟骨消失導致關節腔狹窄引起,而類風濕關節炎則是自身免疫系統出現了問題,從而治療方向上完全不同。

據了解,大部分類風濕關節炎軟骨或骨質破壞在發病的3個月就能出現,如果未及時有效治療,第5-10年才開始用藥,往往關節已經發生永久受損、變形,出現各種功能障礙甚至殘廢,有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5年的致殘率高達75%。

診斷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只能作參考

一般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關節不明原因疼痛,尤其小關節,手指或手腕、膝蓋對稱性(左右兩邊都有)、長期持續疼痛,天氣變化時疼痛加劇,關節周圍出現紅腫,同時,在起床時會出現關節僵硬的狀況。

除了依靠癥狀判斷是否患類風濕關節炎外,很多人都知道有「類風濕因子」這個指標。「但大家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只有類風濕因子陽性,才是類風濕,類風濕因子檢查後陰性,便可排除。」古潔若教授解釋說,其實類風濕因子是一種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對於早期的類風關,只有50%~70%類風濕因子陽性。

而且,類風濕因子陽性並非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所獨有,在其他風濕病如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患者中也可出現,甚至某些慢性感染的患者或正常人也有4%出現低滴度的陽性。「所以,臨床上類風濕因子陽性與否並不是診斷的絕對指標,只能幫助醫生作為參考條件。」古潔若提醒道。

治療:傳統風濕治療藥物只能緩解癥狀

「因為全身關節常年腫痛甚至變形,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不少病人又聽說治不好,於是各處打聽各種『秘方』『特效藥』,事實證明,不但花了不少冤枉錢,還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古潔若指出,長年累積的疼痛,讓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病急亂投醫」,輕信一些誇大廣告,自選一些風濕葯,不但治療不規範,還容易發生危險。

特別是有些從港澳地區或者國外選購的所謂「特效藥」,立竿見影但其實成分極有可能含有激素,早期可能止痛效果明顯,但病情卻沒有得到控制,關節依然惡化,此外這類含有激素類的藥物長期服用會導致依賴性,甚至出現胃腸道的損害等問題。

古潔若表示,目前醫學界已經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達成了共識,緩解病情的藥物包括非生物製劑和生物製劑兩大類,前者有甲氨蝶呤等免疫抑製劑,後者這是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還有針對白細胞介素-6的生物製劑等,患者如果在疾病發生早期儘早使用,是有可能阻止疾病進展,達到臨床治癒的。(通訊員:甄曉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減肥健身學院 的精彩文章:

胖子不是罪,只是這3種病容易出現在你身上
蘋果「輕節食」減肥法,讓你3天簡單瘦下來!

TAG:39減肥健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