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初一日,崇禎帝還沉浸在新年的濃厚氣氛當中,清軍卻已渡過黃河對濟南發起了攻擊,只用了半天時間便攻克這座魯中第一重鎮。山東巡按御史宋學朱、山東布政使張秉文等幾十名官員和住在城裡頭的幾個宗室藩王都在城陷後被殺,德王朱由樞被活捉到盛京。城中居民被殺的達到13萬,全城被焚劫一空。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自崇禎即位以來,國力衰微,他就從來沒有過上一天安生的日子。軍事上面更是被動,到處傳來的都是大小城池被農民軍和清軍攻陷的消息。可在此之前大明朝從來沒有失去過一座省城,親藩大批被殺,親王被俘,這更是自開國以來從未聽聞過的事。

當崇禎帝得知這些情況後,大驚失色,他馬上趕到太廟,向列祖列宗彙報國難,並乞求他們的諒解。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痛罵諸臣,下旨逮捕懲辦相關責任人。

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在不斷的失敗中不斷喪失信心,年前,他為了軍事失利而連降三級,但仍在內閣並主持兵部。濟南被攻陷後,他建議由洪承疇任薊遼總督,主持北線的對清作戰;由孫傳庭任總督漕運、山東、河北軍務,主持對南線清軍的作戰,督察輔臣劉宇亮也移師孫傳庭軍中效力,跟在清軍後邊「收復失地」。好在大家都知道,清軍的目的是劫掠而非佔據城池。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湊巧的是,年初的時候,清軍右翼統帥岳托染病身亡,其他將士也因水土不服而感染上天花。多爾袞不願久住中原,決定撤軍。二月,清軍集結北上,經天津衛向東,三月,從青山口出塞,安全返回遼東。清軍這次遠征縱橫兩千多里,攻陷了50幾座州縣和省城濟南,殺明朝兩名總督和百餘名各級文武官員,俘獲人口牲畜共計46萬,其中包括親王1人、郡王1人,掠奪白銀近百萬兩,其他各種財貨無數。

和以往歷次清軍入塞後一樣,崇禎帝在警報解除之後對失事諸臣進行了嚴厲的懲辦,由於這一次清軍危害最大,所以這一次的懲辦也比任何一次都更為殘酷。到了這種時候,崇禎帝才充分表現出他的精明能幹。他把文武諸臣的軍事過失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守邊失機」、「殘破城邑」、「失落藩封」、「失亡主帥」、「擁兵觀望」。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兵部和刑部通過認證審核,確定薊鎮總監太監鄧希詔、分監太監孫茂霖、順天巡撫陳祖苞、保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薊鎮總兵官吳國俊和陳國威、援剿總兵官祖寬、李重鎮,以及副將以下直至州縣官員共36人一同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首席大學士劉宇亮以下等上百名各級官員被遣戍、削籍、罷官、降級。只有輔臣兵部尚書楊嗣昌仍然受到信任,沒有受到處分。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這次規模浩大的集體死刑是在六月執行的,幾十個人同時被處斬,又多是高官,只有太祖朱元璋那時才發生過,想來已過去二百多年了。因此,這次行刑吸引了大批百姓前來觀望。按封建時代的舊例,官員被皇帝斬首也是「天恩」,必須在行刑前朝皇宮的方向向皇帝謝恩。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可是這一次出了意外,有幾個不服氣的官員在被殺之前竟然破口大罵起來,罵的還是崇禎皇帝。或許是所罵之語過於忌諱,文獻里並沒有詳細記載,但就這一事實已經足夠駭人聽聞了。這也表明,進入崇禎十二年以後,不但崇禎皇帝的帝國已經開始向著滅亡迅速滑行,就連他本人的皇權也受到空前的質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曾國藩女婿,功成名就後定下家訓:後輩寧可討飯不可為官
明朝滅亡萬曆皇帝要負主要責任,而大臣中此人久任首輔罪責難逃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