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解密紅棗黑加工廠商業黑幕,為何那麼多棗農上當受騙?

解密紅棗黑加工廠商業黑幕,為何那麼多棗農上當受騙?

紅棗為目前新疆第一林果產品,現有種植面積740.3萬畝(來源:2015年統計年鑒),總產量305.4萬噸,佔全國紅棗種植面積的1/3,全疆22個貧困縣中有21個種植紅棗。

紅棗業有序發展好壞已經影響到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作為全國最大的紅棗交易市場—河北滄州崔爾庄,現有大小加工企業1200多家,其中具有合法排污手續的僅8家,具備生產許可證的90家,具有加工能力且有規模的510家,小規模作坊式加工點500多家,新疆紅棗60%交易量在這裡完成。

然而整個市場60%交易者卻是新疆人(大部分為合作社種植戶),形成新疆境內種植、區外千里迢迢去交易的尷尬現象,且存在造假摻假、壓價坑農、欺行霸市的行為。過去是滄州加工廠老闆親自進疆采棗,現在卻變成種植戶親自去內地賣棗,其商業黑幕到底有哪些呢?

很多微信群里不良商家大多都是採用這個噱頭宣傳,咬住部分棗農「喜愛佔小便宜」的心理。豈不知二三個月下來,賣棗利潤還抵不過食宿路途開銷。

1、提供低廉加工費和代售

調查發現,滄州大多數作坊式加工點清洗分級費僅在0.7-0.9元/公斤之間(正規性企業成本0.93—1.2元之間),那麼,他們難道是雷鋒?

2、偷梁換柱成為賺黑錢手段

棗農慣性思維認為:進去多少貨就應該出來多少貨。部分不法加工點趁你打盹,將一級棗換成三級棗,總出貨量絕對不變,而往往忽視一級棗與三級棗有2元價差。況且干棗稍加點水分鬼都不知道。

3、摻假造假現象普遍存在

整個市場宣傳標語幾乎都是「新疆紅棗」,當地很便宜的「金絲小棗」到哪裡去了?顯而易見,存在造假摻假、壓價坑農、欺行霸市的行為,聰明人都知道「無奸不商」這個道理。

很多讀者會有疑問:新疆難道不能自建交易市場?

過去政府主導單一展會模式支持新疆紅棗走出去做法,雖然解決了小眾包裝產品產銷對接問題,但忽視了紅棗這個大宗農產品交易,才是解決整個產業消化的重要環節。

南疆部分縣市也新建了不少紅棗交易市場,內地採購商卻因忌諱新疆穩定和短貨物流因素而不進疆,形成有「市」無「商」的尷尬現象。顯然,完善新疆紅棗供應鏈功能(內地建倉)、搭建線下線上交易平台,棗農不出疆就能完成交易才是上策。

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快樂養殖 的精彩文章:

懂花人新房養花「不隨便」,養這3種,加1「抗凍劑」,冬天綠綠
山裡女孩直播賣山貨,網友一眼看中身後臘肉,她將全村臘肉都賣了

TAG:博士快樂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