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冬至吃「餃子」,不吃餃子凍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

冬至吃「餃子」,不吃餃子凍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就是冬至了。今天冬至節氣,作者在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先祝各位讀者們節日快樂,闔家團圓,萬事如意!

說到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24節氣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古代,冬至更被看做是一年的開始,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古人認為這個時節「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在每個地區,冬至這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尤其是北方城市,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還有諺語說,「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這一天為什麼非要吃「餃子」,你知道嗎?

作者在查閱了很多資料之後總結出,冬至吃「餃子」,主要是基於三個原因。

第一、紀念張仲景

傳說,在東漢年間,「醫聖」張仲景,在長沙做太守,後來退休回到家鄉之後,有一年冬天非常寒冷,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張仲景看後十分心疼,就讓他的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用羊肉熬湯,羊肉包餃子,鄉親們在喝了他的羊肉湯,和吃了他的「嬌耳」以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便演變成了今天的「餃子」。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第二、有團圓之意

在古代,冬至這一天是團圓的節日,和現在的中秋節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中秋吃月餅,冬至吃餃子。在過去,每年一到冬至,在外的遊子,都會爬山涉水回來與一家人團圓,和家人圍坐在爐邊熱熱鬧鬧吃頓團圓飯。

流傳到現在,雖然我們不至於為了這一個節日大老遠的跑回家。但是冬至「吃」的文化一直還在延續。北方人冬至這一天吃餃子,有道是,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而在南方,冬至這一天是要吃湯圓的,寓意團團圓圓。

第三、感恩的儀式

在古代,冬至這一天被看做是一年的開始,因為這一天黑夜最長,白天最短;也是這一天之後,天地間陽氣就一點點生髮了,春天萬物也會開始由秋冬的衰敗、轉為生長。所以這一天被稱之為「賀冬」。

這一天,人們身著新衣,相互拜訪問候,以美食相贈,其中「餃子」是大家最熱衷的饋贈佳品。據記載,皇帝也會在這天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們則要向祖先祭拜。值得稱道的是,古代這一天全國是會放假的,和現在的「五一」「十一」一樣,全國放假休息,官員也不上班。讀者們,看到這裡是不是很羨慕哇?

冬至,是一年的節點,更是一個文化的符號,千百年來,雖然時光流逝,但是有著這樣的習俗,總覺得古代離我們很近,這一不變的文化傳承,讓我們心存溫暖。

讀者們,關於冬至的「故事」,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常說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什麼?
歷史上,最絕妙的「字謎」,出自蔡邕之手,難倒三國曹操!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