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統一六國實屬不易,為何僅僅15年就亡國了?

秦朝統一六國實屬不易,為何僅僅15年就亡國了?

文:詹妮

賈誼曾一句話總結:「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在有限的11年都做了些什麼?

他一鼓作氣征服南方的百越,設桂林郡和象郡,又令蒙恬在北方修長城,退匈奴。

接下來,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內做了一系列瘋狂的事情。

廢掉古代帝王的治世傳統,焚書坑儒,毀城牆,殺豪傑,一切從零開始。

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收繳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陽銷毀,換成十二個銅人。

憑藉關中地勢,他又挑選精兵精將固守,在秦始皇看來,「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這不算是秦始皇的誤判。經歷七代君主經營的秦國,早已令天下士人慕風嚮往。要知道,東周以來,周王室力量微弱,春秋戰國諸侯紛爭,沒出現過一個具備統一天下能力的帝王。這對時人來講,一旦有人能結束無休止的戰爭,穩定疲憊的軍民,恢復平靜的生活,誰不會歸服稱讚?秦始皇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不然他又哪來的自信來自稱「始皇帝」?

秦朝統一六國實屬不易,為何僅僅15年就亡國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秦始皇像

統一來之不易,他想讓這份榮耀長存,那麼關鍵是安定。

只可惜,他畢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古代帝王,治理諸侯國與統治各地風俗不同的多個城市顯然是不一樣的。他憑藉統一天下的經驗,以治理秦國的手段繼續治理天下,顯然會出現問題。

首先是軍功制。從滅韓到齊亡,這中間誕生的軍功貴族數不勝數。秦朝建立後,如果繼續按照過去的賞罰制封賞,秦朝會走回周的老路。

統一六國後,以法家理念為治國原??則的秦朝,,但是在統一六國之後,原有的制度開始出現僵化,

如果說他沒能實現治理國家觀念的轉變,還不足以構成亡國的必要因素,那麼秦二世胡亥顯然是給將傾大廈推了一把力。

秦始皇之後,秦再無明君,一個得位不正,一個無力回天,導致在其死後三年,秦迅速滅亡。

胡亥自小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宦官干政一事,秦朝沒有預防的經驗。在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台後,趙高與李斯秘不發喪,配合胡亥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從而當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歷經七代君主經營的秦國,就這樣在胡亥即位的那一刻中斷了。

如果秦二世能糾正父親的苛令,實行休養生息,秦朝也許會逐漸穩定下來。然而他變本加厲,重新修建阿房宮,刑罰更加繁多,殺戮更加嚴酷,官吏辦事苛刻狠毒。這種情況下,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到處不得安靜。正如賈誼所言,陳勝甚至不具備商湯、周武王那樣的賢能,沒有公侯那樣的尊貴背景,就能在大澤鄉振臂一呼而天下響應,那是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受苦。

被刺激的不僅是底層百姓,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也開始了,項羽、劉邦等豪傑紛紛登場,儼然重回戰國時代。而這時的秦朝,竟不知不覺成為了楚漢戰爭的背景板。

秦朝統一六國實屬不易,為何僅僅15年就亡國了?

大澤鄉起義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胡亥死後,趙高立子嬰為秦王,史稱「秦王子嬰」。五天後,子嬰誅殺趙高,然而一切為時已晚。次月,劉邦率先攻入關中,在位僅46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軍入咸陽,殺子嬰,一場大火將秦往日的榮光燒為灰燼。

當諸侯紛爭的秦國,在佔盡各種劣勢的情況下,異軍突起,橫掃六國,終於成為了秦朝。

這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努力地解決著舊問題:廢分封、設郡縣、書同文、車同軌;但又面臨著源源不斷的新問題,有些甚至在接下來兩千年封建帝制中還會屢屢出現,比如相權問題、宦官干政等等。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兩千年來,秦的這次統一與滅亡,成為後來歷朝執政的經驗來源,秦的措施,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成為歷朝施政者自我糾錯、驗證政策正確性的理論來源,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漢。西漢建立後,劉邦通過分封穩定功臣,文景二帝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從而為漢武帝創下盛世提供條件。

秦國緩慢地崛起與迅速地滅亡,為這漫長的古代中國留下了一個顯眼的坐標,在此之後,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秦朝猶如中國古代帝制的幽靈,歷代王朝都在秦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希望國祚永存。直到兩千多年後,大幕才徹底落下。

資料來源:知乎作者Mr.V:「戰國時的秦國幾乎沒出過一個昏君, 為什麼還要經過163年6世才完成統一?」,已獲作者授權;賈誼《過秦論》;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追討文物,其他國家都過哪些「妙招」?最牛的當屬衣索比亞
海王和印度濕婆神誰的三叉戟更厲害?三叉戟:尖端科技破壞力代表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