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文丨《那些年》悅悅

北宋王朝的中後程,隨著繁華漸逝,各種社會問題紛涌而至。是力挽狂瀾還是隨波逐流?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的選擇。

在士大夫中,精通商業的薛向像是一個異類,他憑藉一身卓越的理財本領和過硬的政治才幹進入到權力中樞,在風雨飄搖的政局中大展身手,助力王安石變法,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了最後一團火焰。


小人?還是能人?

薛向,字師正,以祖蔭任太廟齋郎。薛向被人攻擊醜化,大概就是從他憑藉家族的恩蔭入朝為官開始的。在他此後的政治生涯中,皇帝將時不時聽到來自各路士大夫對薛向的花樣惡評:薛向急進希功,貪狡刻薄;薛向善結權貴,致位至此;薛向罪大惡極、罄竹難書……這些惡評或是因為政見不同,或是因為陣營不一,或是來自私人恩怨。

然而,薛向能夠進入權力中心絕非承蒙祖上恩蔭;也非依靠溜須拍馬得以乘風直上。他之所以能夠在朝堂大展身手,和他自身的優秀品質、過硬的政治才幹和卓越的經濟才能密不可分。

薛向生性機敏,行事剛強果斷。早年,他擔任京城的稅務官時,查獲了一個可疑胡商。胡商當時隨身攜帶了大量現金,並且拿出了樞密使王德用給弟弟的書信。薛向心下起疑:「哪裡有大臣寄家書卻需要委託胡人的呢?」於是,他把胡商抓起來審訊,果然發現了背後的貓膩。

為官者當為民,是薛向的信條。武強縣有盜賊出沒,殺人越貨。辦案人員苦尋未果,為儘早交差,隨意抓了六個平民並故意製造偽證。薛向得知內情,拍案而起,親審親辦,查明事實,保全了六個無辜者的性命,並將投機取巧的辦案人員予以法辦。

夏人反叛,秦州需要修築城壘禦敵。薛向認為大肆修城,勞民傷財,應當從百姓的實際利益出發,合理安排城牆的修築。他向巡查官稟明實情,據理力爭,盡最大可能保證了百姓的利益。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政治家的智慧和擔當

薛向之入仕,開始於「官二代」的出身。但是他能逐漸走向權力中心,靠的卻是政治家特有的大智慧和責任感。

薛向謹守規則,也懂相機變通。他擔任鄜州知州時,一場水災使得鄜州大量房屋被淹,人員死傷慘重。戍守延安的鄜州士兵聽到消息,念家心切,要求回家探視,卻沒得到批准。士兵們心急如焚,只能冒死偷跑回家。回到家的士兵發現親人逝去,家園零落,加上無路可退,準備聚集起來,落草為寇。水災未除,匪患又起,恐慌在百姓中間蔓延。薛向當機立斷,派官員前去勸導士兵:「冒犯法令以赴急難,這是人之常情。不讓你們回家探望親人,這是將領不知道變通。現在赦免你們擅自逃跑之罪,快回去掩埋溺亡親人的屍首吧!」士兵感恩,大哭拜謝。這樣,鄜州全境才得以安定下來。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薛向卻因為勇於擔責而連遭貶官。西夏將領嵬名山以綏州歸降宋朝。皇上詔令青澗城長官種諤與薛向討論納降一事。但是,種諤根本沒有聽從命令,急急忙忙地帶領部隊出塞,進駐並整修了綏州城。朝中有大臣藉此彈劾種諤,說他擅自行動,請求皇帝治罪。按理,薛向並無過錯,不必共同擔責。然而薛向卻站出來,對皇帝進言說:「種諤此舉不是為了私利,而完全是為了國家。如果有什麼不妥,就請處罰我吧!」皇帝也是毫不留情,種諤被貶,薛向也被罷知絳州,再貶知信州,後又遷任知潞州。


理財,他是高手

和當時的官員相比,薛向身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標籤,那就是理財高手。他在任期間,把神宗的小金庫打理地井井有條,物資充盈,神宗因此對他頗為重用。也正是因為理財能力的出類拔萃,他後來成為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在變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薛向管理鹽、馬事務時,大膽改革,收效顯著。當時鹽田產出的鹽足夠食用十年,每年卻仍然要徵調數千人服役,為了減少人力浪費,薛向上奏減少服役人數。養馬每年可得馬駒三百匹,卻要花費四千萬錢,佔地上千頃。薛向奏請皇帝將這些閑田租給農民耕種,將所收的租金用以買馬。於是,朝廷在原、渭二州置榷場,將賣鹽所賺的錢用以買馬,這樣每年可以買馬上萬匹。

薛向掌管漕運八年,不但沒有增加百姓負擔,收入卻是最多的。漕運的船隻因為使用年限長了,很多都遭到損壞,撐船的篙工乘機盜取貨物,並把船沉入水中以毀滅證據,對官府則說是船朽壞太厲害而被風浪打沉了。薛向繼任後,很快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於是進行市場化改革,招募商船載運,並讓他們互相監督。官船有定數,但多被私人冒占,薛向將這些官船統統收回統一接受調遣。漕運時,因為地段有好壞之分,利益有輕重之別,薛向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定立了一個使大家都能獲得同等利益的標準,並用所漕運的物資進行賞罰。

昭陵整修,估計要用錢糧五十萬貫石,這筆費用三司無力供給,於是打算將陝西沿邊賣的鹽轉移到永安縣去賣,以賺取更多的利潤。薛向上書陳述了這樣做的五個不利的方面,認為會失信於商人,最後從他的部門拿出錢來補上了不足的部分費用。後來英宗的陵墓整修所需的費用,又是像昭陵一樣由薛向補足。

出色的工作業績讓薛向不斷升遷。公元1071年,薛向暫代三司使之職。河、洮兩地用兵,費用不計其數,薛向卻一直沒有中斷過供給。等到解除危機後,薛向上疏請求皇上戒令將帥裁除多餘的官員,削減士卒,節省不必要的開支,皇上親自草寫詔書採納了他的意見,並褒揚了他。


當王安石遇到薛向

薛向: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團火焰

如果說薛向是憑藉一人之才在仕途上大展身手,那麼和王安石的合作便將他推到了那個時代的風口浪尖。性格相似,目標一致,二人一見如故。王安石看到了薛向的經濟之才,薛向看到了王安石的銳意進取。他們懷揣著共同的夢想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反對聲、謾罵聲、彈劾聲……在一片嘈雜中,薛向專心地投入工作,宵衣旰食,盡心竭力。

然而,因為朝中反對勢力太強,又不幸遭遇天災。變法之路屢屢受阻。在不斷的彈劾聲中,薛向連遭貶謫,最終在隨州任上去世。而此時的大宋帝國也在內憂外患中愈發風雨飄搖。

《宋史》評價薛向:干局絕人,尤善商財,討算無遺策,用心至到。

從有祖蔭護體的「官二代」起步,薛向用才幹和政績實實在在的回應了反對者的嘲笑與指責。為官,他仗義執言,勇於擔責;為臣,他殫精竭慮,開源節流;為理想,他在風雨飄搖之際挺身而出,助力王安石,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了最後一團火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職場中,沒有最佳辯手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