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概念車和量產車,有可能一樣嗎?

概念車和量產車,有可能一樣嗎?

概念車與量產車常常會給人一種魔幻與現實的對比衝擊感。絕大部分時候,當你看著同一款車型概念車與量產車時候,你的眼睛和大腦都會以多年的經驗告訴你:「這不是同一款車!」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首先,我們可能需要明確什麼是概念車。

概念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設計師對於未來汽車的暢想,這一類概念車往往極具未來感與科幻感,外形極度前衛且搭載或計劃搭載許多前沿的技術。但由於科技發展水平、成本等原因的限制,這類概念車往往只能作為一種對未來汽車的想像,很難實現量產成為商品。

另一類概念車則是有可能進行量產的汽車,這類概念車可以說是一款先行驗證車型,由於技術的發展所推出的後續可能量產的搭載新的技術、採用更為前衛的外觀設計的概念車型,這種車型往往已經開始試驗並且短期內有投產的計劃。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與量產車差距巨大的概念車一般是第二類(畢竟第一類基本都不會出現量產車型)。

在我們的印象中,概念車往往有著飄逸靈動且極具未來感的外形、流暢好看的曲線,搭載了各種高科技的產品,每一個細節的設計都極具美感。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量產車型與其早期發布的概念車可以說是有著天壤之別,如若不是特別說明,人們都很難將這兩款車聯繫起來。

概念車與量產車之間需要跨越的那些「鴻溝」

現今的汽車設計全新車型外觀時往往倡導設計先行,即先出設計方案,然後推進工程方案,同時進行工程驗證和修改,設計先行並不意味著設計便是唯一重要的宗旨,汽車的設計和製造過程是一個設計、製造、成本、性能相互妥協以求綜合性能達到最優的過程。汽車設計方案與最終的製造之間,中間隔了大概好幾條馬里亞納海溝吧。

第一道鴻溝,是製造難度與工藝的可行性。概念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外形具有未來感。而這些具有未來感的外形往往由很多複雜的曲面構成,這些曲面充分體現了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但製造難度卻可能很高。「設計一條線,工程算半年」,複雜的曲面設計在製造工藝上具有很大的難度,複雜曲面在成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拉裂、起皺、變薄等對於製造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

圖片丨tuchong.com

第二道鴻溝,是生產的成本。由於製造工藝複雜或者原材料昂貴,想要實現概念車上的各種具有未來感和美感的設計,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而對於汽車公司而言,批量生產汽車的最終目的是需要實現大批量銷售的,高昂的成本必然會導致汽車昂貴的定價,而過於昂貴的價格會使得消費者無法承擔,對於銷售顯然是不利的。

第三道鴻溝,是車身性能。汽車車身的性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採用概念車的外形可能並不是汽車所需要的最優外形,在風阻、風噪、NVH等性能上,概念車的外形設計性能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汽車在設計階段就需要不斷進行模擬與修改,汽車在製造出來之後,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道路測試階段,不斷修改方案以解決路試中出現的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原有的外形設計往往會經過許多修改。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行人保護,不合適的外覆蓋件形狀設計可能導致在碰撞過程中對乘員或行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我們可以逾越這些鴻溝嗎?

答案是肯定的,或者說,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至少可以跨過這其中的一部分障礙,讓概念車上的一部分設想成為現實。設計與製造並不是完全不可調和的矛盾,好的設計就應該能夠真正面世並接觸到消費者,現在很多電子產品,在以前的人看來大概也是前衛、遙不可及的概念吧。

如果你回到10年前,告訴當年的人們手機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一整塊屏幕」,肯定有人不會相信,但隨著手機製造工藝的提升和設計方案的優化,曲面屏與全面屏已成為現實。

全面屏手機丨tuchong.com

如果你回到70年前,告訴當年的人們你可以提著每秒能計算千億次的計算機四處走動,他們肯定認為你是在白日做夢,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與晶體管的出現使得這個夢成為了現實。

如果你回到150年前,給當時的人們看現今汽車的設計,他們可能不會相信這樣的機器能造出來。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概念」不斷「變現」的結果。

概念車與量產車之間的鴻溝如何跨越?

那麼,怎樣才能儘可能地讓概念車和量產車一致呢?

對於概念車而言,難點是在控制成本、克服製造工藝上的困難、滿足風阻小的要求的同時,還能夠保持住最原始的、好的外觀設計。因此,現實生活中概念車往往會與量產車有較大的差距,但實際上,也有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的例子。

首先,在對外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工程方面的製造難度和汽車的各方面的性能要求,外觀設計師在進行外觀設計時便對汽車各方面的性能要求、製造難度、成本等進行綜合考量,避免在後期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而需要進行過多的修改。奕澤IZOA的鑽石結構設計便是這樣一個例子:汽車外觀設計在考慮了整車氣動性能、NVH性能的同時,採用了豐富立體的鑽石稜線,三維的外觀結構和大膽的錐形艙讓整車的外觀極具氣場和美感。

奕澤 I ZOA的外觀設計

其次,需要製造工藝的提升或是在製造時採用更合理的方案來儘可能在不過多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保留有與概念車一樣的設計元素和外觀。當面臨製造工藝或成本上的困難時,儘可能通過對結構進行優化設計來解決問題。

同時,在不影響汽車的製造難度和整體性能的小配件設計上,儘可能保留前衛的設計。汽車的設計不僅僅只是外形輪廓,車燈、輪轂、尾燈、門把手、進氣格柵等部件雖然不是汽車的主體,但也是外觀上的重要點綴。在很多情況下汽車廠商為了降低成本,概念車與量產車的這些局部區域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設計方案,使得概念車與量產車風格迥異。

而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的考量,奕澤IZOA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儘可能保留了這些位置的前衛設計,獨特擴展式的LED組合式前大燈設計,配合採用向外延伸的非傳統形狀設計、將立體透鏡嵌入如鑽石形狀的後門結構的尾燈,整車外觀更為靈動,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也使得整車更具動感。正是因為奕澤IZOA在設計時的考量,其概念車與量產車型差異很小,儘可能保住了設計者的「初心」。

奕澤 I ZOA車身的細節設計

與其說概念車的存在是想要向人們展示未來,倒不如說是設計師和工程師們想讓人們了解和明白他們會擁有的、或者是以後想要擁有的是一台怎麼樣的車。概念車是設計者和工程師們對未來的構想,更是所有人對未來汽車的需求與希望。如果人們真的想要一台這樣的汽車的話,那就造吧!要克服萬難?那又何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醫生給我拍片子時,到底在拍啥?
什麼油,竟要十幾隻螃蟹來配?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