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白月光下線哭倒一片,但這部劇還是越來越好看了

白月光下線哭倒一片,但這部劇還是越來越好看了

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mszhangziyan@foxmail.com

昨天《大江大河》演到萍萍下線了,大家的眼淚又哭幹了……

這麼好的萍萍,怎麼就走了呢嗚嗚嗚。

此刻,我們都是宋運輝,我要萍萍回來啊!!

近年來電視劇有一大催淚殺器,就是演著演著忽然把人見人愛的白月光角色祭天,吳聘、容音、萍萍,都能組一個白月光聯盟了。

尤其是正午陽光,熱衷於批量送走白月光:崔中石(《北平無戰事》)、於曼麗和明鏡大姐(《偽裝者》)、蕭平章(《琅琊榜2》)……於是網上有了這麼個段子:傳說,每部戲都要犧牲一個白月光,所以有了正午陽光。

正午的大大們下次能不能換個編劇思路啊啊啊啊!不送走白月光我也知道白月光珍貴!

《大江大河》也的確延續了正午的優秀製作水準,這部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作品,目前播到將近一半,評價還是很穩的。

有些年輕人可能覺得這樣的主題離自己生活太遠,但這其實離我們非常近,問問父母就知道,他們還有各種飢餓和物質短缺的記憶,大家能吃飽穿暖的日子,來得不容易。

《大江大河》從1978年恢復高考開始寫起,男主角宋運輝和姐姐宋運萍自學參加高考,都考過了分數線。

但是宋家的家庭成分不好,先遞交政審材料,等待政審材料送到縣裡,都是漫長的過程。

宋運輝在筆記本上記了一段《人民日報》社論:「各級領導幹部要支持青年人報考大學, 政治審查中,要重在本人表現……」

「出身不好」的宋家姐弟因而看到希望,聽說政審材料在被卡住的時候,宋運輝到鎮革委會去一遍遍地背《人民日報》里的話。

堅持是有結果的,但只有一半的結果。宋家兩個考過分數線的孩子,只有一個能上大學,姐姐宋運萍決定放棄。

她的理由是,自己先考上了高中,但比她小的弟弟因為家庭成分不好無法上高中,所以這次她要讓。宋運萍讓出這個機會時,並沒有告訴弟弟,不想給他負擔。

所有的淚都在宋運萍提筆承諾放棄政審那一刻時流完了。宋運輝埋怨過父親被國民黨抓取那幾個月留下了「黑歷史」,害得他們家過不上好日子。但宋運萍是那種永遠不會恨、不會怨、也不會生氣的中國女人。

命運從此開始生出不一樣的分支,弟弟宋運輝到大學校園裡學知識,姐姐宋運萍因為家庭成分找不到工作,準備參加新的高考又遇上新一年的高考難度增加了。

現在那些把上學當作苦差事的孩子並不知道,上學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宋運萍剪掉了自己又粗又黑的兩根辮子賣了換錢,去看望大學裡的弟弟。她看到了圖書館和大教室,才知道大學裡上課沒有固定座位的。

考上了大學卻不能去上,一個時代哪怕拉下了帷幕,那殘存的一點點荒謬,對個人來說,就可能是要用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者是一生去追平的鴻溝。

但是宋運萍連這樣的機會都沒有。正在她準備邊養兔子邊學習時,楊爍扮演的雷東寶出現了。

弟弟宋運輝第一眼就不喜歡這個莽夫,他的勇武里夾雜著粗暴,但是姐姐宋運萍喜歡。因為挨過太多欺負,雷東寶的武力可以解決問題,他對著故意拖延的辦事人員怒吼一聲,宋家就摘掉了右派帽子。

在男方的熱烈追求下,宋運萍就這樣結婚,無怨無悔地伺候刁蠻的婆婆,給丈夫的事業幫忙,懷孕。在即將臨盆的時刻,她忙了一天,大著肚子滑倒,人生就此終結。

姐弟倆的談話因此一語成讖:「人真的不能行差踏錯半步。」

觀眾在宋運萍下線那條預告片下留了各種勸告:「想回去告訴萍萍不要走那條小路不要認識雷東寶。」「告訴萍萍要念大學。」「讓萍萍好好考會計考CPA。」……她的丈夫她的弟弟還會越走越寬,以後冰箱彩電大房子大商場都會有,而萍萍卻再也不能向前,她無法再擁有普通女孩子會經歷的那種人生。

《大江大河》從40年前寫起,意外觸動了年輕人對於「階層流動」的敏感點,他們眼看著主角們的命運起變化,也扼腕嘆息宋運萍這樣的人就是「一步走錯」,她本應該上大學的。

我反而想說,這部劇不僅僅是要看主角們的個人命運,更要知道一個公平自由有道理可講的環境多麼可貴。

故事開頭,宋運萍宋運輝姐弟在沒有希望的生活里堅持自學,他們這麼上進,卻還是被政審攔下來一個不能上大學。

雷東寶那條農村致富故事線里,他們在探索的,不過是一種正常的生活。

本劇重現了「包產到戶」——各人種各人的田,自己給自己掙出路。

後來雷東寶又帶著鄉親們一起辦磚窯工廠,核心就是一件事,大家都要靠自己的勞動來吃飽飯。

可是在過去,實現「正常」並不容易。

賣饅頭花捲勤勤懇懇的楊巡(董子健)因「投機倒把」被抓起來;

雷東寶因為風風火火的集體創業被帶走調查;

宋運輝初入工廠,才發現「上班就要做事」這麼簡單的道理,工廠里的老技術員並不願意執行。

但有些事情是人心所向。雷東寶被帶走,全村人都不答應;宋運輝想改掉辦公室里尸位素餐的風氣,老技術員去告狀還是碰了一鼻子灰,方知一切都變了,真要好好上班了。

有道理可講的時候,奮鬥才有意義。

很感動的是,《大江大河》始終都是在歌頌知識和常識的力量。

男主宋運輝由於家教和自身性格原因,對學習有一種信仰式的堅持,自學考上大學後,到校園裡還爭分奪秒讀書。

參加工作了,人事鬥爭局面複雜,宋運輝還是只想著學習技能,為工廠發展貢獻力量。所有的學習和積累都在為他日後的起飛做鋪墊。

雷東寶魯莽,但是他有一些天然的直覺,好人不應該受欺負,想富就要幹活,不讓人好好乾活的規定都是不合理的。

但劇中也為他缺乏知識和理性思考的局限性,埋下了伏筆。

《大江大河》里有紮實的事業開拓描寫,有些片段對當下的職場和商業也有啟發。

無論是劇中人靠知識還是靠勇氣還是二者皆有,《大江大河》貫穿著有一種令人感動的積極向上,學習、幹活、做生意,人人都拼了命去抓住最大的可能性。

80年代有個勵志口號叫「莫讓青春付水流」;而現在,勵志不再是個絕對正面的辭彙,在朋友圈裡反勵志才顯得卓爾不群。條件好了,年輕人有資格開負能量玩笑,不過大家真的需要回去問問父母,他們在的前半生經歷過什麼。

我常常驚訝90後00後中有一些人,像不知道過去一樣,連尊重基本常識都做不到。

今年《頭號玩家》火之後我去看了一個數碼復古展,那個展覽上有美國、日本七十年代的計算機和遊戲機以及各種數碼產品,我忽然想到,同樣是七十年代的青春期,有人可以玩電腦、玩遊戲機、做極客;而我們的爸媽只能割草、餵豬、最渴望的是吃肉,吃點豆腐也行。他們永遠沒有辦法補回那樣能玩能鬧能創造能約會的青春。他們終生都懷著對書本和知識的極度崇敬,因為在他們年輕時,多一點點知識就能多改變一些命運。

我們的父輩又是很幸運的,他們終究等到了一切都變好,還可以跟著時代越變越好,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大江大河》的主角們做出的各種嘗試,都構成了改變社會的涓涓細流,反過來說,社會進步的大潮也沒有辜負他們的點滴努力。

我爸爸告訴過我,1978後家裡條件逐漸改善,到1982年的除夕,我們那個縣城放了整整一夜的鞭炮,噼里啪啦直到天亮。因為日子真的好起來了,人們兜里終於有了那麼一些屬於自己的錢,太高興了。

正常的人生對於萍萍來說是奢侈品。但年輕人除了哭一哭,更要想一想個中複雜的緣由。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的來時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嚴肅 的精彩文章:

他說自己演的戲沒人看,觀眾都難過了
又跟女友複合了!相差49歲的忘年戀繼續發展?

TAG:蘿嚴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