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周回報20萬?電擊治療,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周回報20萬?電擊治療,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隨著腰包鼓了(小康醫生除外),健康意識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而針對養生市場也逐漸龐大,電視上養生節目收視節節攀升,書店裡保健書籍一搶而空,而養生旅遊、養生服務也自然成為了不少商家們眼中的熱餑餑。

然而,這錢多了,眼紅了,是否心卻黑了?

一周回報20萬,備受爭議的「電擊治療」竟然還存在?

近日,浙江溫州一名記者暗訪一些某養生館,該館推薦了電擊治療來配合一種沖劑治療,需要繳納10萬元不等費用,加入會員後就會有回報,投入10萬一周工資就能拿到30萬。

電擊治療、酸鹼平衡,加入會員發展下線......這些槽點,我想已經是在無從說起了。

電擊治療在醫學上也是具有爭議性,早之前這種治療就因楊永信「治療網癮」引發社會熱議。這種治療在醫學上到底呈現怎麼樣尷尬地位呢?這種是否真有一定醫學依據呢?

被妖魔化的電擊療法,真相到底如何?

在醫學上,電擊療法又稱為改良電抽搐治療無抽搐電休克,通常主要用於精神科常用非藥物治療。

在治療前,醫生會讓患者注射麻醉劑肌肉鬆弛劑,從而讓患者在通電後不發生抽搐,進而減輕肌肉強直與顫動,避免骨折、關節脫電擊療法法等併發症的發生率。

通過微弱、短暫、適量的電流刺激患者大腦,減輕精神病患者發作病情,達到控制精神癥狀的目的。

療效好、見效快,為何電擊療法卻備受質疑呢?

電擊療法聽上去似乎總會聯想起電影中死刑犯被執行時渾身抽搐、竭嘶底里等樣子。

但實際上,目前精神科幾乎都是使用改良後的電擊治療,患者並不會感到痛苦,更不會出現極度掙扎甚至骨折等情況,安全性與有效性都可得到有效保障。

當然了,電擊治療也有特定的副作用與併發症,現如今改良電休克治療主要呈現頭痛噁心嘔吐以及可逆性記憶減退

再加上電休克實施起來較為複雜,而且還具有一定危險性,並且與藥物治療一樣都是不可一勞永逸,還需維持治療,因此對於電休克治療技術與設備都有嚴格要求。

這種治療手段需要專科醫生嚴格操縱,嚴格掌握好適應症與禁忌症,要是留給一些普通民營醫院又或者不正規養生機構,還能指望著用它來治病或養生?

電擊療法,只能緩解精神病發作狀態,根本不能用來治療疾病!

正因楊永信這類人存在,導致電擊治療不斷被濫用與亂用,忽略了真實作用的有限性,為了利益而讓無辜的受害者備受折磨,得不到及時干預,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

暫且不說網癮還不具備精神疾病,目前並未有任何可靠依據證明,電流療法可以治療網癮或改善網癮癥狀。

這種蠻橫一刀切的,假借用治療之名來損害他人身心健康,

為何現如今還出現在各大的養生機構呢?這應該才值得我們去反思與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每天「踮腳尖」10分鐘,能防治4大疾病?醫生:有兩個還真是
比起熬夜,這4件事更傷肝?46.6萬肝癌患者,說出了真相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