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肝臟有「二怕」,少食「二菜」,多喝「三水」,肝臟好,人健康!

肝臟有「二怕」,少食「二菜」,多喝「三水」,肝臟好,人健康!

中醫講:百病之源,根在肝臟。

肝臟是將軍之官,統領著我們人體的氣血、神明。

肝臟健康,身體的各個循環都會正常運轉;一旦肝臟發生病變,身體便會出現一些異常。

肝臟受損,身體會有哪些異常?

1、異常失眠

臨床上有80%的肝病患者,都有失眠的癥狀,而失眠患者都有肝氣不足或是肝功能下降的表現。

如果肝功能損傷,藏血的功能就會下降,導致人體很難入睡,尤其要小心乙肝疾病。

2、早起口苦

除了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早上起來,感覺口苦,就要注意是肝火旺了。

因為肝火旺,清氣便不能上升,濁氣也不能下降,濁氣上逆,就會引起嘴苦的情況。

這種由肝火旺引起的口苦,即使刷牙漱口後,依然沒有辦法緩解。

3、長期腹瀉

肝臟是消化系統中,最重要的器臟,如果肝功能受損到嚴重,就會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

一般來說,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異常的表現,又被稱為「肝源性腹瀉」。

4、中指異常

伸出中指,觀察一下中指的指尖。

如果中指的指尖變細,並且指縫間有縫隙,是肝氣不足所致。

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脂肪肝,並且伴有浮腫的現象。

肝臟有「二怕」,少食「二菜」,多喝「三水」,肝臟好,人健康!

肝臟有「二怕」

1、怕熬

熬夜,是導致肝火旺的一個重要因素。

熬夜傷陰,身體就沒有補償的機會,只能不斷地提調肝腎之陰。這就導致了肝火大,同時危害健康的情況。

所以,日常儘快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亦可降肝火。

2、怕郁

中醫講:肝主謀慮,主疏瀉。

如果一個人鬱悶了,慢慢會郁出病來,先從肝起,然後至膽至脾,至胃至生物鐘的嚴重紊亂。

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肝鬱」,使肝氣橫逆,肝陽上亢,傷害肝臟。

少食「二菜」

1、隔夜菜

這裡並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是指放置時間超過10個小時以上,就應該算隔夜了。

這種「菜」,會導致食物中有毒成分增加,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

二是因為在放置時受到了外來細菌的二次污染。

2、油膩菜

油膩的菜,一般都含有較高的脂肪,脂肪分解後,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系統被肝臟吸收,由肝臟轉化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長此以往,增加肝臟負擔,還容易誘發肝炎、脂肪肝,甚至還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多喝「三水」,肝臟好,人健康!

1、蜂蜜枸杞茶

蜂蜜雖甜,但其糖分不會堆積脂肪,可以減少肥胖的風險。

其次,蜂蜜很容易就可以被肝臟合成為肝糖原,這樣可以減小肝臟的壓力。

枸杞能提高我們肝臟的耐受性,也就是說它可以提高我們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

2、蒲公英玉蘭根茶

蒲公英俗稱婆婆丁,歸肝、胃、腎經,具有保肝、護肝的功效。

它的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其對慢性肝炎以及服藥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肝損傷,有不錯的修復效果,能通過對肝臟的修復來恢復正常肝功能。

玉蘭根學名菊苣,是一種葯食兩用的中藥,玉蘭根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於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玉蘭根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對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均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3、紅棗菊花茶

《本經》中亦記載,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因此中醫常以紅棗製成「養肝湯」。

菊花,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此為,還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都有抵抗、排除的療效。

三個養肝穴,每日要常按

1、三陰交穴

養肝護肝,防治脾胃虛弱、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

位置: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

2、陰包穴

肝經上重要腧穴之一,收引水濕,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雲集之狀。

位置:在大腿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

3、大敦穴

肝經的第一個穴位,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位置: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點小常識 的精彩文章:

冬至來臨,吃2紫,喝3茶,記住「兩忌、三宜」,少生病更健康!
今日大雪,吃2紅,喝3水,堅持3個原則,健康過冬,少生病!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