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山裡養成網紅村,溫州鄉村振興依靠「鄉賢回歸」模式

深山裡養成網紅村,溫州鄉村振興依靠「鄉賢回歸」模式

在今年的國慶節,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源頭村的餛飩和女婿面成了網紅打卡處。

當地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裡的一家餛飩鋪一天煮了160多碗餛飩,下午3點就賣完了,後來陸陸續續來的50餘人沒嘗到餛飩。國慶期間,源頭村的遊客最少一天2000多人,最多接待遊客8000多人。

可在一年前,這裡還是「髒亂差」的一個小村莊。源頭村如何在短短時間內轉變成一個人人羨慕的「網紅村」?這要從一個叫陳小靜的女子說起。

「網紅村」養成記

陳小靜原本是永嘉縣岩頭鎮陳嶴村人,後嫁到源頭村。結婚後她和丈夫在廣州、上海做服裝輔料生意,生意做得不錯,也成了村裡的名人。

去年,陳小靜意外收到原村支書的邀請,問她要不要回村做村長。陳小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沒想到一個在外打工多年的媳婦能夠重新回來當村長。

「當時我們村書記告訴我說我們家的口碑是好的,大家都相信我們,我是源頭村的媳婦,也要擔起這個責任。」 陳小靜說。

陳小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自己當時有些猶豫,但想到隔壁嶼北村建設的那麼漂亮,而源頭村還是這麼破破爛爛,內心是很痛苦的,想對源頭村進行建設整改。還有一點激勵她回來的原因是,在外多年,年紀大了,還是想落葉歸根,回到家鄉之後也是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建設家鄉。

面對村裡滿地雞糞,隨處垃圾,小屋、露天坑擋著道,蒼蠅蚊子滿天飛的情況,陳小靜上任後,一場 「環境整治攻堅戰」在村子裡打響。

被重新開發的古老舴艋舟

為了改變村莊舊貌,陳小靜帶領村兩委先是建立黨員群眾義工隊,組織黨員開展衛生清掃活動,同時將保潔細則納入村規民約,隨後對違章小屋進行統一拆除。為了讓村民理解,村兩委幹部先動員親屬拆,反覆為百姓算「利益賬」,就這樣村民們慢慢轉變思想觀念,僅5天時間就整治露天坑、違建小屋319間,為村莊發展騰出了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陳小靜還帶領源頭村村民因地制宜發掘傳統文化。從前作為楠溪江唯一貨運工具的舴艋舟行駛到這個地方就算是到了頭,再也不能往上走,所以這個村得名「源頭村」。舴艋舟是這裡傳統文化的代表。源頭村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就復活了古老的舴艋舟。

國務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長、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在參觀了源頭村後也感嘆這裡的巨變。「我感到非常振奮,尤其是源頭村三個月時間把一個髒亂差的農村就變成了一個充滿了現代氣息、又保留了古村落風貌的鄉村。」 他說。

陳小靜認為,源頭村三個月就能完成「改頭換面」,首先是與村民充分溝通並將他們的利益放在首位,提升村民的素質,告訴他們鄉村振興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再就是,源頭村走的鄉村振興之路並不是依靠大企業帶動,而是依靠當地的文化特色,就是把源頭村的優勢、自己的文化挖掘出來。

比如,女婿面是過去新女婿上門要吃的面,是在素麵里放了雞蛋、豆皮、黑木耳、本地豬肉等,受到遊客歡迎,陳小靜就謀劃打造素麵基地,帶動村裡農副產業協同發展。此外,陳小靜還希望民宿能夠在源頭村儘快建設起來。

楠溪江旁的民宿

「打造高端民宿,只有專業的平台進來了,源頭村的村民素質起來了,源頭村才會越來越好。」 陳小靜說。

鄉村振興的溫州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強調,重塑鄉村文化生態,緊密結合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盤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

在溫州,打造特色小鎮、振興農村的一個法寶就是吸引溫州籍鄉賢回歸。文旅產業學院院長蔡貽象談到鄉賢對鄉村振興的影響時說,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是人和文化的問題,應該特別關注「鄉村草根英雄」,現在的鄉村振興也應當好好地用好這些人。

2015年和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兩次將「鄉賢文化」列入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中。

而溫州無疑是中國鄉土情結最濃厚的一群人,從2003年首屆世界溫州人大會開始,世界溫州人就是「大鄉賢」的概念。對於溫州而言,在改革開放的40年間,溫州人走遍大江南北、國內國外去做生意,有大量溫州人在外取得了成功。

12月10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中共溫州市委統戰部主辦的「中國?永嘉2018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上,永嘉縣獲得「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理論研究基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永久論壇」稱號。

永嘉位於甌江下游、楠溪江畔,縣轄總面積234.3平方公里,占溫州全市的四分之一,是浙江省第四大縣,全縣戶籍人口約9餘萬,下轄3個功能區、1個鎮、7個街道和4個鄉,共有904個行政村,也是「永嘉學派」的發源地。永嘉學派崇尚「經世致用、義利並舉」的精神,這是溫州能夠吸引大量鄉賢回歸的主觀條件。

在永嘉,除了源頭村的陳小靜,還有一大批回到鄉里、振興鄉村的溫州籍企業家。

上海世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企業家聯盟常務副主席李焱然回到自己出生的永嘉縣嶼北村,首創「整村置換、村企合作」的鄉村發展新方法,使得嶼北古村全面保存下來。李焱然計劃投資20億在舊村旁置換出6.7萬平方米的土地統一設計、建造、分配,重建一個唐宋風格的景觀村落,同時對空置出來的古村進行修繕保護,並建設出狀元博物館、匾額博物館等。

曾經在北京擁有自己律所的謝懌雪,祖籍是永嘉鶴盛,也從幾年前回鄉做民宿,現在是中國民宿榜Top5——墟里民宿的創始人。如今,墟里民宿已經落地用家。

擴展到整個溫州,鄉賢在農村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中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蒼南,300 多名在外鄉賢回鄉擔任村「兩委」主職幹部;在平陽,638個村級組織成立了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引鄉智參事議事;在泰順,19個品牌鄉賢調解室,實現鄉鎮鄉賢調解室「全覆蓋」。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楠溪江旁的永嘉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徵,鄉村振興、發展農業面臨著「缺地」的困境。

四年前,在非洲經營多年的永嘉華僑李啟松帶著自己的嘉納莊園項目回歸故里。規劃面積5100畝,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以色列的自動恆溫系統、灌水系統、光照系統等農業技術,擁有荷蘭進口營養土、以色列番茄、美國桑葚、日本橙等數十種國內外特色農業資源,建成溫州唯一的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楠溪源頭田園綜合體,在土地資源缺乏的溫州開創了鄉村農業發展新模式。

楠溪源頭田園綜合體

溫州市工商聯副主席李星濤在上述論壇上表示,現在農業的發展已經不能隔斷來看,應當作為產業的發展,我們不能再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開來看,這些產業之間是相互交叉結合的。

「實現現代化,短板在農業、難點在農村,兩者同時推進相得益彰。」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農村問題研究專家桓玉珊表示。

除了農業外,挖掘獨特的鄉村文化也是溫州鄉村振興的一條道路。

溫州市工商聯常委馬勇偉認為,中國傳統文化70%在鄉村,現在城裡人也都有這種消費需求,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鄉村本土文化通過演化,變成城裡人消費的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想讓年輕人買賬?得靠IP價值觀營銷
草根籃球運動員的生存之戰:野球場十年難覓商業出路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