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元代散曲巨擘張養浩

元代散曲巨擘張養浩

元代散曲巨擘張養浩

枯木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文學藝術的代表是元曲,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分屬不同的文學體裁,然而都採用北曲為演唱形式,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後來形成了如今流派紛呈的地方戲曲。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元曲單指雜劇,比如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就是元代最著名的雜劇作家。

散曲,元代稱為「樂府」或「今樂府」,是繼唐詩、宋詞之後興起的新詩體,與傳統的詩、詞樣式分庭抗禮,代表了元代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散曲一方面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另一方面突破了詩詞的固定格式。融入了通俗語言風格,變得靈活自如,簡短精幹,直白明快,酣暢淋漓,使得詩歌更加接近民間,因而迅速風靡了元代文壇。

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小令是散曲的基本單元,源自唐代的酒令,小令調短字少,單獨成曲,也有由同題同調的數支小令組成的聯章體;套數,又稱「套曲」、「散套」、「大令」,是從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發展而來,由同一宮調的若干首曲牌聯綴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韻,通常在結尾部分還有〔尾聲〕。

元代散曲作家約有二百餘人,以元仁宗延祐年間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創作中心在北方,後期則向南方轉移。前期代表為馬致遠、關漢卿、白樸、王和卿等,後期則以張養浩、張可久、喬吉、睢景臣、劉時中、貫雲石與徐再思等為代表。

以筆者淺見,元代散曲成就最高者當以馬致遠和張養浩莫屬。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膾炙人口,寥寥數語,繪出一幅秋天蒼涼蕭瑟的圖畫,映襯出羈旅遊子的浪跡天涯的孤獨與彷徨,意境深遠,含蘊雋永。

《天凈沙·秋思》固然精妙,然而只是詩人個人的惆悵彷徨,若是以思想內涵和境界談論,當以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為首。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庄,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人,生於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歷仕禮部、御史台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曾主持元代第一次科舉考試,獎掖後進,為人稱道。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出任陝西行台中丞。是年,積勞成疾,逝世於任上,追封濱國公,謚文忠。後人尊稱為張文忠公。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後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並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張養浩道德高尚,憂國憂民,為官清廉,關心民瘼,悲天憫人,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濟世情懷,敢於針砭現實,敢於為民請命,這在他的散曲中展現無遺,正是他的散曲創作,奠定了張養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山坡羊·潼關懷古》就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的最高成就之作。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不朽作品,採取層層深入的方式,從山脈縱橫,黃河洶湧描述潼關的雄渾壯闊,到西望長安,以往的繁華都成了殘垣斷壁,因此發出感慨和吶喊。

《山坡羊·潼關懷古》字裡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結合氣勢恢宏、蒼涼滄桑的景色,以及飽含激情的沉重和積鬱,把整個小令渲染的極具藝術感染力。尤其是最後的吶喊出詩眼:「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道出了千古以來無人敢說的歷史真諦。

這八個字,鞭辟入裡,警示醒世,恰似黃鐘大呂,振聾發聵,猶如石破天驚,電閃雷鳴,使小令閃爍著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濟世為民的奪目耀眼的光輝。更是把千古歷史一句道破,發人深省,令人頓悟,寓意深遠,深思雋永,堪稱千古以來詩詞當中敢於真正直面現實的不朽之作。

2018/12/21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賞析:「問世間情為何物?」
淺談三角梅的水肥管理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