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12)

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十二

倒說菩薩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盤,應於涅盤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盤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盤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下):「第五起見立論令厭涅盤於諸煩惱不應厭怖。」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盤,應於涅盤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發了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行菩薩道的這樣的菩薩「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就這麼說:「菩薩不應忻樂涅盤」,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不應該愛樂涅盤的寂靜。「應於涅盤而生厭背」,應該對於無餘涅盤,應該生厭離心,不歡喜涅盤。「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菩薩對於貪瞋痴的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及隨順根本煩惱所生起的枝末的煩惱,就是輕微的煩惱,不應該有恐怖心而求斷滅這些煩惱,不應該這樣做。「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不應該只是一方面厭離世間。「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什麼原因不要忻樂涅盤,不要害怕煩惱?諸菩薩三個無數劫在生死里流轉,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求無上菩提的。這樣子才是行菩薩道,如果歡樂涅盤,去到涅盤,怎麼能夠度化眾生?所以「若作此說,是名有犯」,如果說受了菩薩戒這樣子宣說的話,這個人就是有罪了,「有所違越」,是犯了菩薩戒,違犯是染污的違犯。

韓清凈《披尋記》:「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等者:為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是名起如是見。為顯授他當所說義,是名立如是論。謂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雖於涅盤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盤,是則非於涅盤不應忻樂,非於涅盤應生厭背。又於煩惱及隨煩惱,雖復棄捨雜染過失,然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非於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非於生死不應一向心生厭離。若作是說,是名正說。與此相違,是名邪說,成染違犯。

「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等者:為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是名起如是見」,這顯示菩薩的自心忍可欲樂,接受了這個思想,非常歡喜這個思想,是名叫做起如是見。一個很堅定的、很愛樂的思想,才名之為見。如果並不很堅定,很容易就棄捨了,那不能名之為見的。

「為顯授他當所說義,是名立如是論」,要授給他人你當所說的道理,那就叫做立如是論,就是用語言把你的思想傳授給他人,所以叫做論。

「謂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謂這一切發心的菩薩三大阿僧祇劫流轉生死裡邊求無上菩提的。「雖於涅盤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盤」,雖然認識到涅盤是有微妙勝利的,就沒有生死苦了,有這樣的功德,而不深深地願意速證涅盤。「是則非於涅盤不應忻樂」,這樣說就不是於涅盤不應忻樂,還是對涅盤有忻樂的意思。「非於涅盤應生厭背」,不是對於涅盤有棄捨的意思。

「又於煩惱及隨煩惱雖復棄捨雜染過失,然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菩薩雖然是棄捨雜染的過失,雜染的過失就是煩惱了,然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不觀這個生死是無常苦,就厭離這個生死的事情。因為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真實義品〉說到這件事,因為他觀察這一切事都是名言安立的,都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上沒有厭離的事可得,所以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這就是大乘和小乘就是思想是不一樣的地方。小乘佛法是以無常苦來厭離世間,因為厭離心強,就推動他要速疾地修四念處,到無餘涅盤。大乘佛教學者,觀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的,沒有生死可厭離,所以他的厭離心沒有小乘佛教學者那麼強。「是則非於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因為這是沒有煩惱可斷滅的。「非於生死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也不是於生死也一向心生厭離。菩薩若於唯識觀修得相應了的話,心裏面沒有生死可厭離,也沒有煩惱可斷滅的,所以他能三無數劫在生死里流轉,流轉即非流轉,這個是和小乘佛法思想是不一樣了。「若作是說,是名正說,與此相違,是名邪說,成染違犯」。

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盤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盤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何以故?」,解釋為什麼如此。

「如諸聲聞於其涅盤忻樂親近」,發了出離心的聲聞人,對於涅盤,沒有惑業苦,離一切相,不生不滅的境界,他們非常歡喜、願意證得涅盤。「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身心厭離煩惱和隨煩惱了。「如是菩薩於大涅盤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菩薩對於大涅盤的忻樂的親近。這個大涅盤就是無住涅盤,就是菩薩他有大悲心,眾生很苦,他不想住在涅盤裡邊,所以不住涅盤。但是他有高深的般若的智慧,也沒有住在生死,因為沒有生死可住。菩薩「忻樂」和「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過彼聲聞人於涅盤的忻樂親近,於煩惱的深心厭離超過他百千萬倍。什麼理由?「以諸聲聞唯為一身」,唯為自己的一身要證得涅盤的義利,為此涅盤的義利「勤修正行」,不懈怠,正知而住,修學四念處的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普為一切眾生要證得涅盤的義利,所以「勤修正行」,這是不同了。「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所以菩薩「當勤」,應該精進,不要懈怠。「修集無雜染心」,這個修集就是一點一點的進步,一點一點的積聚。「無雜染心」,就是菩薩修唯識觀,就是觀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一念心還是在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雜染的世界,但是心裏面就是不雜染了。「於有漏事隨順而行」,對於世間上眼見色,耳聞聲這一切的境界還隨順這樣做,也照樣吃飯,也睡覺,也說話,也作這些事情,但是心是清凈的。「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菩薩這樣子修行,他所成就的是超過阿羅漢,「無雜染法」,超過阿羅漢的清凈,因為阿羅漢只是斷了煩惱障,這個所知障他沒斷,所以菩薩能斷煩惱障,也能斷所知障,就超過阿羅漢的清凈。

韓清凈《披尋記》:「當勤修集無雜染心等者:謂諸菩薩,於生死中棄捨煩惱及隨煩惱,修集福德、智慧資糧,是名修集無雜染心。以無染心流轉生死,不深願樂速證涅盤,是名於有漏事隨順而行。由是方便,得大菩提,生死、涅盤二俱不住,是名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以阿羅漢唯能成就不住生死無雜染法故。

「謂諸菩薩於生死中棄捨煩惱及隨煩惱,修集福德智慧資糧」,謂諸菩薩於生死中棄捨煩惱及隨煩惱,「棄捨」就是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時候,煩惱就沒有了。菩薩於生死中修唯識觀,修畢竟空觀棄捨了煩惱及隨煩惱,修集福德及智慧資糧,他還有大悲心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所以也有福德,也有智慧的資糧,「是名修集無雜染心」。

「以無染心流轉生死,不深願樂速證涅盤」,菩薩雖然還在生死里流轉,但是心裡是清凈的,以無染心流轉生死,不深願樂速證涅盤,他也願樂涅盤,但是不是深願樂,因為他就在這裡隨時提起正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是離一切相的,他的心就是與這個境界相應,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的,和阿羅漢不同的。不深願樂速證涅盤,「是名於有漏事隨順而行」。

「由是方便得大菩提,生死涅盤二俱不住」,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不住涅盤是大悲心,不住生死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是在生死里,在生死,這是肉眼所見是這樣子,但是般若現前的時候,生死不可得,所以不住生死,但是還是在生死里,所以不住涅盤,二俱不住,「是名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以阿羅漢唯能成就不住生死無雜染法故」,阿羅漢只能成就不住生死,不住生死就是沒有雜染法,只是這個,他還沒有不住涅盤的無雜染法,所以菩薩是勝於小乘佛法的學者的。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謂聲聞阿羅漢所習不染污心,乃是成就無漏,離諸煩惱。譬如水中蓮花,是不為難。今菩薩所習不染污心,以普為眾生故,須要成就有漏,而仍離諸煩惱。譬如火中蓮花,是最為難也。設非百千萬倍深樂涅盤畏厭煩惱,何能涉有漏而不起煩惱過患耶?倘不畏厭煩惱,則是以染污心受生死果,不久必當迷失大菩提道,其為倒說甚矣。然不名為波羅夷者,亦約下中品言之耳。若決起此增上執見,便是說相似法,謗菩薩藏。

聲聞阿羅漢證得涅盤的義利,所習不染污心,乃是成就無漏,離諸煩惱。譬如水中蓮花,是不為難。菩薩所習不染污心,以普度眾生,還要成就有漏,在煩惱中離諸煩惱。譬如火中蓮花,是最為困難的。菩薩愛樂涅盤,深畏煩惱、厭離苦海之痛苦,而欲自利利他,得到解脫;比聲聞之深樂涅盤、畏厭煩惱,一向厭離,勝過百千萬倍。

許多人誤以為菩薩於三界內度眾生,可不必斷煩惱。若是如此,則菩薩尚且無法自救,如何救度眾生?「不應怖畏煩惱」,有時大乘甚深教典亦有此說。當然以菩薩立場而言,是不用怕煩惱。而此所謂「不應怖畏煩惱」,並非口說即可,要在煩惱將起時,能否控制不起現行,能否轉煩惱而不為煩惱所轉,能否對治煩惱,此方為真功夫。菩薩之偉大在於只伏惑而不斷惑,即能做菩薩道之事業。修學菩薩道須先學伏惑,能壓伏煩惱種子,使不起現行,有此功夫,才能說於三界內做二利之菩薩事業。

《菩薩戒本經》: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樂涅應背涅盤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如是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聲聞深樂涅盤畏厭煩惱千萬倍不及菩薩深樂涅盤,畏厭煩惱謂諸聲聞但為自利菩薩不爾,普為眾生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成就有漏,離諸煩惱

這是惡作,倒說菩薩法戒,就是顛倒的宣說菩薩法。

「若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言」,假設發了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菩薩,「作如是見」,「見」是在思想上說的,他的內心有這樣的思想。見地、看法,是很堅固的,所稱之為「見」。「如是說言」,這樣把他的「見」用語言表達出來。

「菩薩不應樂涅盤」,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的菩薩,不應該欣樂涅盤「應背涅盤」,應該厭離涅盤,因為到那個涅盤的境界,就不度眾生了。

「不應怖畏煩惱」,煩惱是流轉生死的一個原因,若是斷了煩惱就不能流轉生死,那就不能度眾生了,所以不應該害怕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不應該完全是厭離煩惱,煩惱還是有用處的。「何以故」?前這位菩薩的見地,依據他的見地,作如是言:「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發無上菩提心,有大悲心,廣度眾生的菩薩「三個阿僧祇劫」,他應該在三個無數劫,這麼長的時間內,在生死裡面流轉,度化眾生,同時求大菩提,成無上菩提。如果你入涅盤就不能度眾生了,所以也不要斷煩惱,煩惱能使令菩薩流轉生死,在生死里度眾生求大菩提,那麼這位菩薩樣講。

「作如是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前面這一段是菩薩的見地,下面是佛說的話:「作如是說者」,作這樣的言論的人,「是名為犯」,這就是犯這一條戒了,他說錯了。「是名為犯」,這就是犯戒了。眾多犯中,是屬於「染污起」,是犯染污起,就是裡面有愚痴在裡面。「何以故?聲聞深樂涅盤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深樂涅盤,畏厭煩惱」,這底下是佛解釋這個理由:「聲聞人深樂涅盤」,深的愛樂涅盤的寂靜境界,不受生死苦了,可以說是大安樂的境界。「畏厭煩惱」,聲聞人對於煩惱,見煩惱、愛煩惱有恐怖,所以厭惡這個煩惱,這是小乘佛教學者同意的,大乘佛教學者也同意這個說法。「百千萬倍,不及菩薩深樂涅盤」,這個聲聞人深樂涅盤,也趕不上菩薩的深樂涅盤,菩薩對於涅盤的重視是超過了聲聞人的百千萬倍。「畏厭煩惱」,聲聞人恐懼煩惱,菩薩也是,菩薩的畏厭煩惱,是超過聲聞人的百千萬倍。這可見菩薩也是深樂涅盤,畏厭煩惱,而且百千萬倍的超過聲聞人。

「謂諸聲聞但為自利,菩薩不爾」,什麼原因會這樣子?「謂諸聲聞」,那些發出離心的聲聞人,但為他自己一個人,去解脫生死得涅盤,為這樣的利益,而勤修聖道的,只為他一個人的事情。「菩薩不爾」,菩薩不是這樣子,不是為一個人,「普為眾生」,菩薩的大悲心,普為一切眾生解脫生死苦,而勤修菩提道的,所以他這個「深樂涅盤,畏厭煩惱」,是超過聲聞人的,「普為眾生」。

「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成就有漏離諸煩惱」,菩薩因為深樂涅盤,也是畏厭煩惱,所以學習無上菩提道,也是要斷煩惱,心要清凈。「彼習」,彼菩薩學習不染污心,也就是學習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的波羅蜜,斷一切的煩惱,心裏面清凈,清凈的境界,超過阿羅漢,「勝阿羅漢」,勝過阿羅漢。阿羅漢雖然斷煩惱也是清凈,但是還不如菩薩的那麼清凈。什麼地方看出來,菩薩的心清凈超過阿羅漢呢?「成就有漏離諸煩惱」,菩薩清凈的境界,表面上對於有漏的事情,這是個凡夫境界,他也隨順著做,也做這些事情,但是他內心裏面,「離諸煩惱」,沒有煩惱,這個不是阿羅漢所能及,所以是特別殊勝。

如果菩薩完全是不斷煩惱的話,心裡是染污的,那他是有染污心在生死里流轉,他就不能成熟佛法,他不能得到無分別的智慧,無漏無分別的智慧,他就不能成熟佛法,不能成熟佛法,怎能廣度眾生?所以從這地方看,菩薩也應該修學聖道,得無生法忍,然後以無所得為方便,以大悲為前導,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行無量無邊的波羅蜜,廣度眾生,這樣子才合適的。

這一段文,和前面說相似法那一段文,有點相似了。「作如是見,如是說言」。前面說相似法,那是波羅夷罪,這裡是惡作罪,那就是他的煩惱不是上品煩惱,是中品、下品煩惱,所以判作是輕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公益主題曲引發20萬圍觀,選擇善良的青春竟然這麼美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5)四、謗亂正法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