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僅存嫡子被乾隆厭棄,因為生母如懿?其實這是乾隆對如懿的真情

僅存嫡子被乾隆厭棄,因為生母如懿?其實這是乾隆對如懿的真情

風靡一時的《如懿傳》,讓看過的人不禁感慨迅爺飾演的如懿,不僅沒有一點女主光環,在她過世後,還連累自己的兒子永璂,被乾隆厭棄。那麼,乾隆真的討厭這個兒子嗎?

如懿是乾隆的繼後,他的原配嫡後富察氏生下的兩個嫡子,都被封為太子,卻因為福薄,沒有成年,而倖存的成年阿哥永璂,不僅沒被立為太子,甚至一生都沒有封王,卒年24歲。那麼,真的是生母如懿連累了這個兒子嗎?

根據小說,我們知道如懿和乾隆是青梅竹馬,所以,富察氏過世後,以乾隆的性格,冊立自己心頭所愛為皇后,也可以理解。本來以為無法生子的如懿,當上皇后,居然為乾隆生下了十二阿哥。再得嫡子的乾隆,為此開心的作詩。原配嫡後富察氏的兩個兒子都被立為太子,而且十二阿哥永璂,天資淳粹,至性過人,當然成了太子的熱門人選。

通過電視劇和小說,我們可以知道,如懿很會撫養孩子,永琪被她教養的很好,當然親生兒子永璂她更會耐心教養。可是,她斷髮惹怒乾隆後,永璂的生活變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永璂深諳紫禁城的生存法則,而在《如懿傳》中,他每次見到乾隆都很害怕,甚至乾隆評價他「賦質端肫,禔拘謹恪」。

其實,在乾隆三十 八年,史學家、語言學家錢大昕,在養心殿得到乾隆的旨意,任十二阿哥永璂的師 傅。兩年後,他形容永璂:「天資淳粹,至性過人」。 在乾隆三十六年,20歲的永璂負責編纂《御制滿蒙文鑒》總綱。如果真的資質愚鈍,又怎麼能負責《御制滿蒙文鑒》的編纂呢?

其實,答案在小說里,早已經說明了,為什麼乾隆始終不肯封永璂為親王:這些都是因為他的生母如懿!倒不是如懿被廢連累的永璂,而是基於乾隆對如懿的真情。如懿一生從來沒有恃寵而驕,而且很是羨慕民間一夫一妻的生活。雖然作為皇后,她其實一直不希望看著自己的兒子捲入皇位的戰爭之中,作為皇帝的乾隆,更深知皇帝這個職業的辛苦。所以,愧對如懿的他,雖然很想立永璂為太子,但還是順了如懿的心愿,讓他做一個衣食富足的「閑人。」

如懿過世後,乾隆把皇宮裡,如懿所有的畫像,不是損壞,就是塗抹。其實,這不是乾隆厭棄如懿的表現,而是愛的表現。小說通過藝術的手段,詮釋了如懿對乾隆的愛:雖然以皇貴妃禮下葬,可是,如懿為皇貴妃時,不僅沒有人敢欺負如懿,還是二人感情最甜蜜的時刻;摧毀畫像,因為如懿不想生在天家,所以,乾隆給她自 由,把她從皇宮的生活痕迹也刪除了!

在如懿無爭的一生中,雖然她沒有親口和皇上說,不希望永璂當太子。但深愛如懿的乾隆,肯定明白如懿的心思:如懿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富足一生就好!而乾隆對永璂的冷漠,可能是怕過於親近,給永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乾隆深愛如懿,每次見到永璂必定想起如懿,還不如不見,只剩想念!

結語:也許,這就叫:愛之深,恨之切。清朝的每一任帝王都給後人留下一個謎題,也許乾隆給我們留下的謎題,就是他和繼後的情感。不管他們的夫妻感情如何,永璂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敘述了一個皇子的悲傷!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花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死因成謎?兵敗寧遠的努爾哈赤,是含恨而終還是死於病痛?
這個女人厲害了,她說了什麼,為何康熙37年不敢下葬她?

TAG:種花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