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讀者不滿作家推薦的反猶傾向,紐約時報編輯發文回復

讀者不滿作家推薦的反猶傾向,紐約時報編輯發文回復

讀者不滿作家推薦的反猶傾向,紐約時報編輯發文回復

12 月 13 日,《紐約時報》 Book Review板塊下的By the Book欄目刊登了一篇採訪作家愛麗絲·沃克( Alice Walker )的Q&A 文章。文中,當被問及「你的床頭櫃有哪些書」時,沃克提到了《真相使人自由》(And the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這本書。這是一本由頗具爭議的英國作家大衛·艾克寫的書,他被認為是反猶主義陰謀論者。 Tablet雜誌的 Yair Rosenberg 就稱沃克的這本書是「一本由英國最臭名昭著的反猶主義者撰寫的瘋狂的反猶陰謀小冊子」。

在大衛·艾克的作品中,他把「新世紀理論」和現代社會極權化現象結合,提出一種世界性的觀點。他的理論核心是一個由「爬蟲類人」組成的稱為「巴比倫兄弟會」的秘密團體控制著人類,而且很多顯赫的名流都是爬蟲類人。他還宣稱月球是一個人工建築——「大概是個中空的行星」,在那裡爬蟲類人給人類創造了一個「人工的自我意識和世界」,人類卻誤以為是真實。

研究政治極端主義以及宗教與暴力關係的 Michael Barkun 教授把艾克的觀點描述為「新世紀陰謀主義」,認為他是最有影響力的陰謀論流派。但也有人認為,爬蟲類人的假設可能僅僅是一種諷刺,是一種讓普通民眾質疑他們身邊所見事物的敘事方式。

而《紐約時報》這篇備受爭議的 Q&A 報道,是 By the Book 欄目以郵件的方式對愛麗絲·沃克進行的一個關於個人閱讀與寫作的文章。所謂的床頭讀物只是其中的第一個問題,並且沃克的回復中提到了 4 本書,《真相使人自由》只是其中一本。她提到這本書時說:「在艾克的書,提到這個星球和其他幾個星球上有一個整體存在,值得我們思考。一個好奇的人的夢想實現了。」

愛麗絲·沃克是一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1983 年,她以小說《紫色》獲得普利策小說獎。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陷入困境的黑人婦女,她不僅在種族主義的白人文化中奮鬥,而且在父權制的黑人文化中奮鬥。她的作品關注的是黑人,尤其是黑人婦女的鬥爭,以及他們在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暴力社會中的生活。

沃克同時也是一位公認的女權主義者, 1983 年她創造了「婦女主義者」(womanist)一詞,意為「黑人女權主義者,或有色人種女權主義者」。沃克認為,在反性別歧視的鬥爭中,黑人女性與白人女性有著共同的目標。但白人女性面臨的壓迫是單一的性別壓迫,而黑人女性從一開始就必須面對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和階級三重共時性壓迫。為了將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構從白人女性主義話語、黑人男性傳統話語的從屬地位中分離出來,她在《尋找母親的花園》(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一書中提出了「婦女主義」(womanism)這一重要的概念。

沃克的這篇報道受到了很多抨擊,有人認為她這是在維護反猶主義陰謀論,而《紐約時報》在沒有備註的情況下刊登出來也是不合適的。紐約讀者 Marc Gary 在給新聞編輯室讀者中心的一條信息中寫道:「允許沃克向讀者推薦這本書,給了她和這本書一個散播仇恨的機會」。

應對讀者的反饋、指責和質問, 12 月 18 日,《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部發表了一篇對此的解釋文章。對於「沃克對艾克的認可,(欄目)沒有增加語境」所導致的「讀者不安」,《紐約時報》同樣利用了採訪體發文,書評編輯 Pamela Paul 一一回答了讀者反饋中的問題,以此解釋《紐約時報》如何選擇每周一期的專欄By the Book的主題,如何進行和編輯採訪,還有為什麼選了沃克女士。編輯並沒有對發布沃克的完整回答而感到不妥,「這是值得他們(讀者)知道的信息。我們的讀者聰明而敏銳。我們相信他們會篩選別人在採訪中說的話,不管是總統還是音樂家,或是一個被指控性騷擾的人,我們相信他們會自己判斷。」

而沃克也在自己的網站上發表了文章,回應了公眾的強烈反對。「我發現艾克的作品對人類的交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我不相信他是反猶主義者。我相信他是一個足夠有勇氣去問別人不敢問的問題的人,並說出他自己對真相的理解,不管這(種對真相的理解)會引向何方。許多人試圖對他進行審查和壓制。我自己作為一個女性,一個有色人種,一個被批評和被禁的作家,我支持他分享自己想法的權利」,她寫道。

「作為一名作家、教師、母親,以及人類、動物和樹木的愛好者,看到人們因一條他們甚至不甚理解的聲音片段、標題或時髦的推文而變得如此憤怒,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痛苦。」

以下是部分《紐約時報》編輯 Pamela Paul 的回復

你為什麼選擇Alice Walker做這個專欄?

By the Book的欄目編輯選擇了她,因為這個專欄是為專題書評Book Review而做的,這次的主題是詩歌和政治。她既是一位詩人,又是一位以政治著稱的作家。

By the Book欄目挑選人的時候,會考慮哪些因素?

我們考慮所有背景的人,因為我們想要選取更廣的作家人群和其他公眾人物。我們的選擇囊括了從音樂家到政治家再到演員的所有人。

By the Book 欄目的採訪是怎麼進行的?

(採訪)總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我們會發送一組大約 18 到 25 個問題。有些問題在所有採訪中都有,而另一些則取決於受訪者。原則是被訪者回答儘可能多的他們願意回答的問題,回復字數建議為 950 到 1500 個字,但被訪者可以自由地按照他們想回復的長度回復。

不像《紐約時報》和其它媒體的 Q&A,我們從不濃縮答案。我們在網上發布了完整的採訪。在印刷刊物中,我們通過刪除整個問題來編輯版面。因為這是一個電子郵件採訪,所以我們想要完整地呈現被訪者的書面回答。

你會追問一些問題嗎?

當我在編輯 By the Book的時候,我唯一會回去問更多問題的(情況),是那個人的回答不夠填滿版面。這個專欄是關於某個主題和他們的閱讀經驗的問答,而不是簡單的推薦列表。這不是一個電話或面對面採訪,你不太可能就某個回復去追問更多。

我們從不在回答的答案中問「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本書?」或者「你為什麼不喜歡這本書?」人們的回答反映了他們的觀點、品味和判斷。就像任何採訪一樣,他們的話語告訴我們一些關於他們的東西。

By the Book欄目的意圖,是通過一個人的閱讀經驗來描摹一個人。人們選擇讀什麼或不讀什麼,以及他們認為有影響力和有意義的書,這些都描繪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你考慮過就艾克的書,再回去問沃克嗎?

不。當我們採訪任何人時,不管是政府官員、外國領導人還是藝術家,《紐約時報》並沒有說我們贊同這個人的觀點和行為。我們在說這個主題值得採訪,這就是 By the Book欄目的方法。

我認為 By the Book欄目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沒有引導人們以一種反映我們編輯觀點的方式來回答問題。當一位作家只提到白人作家或男性作家時,我們也面臨著批評。我對此的回答和這次的回答是一樣的:這些回答能告訴你關於這個主題的一些東西嗎?我想是能的。現在讀者知道了,因為我們已經告訴你們了。

就像記者不會指示一個參議員以不同的方式回答問題一樣,我們也不會在 By the Book 欄目里指示受訪者的答案。

鑒於《紐約時報》是一個很大的平台,有什麼信念(belief)是我們不應該允許人們擁護的嗎?

如果人們擁護某些《紐約時報》認為是危險或不道德的信念時,知道那些人持有那些信念對讀者來說是重要的。公眾值得知道。這是新聞。

回想來看,你會不會對沃克的專欄做些不同的處理?

不。讀者肯定已經了解了作者和她的品味以及觀點。我認為這是值得他們知道的信息。我們的讀者聰明而敏銳。我們相信他們會篩選別人在採訪中說的話,不管是總統還是音樂家,或是一個被指控性騷擾的人,我們相信他們會自己判斷:我同意這個人嗎?

題圖來自 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科學》正在進行年度科學突破大眾評選,人人可以參加
失禁也能避免尷尬,這個設計師組合發明了一種新型吸水內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