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以華傳媒中心主任:繼續改革開放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最重要信號

以華傳媒中心主任:繼續改革開放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最重要信號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 孫伶俐):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18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那麼,以色列的中國問題專家對此作何評價?以色列人對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又是怎樣看待的呢?記者就此對以華傳媒中心創始人兼主任裴則男進行了專訪。

裴則男表示,他不僅收看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還研究了一些西方媒體對此的分析。他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以色列對中國密切關注,全世界都會關注中國,因為中國影響了世界。「我覺得習近平提出了幾個比較重要的觀點。雖然好像中國的改革是中國自己的事情,是內部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多麼關注中國。所以在現在的國際環境下,在我們目前的國際關係轉折點,習近平發出的幾個很重要的信號,至少我注意到了。」

裴則男表示,他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中國會繼續改革開放,會繼續發展,這是他向外界傳遞的最重要的信號。「比如說,第一點,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偉大覺醒,然後習近平把同樣的信息用不同的話重複了幾遍,就是:沒有回頭路,中國一定、務必要繼續發展,繼續開放,繼續改革,這個可能是最重要的信號。因為西方,特別是美國批評中國的改革開放有倒退,或者改革不夠快。中國經歷了砥礪奮進40年的努力,當然裡面有很多矛盾要克服,如果說道路是很順利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不認為是倒退,但肯定有一些挑戰要克服。」

裴則男指出,中國1978年剛開始改革開放時,經濟規模比較小,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也不重要。中國很大,任何改革開放都很難,但當初主要是在國內面臨很多挑戰,而現在中國在世界上無處不在,和那麼多國家都有外交關係,所以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就更難。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也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比中國人更聰明,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挑戰。「現在中國在任何國際社會上的大的議題,無論是全球貿易,還是全球變暖等問題上,都有中國扮演的角色,中國的腳印,在這種情況下,你說你要繼續改革開放,有很大困難。因為好像涉及到所有的國家,涉及到其他的參與者,而不只是中國內部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中國需要克服的很大的困難。有個美國的中國專家說,以前,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討論中國的只有漢學家,現在每一個人好像都變成了中國通,但是對不起,很多人雖然這樣講但真的不是太了解中國,但是每一個人都要發言,每一個人都覺得中國要怎麼樣怎麼樣。我不認為我們,比如以色列人或西方人或其他人,我們比中國人更聰明,我不認為中國要克服的那些問題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要繼續改革,繼續開放,這一點很明顯,這是我最大的心得。」

裴則男相信,如果中國繼續改革,繼續對外開放,對世界都有好處,而且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好處。「如果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這理所當然對世界有好處。如果中國提倡比如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全球貿易自由化,或者其他比較熱門的國際社會議題,中國參與,這也對世界有好處,經濟方面的好處當然是很明顯的,但不止在經濟方面,在很多其他方面,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如果能找到包容性成長模式,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得到好處。」

談到中國明年將繼續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國際進口博覽會時,裴則男表示,這是中國積極務實的表現,是個正面的信息,表明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大國,不僅是口頭上,而且付諸於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2018「龍門創將」全球總決賽在倫敦圓滿收官
柏林文武學校:在德國傳承與弘揚中國文化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