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英語中『滋味』、『品味』和『趣味』都用 taste 表達。

格林伯格說審美體驗是直覺,和五感一樣直接。

而且現在大家比格林伯格那個時代,都更勇於承認自己喜歡 ins 風多於博物館。

社交網路上特別多 #Food Porn#,只要拍得好看,讓人飢餓,總不會錯。

藝術史上的 food porn 雖然非主流,但也不少。

五百年前的腦洞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Giuseppe Arcimboldo,Water, 1566,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第一個出場這位作品並不開胃,但也不想錯過。

由食物組成的肖像是否僅僅比數字組成的頭像更好玩一點而已?

也許是因為創造了一時的驚奇,成為被記住的歷史已經足夠。

巴黎盧浮宮和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都有他的作品,我才發現兩家都都沒有收集成功,《四季》和《四元素》被拆散了。

看他的畫治療強迫症挺好的用,但有密恐的要小心。

Arcimboldo|超現實!他竟然同時是Dalí和Arashi的菜。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Osias Beert,Dishes with Oysters, Fruit, and Wine,1615

荷蘭繪畫黃金時代大概是食物靜物畫最好的年代了。

還細分成早餐畫(ontbijtje),廚房畫(keukenstuk),更炫富的宴會畫(banketjes),還有讓你在博物館中不敢細看又無法不看到的獵物畫 (jaagstuk)——畫中那些巨大的死天鵝太驚人了。

這些靜物畫當時大量出現,是因為荷蘭是大航海時代商業最發達的地方。

這些逼真甚至過於逼真的海鮮和其他來自異國的珍奇食物,除了炫富以外,也反映當時人對生命無常的思考,畢竟只有在畫中,食物才永不腐爛。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Still Life with Cheeses, Almonds and Pretzels,Clara Peeters,1615

作為生蚝愛好者這幅也是不可錯過的。

生蚝的妙用那時和現在都一樣,牆上的維納斯和丘比特表示『沒眼看』。

注意那個停留在空中的香檳蓋,大家是否希望時間靜止?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Jean-Fran?ois de Troy,The Lunch of Oysters ,1735

和上面的荷蘭靜物畫一樣,在生死面前,富人和窮人表現的『怕死』是不一樣的。

富人喜歡用過於美好的人和事,希望這美好的青春永駐。

但他們除了更抓緊時間去放縱和忘掉這一切之外,似乎也不能做什麼。

破紀錄的「李鴻章雜碎」

當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藝術家們卻將它們畫成畫!

Edward Hopper,Chop Suey,1929

霍普這幅也許沒現在上博展出的『Nighthawks』那麼出名,題目只是不看美劇都不知道的美式中菜——李鴻章雜碎。

然而畫中沒有出現這道菜,雜碎只是中餐廳的名字。

依舊是 Hopper 擅長刻畫的寂寞都市場景——冷漠的人們和巨大的窗戶。

Hopper|13個『一個人的真實故事』——即使被愛,孤獨仍不可避免。

然而這一切在11月14日之後似乎不再重要。

當天這幅作品在紐約佳士得拍出了畫家本人記錄9200萬美金,更是目前世界最貴拍賣藝術品第14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上海楊浦區圖書館:舊貌換新顏,古建築保護與利用的優秀樣本!
紫砂壺行情日益高漲,堪稱保值利器,這些教你快速入行!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