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恰逢冬至,電影人楊穎團隊在日照最短的這一天,追著太陽來到了雲南省西疇縣,開展「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又一站的走訪,在「太陽文化」的起源地,為發展西疇特色旅遊及產業出謀劃策。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楊穎團隊深入雲南省西疇縣

西疇縣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地處雲貴高原的南部邊緣,境內山巒起伏,地形複雜。除了漢族,縣內還住有壯族、苗族、瑤族、彝族以及蒙古族等5個少數民族。由於大部分地區屬山區、石漠化地區,交通閉塞,經濟發展也受到嚴重製約。

雖然如此,西疇縣孕育出了特有的「太陽文化」,從具有7000年歷史的獅子山崖畫遺址到壯族村落湯谷村,這裡完整保留了壯族傳統的太陽祭日儀式。青年演員楊穎一行人,便將實現重點投放在特有的文化上,探索西疇縣在旅遊扶貧領域內更大的發展空間。

探訪新石器時代崖畫

楊穎做大使微博呼籲專家關注

獅子山崖畫是西疇「太陽文化」的起點,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坐落在蚌谷水海子村的獅子山,恰如一頭雄獅。山上留有新石器時代文字及圖樣,57個圖形及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化進入文明的主要標誌。但由於年久失修,崖畫風化嚴重。

走入山洞裡,楊穎連連驚嘆。洞里牆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太陽、月亮、數字、人形等圖案。看到這些圖案,楊穎表示非常不可思議,但是看到常年日晒雨淋,圖案的消失也非常痛心。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參觀獅子山崖畫

對於山洞裡的一切,楊穎感到非常好奇,還主動爬到了原始人類生活的高處,看到了新石器時代人的生活痕迹,開玩笑地表示先民也很會選地方,「冬暖夏涼」。

楊穎還接下了「崖畫保護大使」的重任,呼籲文物保護,尋找文物保護專家及全社會關注。在保護修復的基礎上,讓7000年的文化得以保存,進一步規劃開發出特色文化旅遊。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微博發聲呼籲保護特色崖畫

「在美麗的雲南西疇,蚌谷鄉龍樹村的獅子山崖畫遺址有超過7000年的歷史,然而卻因為長期風化,面臨著消亡的可能。今天我跟隨電影頻道#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 來到這裡,希望能為特色崖畫的保護與延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崖畫保護大使的楊穎立刻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呼籲更多的人能關注這獨特的文化。

虎頭帽帶給小海綿

石漠梯田體驗西疇精神

追逐太陽旅程的第二站,楊穎團隊一行人來到了西灑鎮湯谷村。湯谷村又稱「太陽村」,來源於《山海經》中「日出湯谷」的記載,恰恰是神話中的日出之地。湯谷村的「女子太陽祭祀」已經有了6000年歷史。

來到湯谷村,楊穎也入鄉隨俗換上了壯族的民族服飾,在兩排村民的歌聲中進入了村寨。目前政府正在規劃完整保留「壯族特色村寨計劃」,大力發展民族特色旅遊。村中婦女老人則依靠刺繡,培養綉娘,藉以規模化生產,行程產業,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入鄉隨俗換上壯族服飾

在村民家中,楊穎也拿起針線體驗起當地特有的刺繡工藝。一邊綉著,楊穎一邊為刺繡產業出謀劃策:「刺繡真的特別解壓。遊客可以將半成品刺繡帶回家,送親人、朋友更有價值哦!」

「上午,穿上壯族的民族傳統服飾來到了「太陽文化」的發源地湯谷村,拋花綉是當地的特色工藝,也是村中婦女、老人的收入來源。我在綉娘的幫助下體驗了刺繡,還收到了送給小海綿的「虎頭帽」。希望大家也能關注傳統手工藝,不僅可以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還能為朋友送上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也更有意義!」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大讚「虎頭帽」綉工精美,寓意吉祥

微博上,楊穎還為當地的刺繡和虎頭帽代言。一條微博收穫了超過3萬次的轉發和5萬個贊。拿著當地村民送給小海綿的虎頭帽,楊穎也笑著表示:「給大家推薦一下,可以給自己家的寶寶買一個虎頭帽。戴上就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過年的時候特別適合哦。」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為刺繡和虎頭帽「代言」

雖然刺繡精美、工藝繁複,但是當地的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村中僅有婦女老人依靠簡單勞作和刺繡獲取一定收入。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也存在產品類型單一、製作工期長、市場銷售難等困難。楊穎則表示希望能夠聯繫設計師團隊,將刺繡與時尚結合,賦予傳統刺繡更多時代感,開發更多產品,提升刺繡價值。

一路走訪,楊穎和調研助理李丹等一行人都被當地人樂觀熱情的態度所感染。西疇曾經是世界上石漠化程度最深的區域之一,曾被國外地質專家判定為「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面對窮日子,西疇人民不悲觀、不埋怨、不放棄,向大山進發、與石漠抗爭、向貧困宣戰。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體驗刺繡文化

用了30年時間,西疇縣人民建成萬畝石漠梯田,將「石山變梯田」,變「石漠為綠洲」。沒有人能想到,在這樣一個99.9%是山區,75.4%是喀斯特地貌的地方,會有這樣生存條件的改變。

楊穎團隊的第3站,便是來到興街鎮三光村,了解當地通過獼猴桃、三七種植產業,帶動農戶脫貧。

三七作為一種「渾身是寶」的中草藥,成為當地帶動脫貧的「致富草」。而獼猴桃也生長在萬畝石漠梯田上。但楊穎也了解到,當地的三七、獼猴桃產業發展也遇到產品銷售市場未打開、產品商標品牌都還未建立完善等問題和困境。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西疇站合影

「今天的#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雲南西疇之行收穫滿滿,』石山變梯田』的西疇精神令人震撼。同時,希望能有設計師朋友關注到西疇的特色拋花綉工藝,讓傳統手工藝與時尚元素結合散發新的魅力和價值,也呼籲專家們能為獅子山崖畫的修復與保護出謀劃策,進一步規劃開發文化特色旅遊。雲南西疇歡迎大家。脫貧攻堅戰,咱們一起干!」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楊穎微博分享考察走訪心得

結束一天考察走訪的楊穎在微博上為西疇縣的旅遊資源、脫貧精神以及特色文化搖旗吶喊。而在這樣日照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里,西疇「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精神,也像當地的「太陽文化」一樣,可以給全國其他貧困縣帶去參考和借鑒。


活動全程由京東獨家冠名播出,並提供扶貧電商平台支持。活動全程由華為手環B5、維維集團聯合特約播出。

楊穎西疇冬至逐日之旅 帶虎頭帽回家送小海綿

/ 「星光行動」全回顧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