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是寬容,還是溺愛?為孩子樹立規矩的界限

是寬容,還是溺愛?為孩子樹立規矩的界限

文:曾多聞

是寬容,還是溺愛?為孩子樹立規矩的界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現代不少家長喜歡標榜最大支持、最少限制的教養,因此發展出一種高度關愛、低度控制的教養風格,叫「放任式教養」(permissive parenting)。但專家指出,這種教養風格其實對孩子有害:不論時代怎麼改變,孩子需要規矩,是不變的原則。



放任式教養(permissive parenting,或譯寬容式教養),這種教養風格最大的特徵,就是給孩子很多關愛,但很少規矩。

這個名詞最早是由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所提出,她長期研究學前兒的教養,認為教養風格可以分為3大類:權威式(authoritative)、獨裁式(authoritarian)以及放任式。她警告:「放任式父母的孩子會失敗,因為他們沒機會學習如何在真實的世界裡生存。」

而《平靜的父母,快樂的孩子》(暫譯,Peaceful Parent, Happy Kids)一書作者勞拉?馬克姆(Laura Markham)博士指出:「放任式父母捨不得管教孩子。這些父母傾向忽略壞行為,而且孩子生氣的時候他們很容易便屈服。他們無法執行適合孩子年紀的行為規範。」

很多放任式父母會想,反正不管怎樣孩子都會長大,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但研究顯示,這種幻想與現實剛好相反。心理治療師、《心理堅強的父母不會做的13件事》(暫譯,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arents Don』t Do)艾米?莫林說:「放任式教養幾乎沒有任何優點。如果在教養上有任何金科玉律,那就是孩子要從真實的經驗中學習。但在放任式教養下,孩子沒有機會從真實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做聰明的決定,因為不管他們怎麼胡鬧都會被寬容。」

「放任式父母關愛孩子,這是好事,但當你無限制的關愛孩子,這就是溺愛。孩子需要界線與規矩。」心理治療師黛比?澤希爾(Debbie Zeicher)說:「理想的管教,應該溫柔但堅持,這才是我們說的正向教養。」


為孩子豎立規矩

澤希爾提醒,父母不可混淆「放任」與「放手」。讓孩子自己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叫做放手。讓孩子隨心所欲喝汽水吃甜食,這叫做放任。放手是為了養育獨立的孩子,放任只是害怕親子衝突。

如果你發覺自己太過寬容,今天起採取以下4個步驟,開始建立規矩:

1.家人要有共識。馬克姆博士說:「大人自己的行為要有規範,並堅持孩子也要遵守一樣的規矩。」

2.建立常規。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那種「我是家庭一份子、我對家人有貢獻」的感覺。澤希爾說:「一起討論並建立常規,可以讓孩子得到這種感覺,也有助執行家庭規範。」

3.不忽視壞行為。「你可以同理孩子,」馬克姆博士說:「但同理他們不表示你不處罰他們。」

4.在管教的同時,繼續關懷孩子。肯定孩子的感受,但不縱容壞行為。比方說,告訴孩子:「弟弟搶你的玩具,我知道你很生氣。你可以生氣,但不可以打人。」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家裡愈打掃愈臟?你可能犯了這5個錯誤

TAG: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