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中那般鞠躬盡瘁?答案在意料之中

歷史上,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中那般鞠躬盡瘁?答案在意料之中

原標題:歷史上,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中那般鞠躬盡瘁?答案在意料之中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樣樣精通,也正是因為小說中對諸葛亮形象的塑造,使得這位軍事功績完全沒有其內政能力耀眼的丞相成為了世人心中算無遺策、精通軍事、運籌帷幄的完美人物。在《三國演義》中,諸如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故事都是杜撰而來的,而諸葛亮又一直大權在握,因此有人懷疑諸葛亮是否真如小說之中那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事實上,諸葛亮大權在握確實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去世後,諸葛亮更是蜀漢權勢最大的人。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身兼丞相錄尚書事,領益州牧,司隸校尉。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諸葛亮擁有著蜀漢中央的行政權力與軍事大權,同時還有對所有官員的考核權力,也就是說,當時的諸葛亮是軍政大權於一體,他的門生遍布天下。



如果說此前曹魏的丞相曹操是專權的話,那權力遠大於曹操的諸葛亮幾乎可以算是獨權了。按理說,位高權重者很難出現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做事的情況,畢竟此時的諸葛亮無人能斥責,也沒有人能扳倒他,自然也就不需要鞠躬盡瘁了。然而在歷史上,諸葛亮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甚至比《三國演義》中的他做得還要好。


在諸葛亮掌權時期,他擔負著劉備對他的囑託,因此諸葛亮不敢懈怠,他害怕辜負劉備對他的期許,也害怕因為他決策上的失誤或用人的不慎而給蜀漢帶來嚴重的後果,畢竟他的位置太高了,高到可能一個決策就會影響蜀漢的國詐。而第一次北伐時,街亭的失守給諸葛亮敲響了警鐘,讓他深刻的意識到他身邊人的能力不足,或者自身操行不過關,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諸葛亮決心他自己親自來管軍務。而這也是諸葛亮去世後,蜀中百姓甚至後世對其歌功頌德的主要原因,因為諸葛亮將權力集中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也將所有的責任都扛在了他自己的身上,導致諸葛亮最後真的是被活活累死的。


?


筆者認為,諸葛亮治理蜀漢有功,讓蜀漢能在他離世後還能存活近三十年,這都是諸葛亮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正因如此,後世往往用鞠躬盡瘁這個詞,來形容如同諸葛亮一般的人。這或許是對諸葛亮最正確的評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姐說史 的精彩文章:

李嚴為何會被諸葛亮廢棄?是諸葛亮要專權?其實是李嚴不會做人!
關羽被評價為「萬人之敵」,是說關羽有勇無謀?後面還有四個字!

TAG:甜姐說史 |